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是联结人文社会与自然环境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提升人类福祉。当前,已有学者对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基于游客感知视角评估景区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的研究较少。基于此,以南京市秦淮风光带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划分游客感知的景区价值维度,并通过旅行费用法和支付意愿法评估景区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结果表明:秦淮风光带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游客感知价值主要由景区环境、文化遗产和旅游服务3个维度构成,其中景区的整体环境最受游客关注;景区生态文化使用价值高于非使用价值表明景区内游憩资源种类多、旅游开发强度高,对游客的吸引力大;游客感知视角下秦淮风光带生态文化服务评估总价值大于景区实际旅游总收入,说明景区内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还未被充分开发利用。基于上述发现,从游客感知视角出发,揭示秦淮风光带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的结构和特点,提出挖掘文化遗产价值、优化旅游休闲空间、促进景区环境建设等景区品质提升相关建议,为进一步保护和发展文化风光类景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企业经济》2013,(3):129-132
游客忠诚度是旅游目的地开发利用的重要方面,是目的地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目的地形象是游客对目的地总体印象的评价,直接影响游客游后的行为倾向,但目前在对温泉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中很少涉及该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梳理温泉旅游目的地形象构成的客体要素,探讨了其对感知价值与忠诚度的影响并构建了假设模型,并以辽宁省汤岗子温泉旅游地为例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论为:温泉旅游形象由环境形象、服务设施和产品形象,以及功能形象的3个维度构成,其中服务设施与产品形象对游客感知价值及忠诚度有显著影响,而环境形象和功能形象对游客感知价值影响一般,对忠诚度的形象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化历史和艺术是目的地形象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旅游资源具有的意境美、抒情性、季节性、地域性与多元复杂性等特征,是生态旅游规划中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这一特种旅游资源的价值已越来越引人注目。文中指出,开发文学旅游资源应重视保护真实性,深层次营造艺术氛围,重视营销策略和分析游客心理体验等。本研究旨在吸引文化游客,创设特种遗产体验,促进文学地经济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鹏  宗瑞波  刘鸽 《企业经济》2012,(6):152-155
温泉旅游是近些年新兴的体验旅游方式。温泉旅游度假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文化效应已经引起了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温泉旅游理论研究层面缺乏对温泉度假地整体形象感知的深入研究,同时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又影响着游客的旅游动机与旅游决策。基于此,本文结合温泉旅游特征,构建了温泉旅游形象感知影响因素对游客忠诚度影响的理论模型,并以辽宁省汤岗子温泉旅游地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结论指出:温泉旅游环境形象、温泉旅游资源形象与服务形象存在相关关系,前两者都是通过服务接触与服务过程形成感知形象的认知,服务形象对游客忠诚度的影响显著,其他维度影响一般。  相似文献   

5.
谭艳 《企业经济》2015,(2):144-147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旅游消费形态,进而冲击到传统旅游景区酒店的运营理念。旅游景区酒店不仅应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住宿餐饮环境,且应努力从强化景区旅游住宿活动与消费者个性化生活方式结合度的层面来增强游客体验价值。文章阐述了旅游景区酒店顾客体验价值,从旅游景区酒店文化理念缺位、运营模式与顾客体验价值增进脱节、酒店服务内容及战略联盟建设滞后等方面揭示旅游景区酒店顾客体验价值增进的主要障碍,提出重塑旅游景区酒店企业文化理念、创新运营模式、优化酒店服务内容及建构战略联盟等策略来有效增进旅游景区酒店顾客体验价值。  相似文献   

6.
《企业经济》2014,(12):89-92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内容之一就是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积极参与,以及他们的感知与态度。基于目的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及态度视角下构建居民感知影响的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来实证研究江西生态旅游区居民的旅游感知,将有助于从生态旅游发展的主体视角剖析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问题,从从利益相关者的公平性角度确立生态补偿要素,从而促进江西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周静 《活力》2013,(22):25-25
近几年来,大兴安岭依托“神州北极、神奇天象、神秘源头、神勇民族”等旅游核心竞争力,借助“大森林、大界江、大冰雪、大湿地”的优势旅游资源,大兴安岭的生态旅游声名鹊起。“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三大低碳旅游景区”、“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区”、“中国野生蓝莓之乡”和“北极村-中国首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殊荣,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北方生态旅游新兴区。  相似文献   

8.
旅游景区是旅游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商品又是景区中不可或缺的形象代言品.北京是国内外旅游者首选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景区的旅游纪念品应该是游客争相购买的商品.  相似文献   

