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论生态需要与生态消费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生态需要是人类需要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生态需要的实现形式是生态消费。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满足人的生态需要,并给人们提供多种多样的生态消费形式,对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上述理论观点基础上,对如何创造条件,满足人们的生态需要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生态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也是当今世界人类最稀缺的需要。农业用地可以满足人类的物质性生态需要、环境性生态需要、生态性生态需要、空间性生态需要、社会性生态需要和精神性生态需要。因此,我们要重视保护农业用地,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态本位理论是世界文明发展进入生态时代的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发展观和实现观。把21世纪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放在以生态为本位的框架内,在理论上旨在使可持续发展学说成为以生态为本位的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实践上旨在使人类超越只把自身需要与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实践选择的唯一的、终极的价值尺度的狭隘眼界,追求各种实践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实现世界系统运行过程中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双赢”的发展轨迹和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4.
一、生态需要的科学内涵与价值效应   “生态需要”是在一系列科学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一个理论范畴。这里的“生态”在生态学中被解释为“是生物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一定空间的统一”(王松霈等, 1987),是一个具有动态性、协同性和无限性的概念,人类作为具有高智能的有机体必然要不断拓展其生存的空间;这里的“需要”是一个人与自然的复合体系,它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不断被扩展和丰富内涵,也具有动态性、协同性和无限性的特点。因此我们曾将人类的生态需要的本质界定为人类对其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在一定空间的统一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又一崭新时代,生态图书馆因生态文明而生。通过介绍生态图书馆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实现生态图书馆应达到的目标,阐述了发展生态图书馆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建设一批综合实力较强、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较高、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兴小城镇,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小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我们有必要提出生态理念、生态管理、生态经济与小城镇建设的关系问题。 生态理念是指对于自然环境和包括小城镇在内的社会环境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发展观念。生态理念包含着人们对于自身作用于自然环境的行为的价值反思与评判,它深刻地涉及到人类对于自身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生态价值理念决定了人类对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态度,并影响着和制约着…  相似文献   

7.
生态需要既是人的最基本需要,又是人的高级需要。生态需要包括物质性、环境性、生态性、空间性、精神性和社会性等方面,是它们的有机统一。要使人类得到幸福,不仅必须满足这些不同方面的生态需要,而且必须使它们之间保持均衡。当前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之一,就是在人的物质与狭义精神和社会需要得到空前满足的同时,人类的生态需要却得不到最基本的满足。因此,加强生态需要的建设,是促进人类幸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微妙,中国的未来需要生态文明,浙江的未来更需要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全社会的共识之下建立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人文环境,并健全相应的监督和保障机制.在浙江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更是适应浙江省生态环境的要求.在浙江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更需要制定永续发展的决策安排,还需要相应的国家强制手段.  相似文献   

9.
生态价值的源泉是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从生态服务功能的产生或供给来看,是纯自然的,从生态服务功能的利用或需求来看,是纯人类的。根据价值的哲学概念和经济学中的传统理论,对生态价值的自然范畴和人类范畴进行分析.可得出生态价值的实质就是人类社会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客观需要的主观价值反映。它反映着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经济系统两个整体之间的关系.是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人与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生态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但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汽车拥有量越来越多,汽车燃油的排放也变成了生态保护需要考虑的重要议题。本文从汽车的节能方面的方法出发,来探讨汽车在节能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整体环境的可特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