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查阅文献、调取数据等方式,对中俄林业经济的合作进行了初步研究。经研究,得出中俄林业经济合作基础的结论:资源互补为中俄林业经济合作提供动力,中俄两国双边关系是中俄经济合作的政治保障,中俄贸易合作快速发展;并提出发展中俄两国林业经济合作的建议:开展"三去一补"和"三来一补"的贸易方式,发展租赁贸易,直接进行海外投资,发展多边合作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俄两国在各自的管理体制方面均存在许多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惯例之处。随着中俄两国贸易规模的不断发展,两国贸易合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已经成为两国经贸发展的掣肘,改善现有双边经贸模式,构建符合两国实际并与国际接轨的贸易体制,最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陈瑾  卢小祁 《企业经济》2023,(9):127-138
中俄两国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中俄之间的旅游贸易日益频繁,两国互为旅游客源国及旅游目的地。进入新发展阶段,继续深化中俄之间的旅游合作,是加快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纽带和桥梁。通过梳理中俄旅游合作三大阶段发展历程,总结了两国旅游合作领域的主要成效,深入探究了中俄旅游合作面临的问题症结。据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完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升级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加强旅游品牌宣传推广、合作开发国际旅游市场、优化旅游贸易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石油需求大国,俄罗斯是一个石油出口大国,中俄两国的石油合作关系,日益得到重视.从现实角度来看,中俄石油合作存在许多有利因素,如中俄为最大邻国,如保持睦邻友好合作,符合两国利益最大化,当然,也存在众多不利因素.如全球经济危机的制约,世界石油市场不稳定,地区政治冲突等.这些影响对中饿石油经济战略合作是不可小视的,因此,中俄双方都应以一致的步伐,使石油合作切实成为两国和平发展的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细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服务贸易的强弱已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与俄罗斯作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两国经贸关系尤其是在服务贸易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本论文就是在对中俄两国服务贸易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中俄服务贸易对我国的影响,并对发展我国服务贸易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俄罗斯作为两个毗邻大国,在资源禀赋方面存在先天的巨大差异,直接导致了现在产业上的巨大不同,从贸易互补性的角度,中俄两国的贸易存在明显的互补性,本文阐述了中俄两国贸易互补性的表现,总结性提出今后中俄两国在发展双标贸易上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俄之间在政治、人文、民族关系等方面存在差异性,使得两国的贸易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本文重点研究两国贸易体制、贸易结构、金融合作领域等问题,以期完善贸易服务体系,推动两国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立涛 《活力》2007,(5):40-41
中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已经提出了四年,而俄罗斯今年又大张旗鼓地开始了俄东部大开发战略,这对于两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中俄在贸易、投资等经济合作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地方。现在两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规范双边贸易。  相似文献   

9.
不断扩大的中俄经贸合作是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基础。多年来,经过双方努力,中俄经济贸易合作正不断取得新成就、迈上新台阶。2001年两国贸易额106亿美元,2012年达到881亿美元,11年增长了7.3倍。中国成为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国,俄罗斯也成为中国最重要贸易伙伴国之一3月22日,习近平主席从北京启程,开始对俄罗斯进行正式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世界主要国家最近一年纷纷迎来领导人更迭。新任领导人的首次出访受到更多关注,外界常常以此来判断新领导人的对外政策取向。新老交替后中国新任国家主席的首次出访,同样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国家主席于春暖花开之际首访俄  相似文献   

10.
经济     
《上海企业》2011,(7):90-91
中俄签署双边本币结算协定 经国务院批准,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在俄罗斯签订了新的双边本币结算协定。协定签订后,中俄本币结算从边境贸易扩大到了一般贸易,并扩大了地域范围。协定规定两国经济活动主体可自行决定用自由兑换货币、人民币和卢布进行商品和服务的结算与支付。协定将进一步加深中俄两国的金融合作,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增长。  相似文献   

