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区域协调发展是世界发展潮流、落实国家城镇化战略格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经之路。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还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包括城镇组织结构、经济效率、区域交通系统、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性安排等方面还有待提升。今后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重点在于通过"交通·产业·空间"规划协同创新等手段来破解区域协调发展困局,通过开展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的理论创新、探索区域产业体系一体化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区域协调发展的合作模式等方式来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为提高我国区域发展的全球竞争力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在第二十届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年会暨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合作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中国经济地理的理论与方向、区域协调发展重大问题、区域合作途径与模式、经济带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区域创新与转型等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为新常态下中国区域创新发展、开放合作、区域协调发展建言献策,反映了"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地理和区域合作的新动态、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区域协调发展一个重大的制约因素就是体制障碍,积极的行政体制创新有利于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本文从行政体制创新的目标定位、政府职能转变、区域行政的建构、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体系以及行政区与经济区关系的协调等方面,对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以党的一大到党的二十大区域经济发展轴线为索引,通过荟萃分析方法对历史文献进行梳理提炼,运用科学抽象法和归纳演绎法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变迁的规律性特征和经验进行总结。研究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在政策层、结构层和动力层等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生产导向的服务革命发展模式、公平导向的均衡发展模式、梯度导向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全局导向的协调发展模式和多元导向的“新协调”发展模式。新时期要以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为导向,构建以空间协调、治理有效和市场统一为支撑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综合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活力和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六大都市群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演绎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一条现实路径。随着改革开放深化以及发展模式的转型,特别是面对着新时期中国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挑战,探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如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主要目标的实现、路径和实现机制,对中国各个区域板块探索创新的区域协调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指引下,通过结构配置方式对区域协调发展进行积极干预,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区域良性互动格局初步形成。但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区域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区域协调的结构性政策面临一系列困境。因此,根据新常态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要求,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必须进行相应调整,实现从结构配置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具体地,在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基础上,要通过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创新驱动解决结构问题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发展由外生向内生增长转变。  相似文献   

7.
《企业经济》2017,(2):167-173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是实现创新资源跨区域多维层次的有效协同。本文以客观创新资源为研究视角,在协同学、创新资源理论基础上,定义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的概念并总结其特征;基于创新主体、创新环境以及创新基础三个层次,对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的驱动机理进行全面和深入分析;针对不同发展水平及不同种类资源区域的情形,提出和设计了不同的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框架与模式;最后,基于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的主体利益、市场环境及政策制度等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8.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谋求区域发展新动力,以创新驱动区域转型升级,已成为新常态下我国区域发展的主攻方向。2016年在桂林召开的"创新驱动区域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从不同侧面和视角,就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内外背景、要素协同与区域联合创新、运行机制与区域创新绩效、产业组织与区域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区域创新模式、主体功能区战略与区域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基本共识是,技术、制度及资源配置模式的创新,将成为驱动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正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加速转型,即将从整体上进入信息社会初级阶段。弥合经济发展差距和数字鸿沟已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双重发展使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信息社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揭示区域空间演化规律及区域格局演变特征,论证信息社会区域协调发展新特征,并从政策制定、信息化发展、理论研究与经济实践等方面进行思考,为信息社会背景下深化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战略思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面对经济社会深入发展、生产生活方式快速演变的信息化浪潮,中国应正视信息社会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刻变革,及时调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各国经济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科技创新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首要战略,科技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要顺利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科技创新驱动这一永恒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