11.
中俄经贸关系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俄罗斯是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大国,并且互为最大邻国,加强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俄罗斯第3大贸易伙伴,俄罗斯已经成为中国的第8大贸易伙伴.但是.中俄经贸关系存在经贸往来相对较少、中国对俄出口面临激烈竞争、"灰色清关"不利中俄贸易发展、俄罗斯贸易壁垒和投资壁垒较高等问题.因此,中俄两国在坚持互信的基础上,应该彻底落实各项发展规划,调整中俄贸易发展战略;规范贸易秩序.创造良好贸易环境;优化贸易结构,深化边境地方合作;关注俄罗斯经济特区的建设,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以加强两国的经贸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在战略能源领域获得主动权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我国在保障能源供应和加强能源合作方面做出许多尝试。而作为能源宝藏的北极地区则是维护我国能源安全不可忽视的战略选择,因而加强中俄北极能源合作对话日益重要。本文在阐述中俄北极能源合作背景基础上,对两国石油、天然气等具体能源合作领域前景进行分析;着重对中国参与俄罗斯什托克曼项目和中国参与北极航道的通航维护提出了设想;并且通过独裁博弈模型分析中俄北极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促进两国能源友好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跨境电商的发展迎来重大机遇。中俄两国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俄两国在能源等领域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合作,极大地促进了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中俄两国跨境电商贸易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观天下     
《中外管理》2014,(3):16-16
习近平 “推进中俄石油天然气等战略性大项目合作” 2月6日,在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两国要继续深挖巨大潜力,培育新的合作增长点,顺利推进战略性大项目合作,如期实施俄方向中方增供原油和天然气、扩建输油管道、建设合资炼油厂等项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中俄金融合作不断深化,中俄边境贸易不断递进与优化,出现了贸易主体多层次、贸易产品结构合理化、贸易方式多样化、合作内容多领域等良好局面。黑龙江省中俄金融合作驶入快车道。  相似文献   

16.
杨芳 《活力》2009,(8):43-43
俄罗斯是我国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中俄贸易的发展对两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中俄贸易一部分的中俄民间贸易,其发展又为中俄贸易的发展增添了巨大的活力和动力。但是,由于灰色清关的存在,中俄民间贸易增添了许多不稳定因素,如何解决灰色清关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杨芳 《活力》2009,(16)
罗斯是我国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中俄贸易的发展对两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中俄贸易一部分的中俄民间贸易,其发展又为中俄贸易的发展增添了巨大的活力和动力.但是,由于灰色清关的存在,中俄民间贸易增添了许多不稳定因素,如何解决灰色清关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生态足迹核算方法研究中俄两国贸易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2003—2012年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为样本,对两国在该时期内贸易生态足迹的结构及动态变化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俄双边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国主要向俄罗斯出口耕地、水域和林地的生态足迹,从俄罗斯进口林地、水域和化石燃料用地的生态足迹。在中俄贸易中,中国长时间处于贸易生态盈余状态。中俄贸易使得中国间接地利用了俄罗斯的生产性土地面积,缓和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这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应进一步深化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优化进出口结构,以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9.
李森 《辽宁经济统计》2006,(9):14-15,24
最近几年,中俄两国贸易迅速发展,双边贸易规模从2000年的80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212.3亿美元,但与贸易快速发展不协调的是,双方投资额却一直低迷不振。随着2006年中俄国家年的启动,中俄双边关系和经贸往来都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新的趋势,中俄两国领导人已经提出,到2010年。两国贸易额增长到600~800亿美元的宏伟目标,形成以“大范围、大经贸、多形式、多主体、多层次、高起点”为基本内容的发展战略,逐步实现中俄双边贸易由民间贸易向生产合作、相互投资、联合研发生产技术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亚洲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日两国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在经济贸易各个领域的联系不断加深.目前,日本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日贸易关系已经成为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缘经济、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对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特征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对于中日两国经济、政治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