9.
旅游目的地形象影响着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旅游决策,本文从游客的视觉角度,研究旅游地形象的感知情况。此次调查以南阳为研究载体,以游客对南阳市旅游形象的感知为研究内容,采取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游客对南阳市旅游要素的感知程度,并结合调查分析结论,对南阳市的旅游形象的提升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华 《价值工程》2010,29(29):53-55
本文从性别、年龄、国籍、职位、旅游目的等因素,用描述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究上海入境游客在目的地对旅游景观、娱乐类型、旅游商品种类的需求特征。此外,还探讨了欧美入境游客在商务旅行中对休闲观光需求的差异以及入境游客的目的地形象感知。  相似文献   

11.
以五大旅游网站的游记为样本来源,运用内容分析法,依据“认知-情感-总体”感知模型构建分析类目,借助ROST CM6.0软件研究游客对湛江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湛江旅游形象感知以积极态度为主,但对湛江的人文资源认知度较低,旅游者对湛江的满意度高,但受“阴影区”的屏蔽作用,游客重游意愿不强。基于负面感知反映的问题,从政府职能、资源优势、旅游品牌、营销宣传、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湛江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开展旅游活动的过程中,环境是前提。旅游是依附环境而发展的。对于景区来说没有优质的环境就不能吸引游客。为此,本文对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进行阐述,分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进而为旅游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作为体验活动的一部分,旅游与体验密不可分。本文以希拉穆仁草原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草原游客的满意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草原游客满意度的测量可以分为合理价格、内部管理、服务质量和综合环境等四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草原旅游目的地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旅游目的地景区景点将旅游地的传统文化如歌舞、仪式搬上舞台展示给游客,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破坏文化的真实性。目前,国内外不少学者已认定真实性是衡量旅游者满意度的决定性标准之一。文章通过研究桂林景点列三姐景观因中歌舞表演来评估旅游者在进行旅游活动中的真实性体验,揭示了相当一部分游客游览少数民族文化景观的动机为追求真实性,探讨旅游歌舞表演各方面要素在游客真实性体验中的重要程度,以及怎样才能使游客具有高度的真实感。提出在此类以民族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景区景点开发规划中,应遵循真实性、参与性的原则,以保持其传统文化各方面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5.
提高社交网络互动效率激发游客产品购买行为一直是旅游企业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S-O-R框架,借鉴价值理论与沉浸理论探究虚拟品牌社区互动对旅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易用性、双向沟通、旅游目的地联结性等因素是旅游者感知互动的重要组成,但感知互动不能直接对旅游产品购买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而是通过沉浸与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产生旅游购买行为。因此,本文提出积极响应成员交流、通过线上活动增加旅游目的地联结性、通过话题分组减少信息过载、鼓励旅游者分享旅游故事等建议,以改善社交网络旅游者体验,提升旅游企业社交网络运营能力。  相似文献   

16.
许多旅游者跨国旅游的目的就是要体验目的地国家的社会文化,然而,在客主交往中,文化因素的差异也正是文化误解与冲突的潜在基础,通常会引发游客的恐惧感,从而降低旅游体验。因此,研究"旅游客主文化交互"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国内体验经济和体验旅游实践了十几年,虽已初见成效,但体验类产品和服务不够精细和深入,远远没有形成体系。如今,游客的感性情怀和精神满足日益成为消费决策的关键因素,所以应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定义游客,转换游客身份,寻求游客参与景区管理的新模式。本文结合大槐树景区CEM简报中2018-2019游客NPS得分值结果和标准化建设目标,提出"游客身份反转"战略,以构建大槐树景区游客身份反转机制为突破,完善大槐树景区大数据平台,强化游客品牌体验,促进标准化建设,优化提升景区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6,(24):30-35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目的地顾客体验价值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如何提高游客体验价值成为增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在测量游客体验价值方面却缺少合适的工具,本研究在查阅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旅游目的地顾客体验价值量表的开发。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和小组深度访谈等方法确定了顾客体验价值量表的基本题项,通过问卷星进行了两轮预测之后确定了初始量表,然后利用初始量表通过问卷星对丽江、海南、桂林、张家界四地顾客体验价值进行测量,测量结束后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信效度的检验等获得了最终的量表,为旅游目的地顾客体验价值的测量提供量化工具。  相似文献   

19.
随着群众收入的增加,民众的文化娱乐支出比重不断上升,文化消费时间增多,人们对旅游观光的需求大大增加,而且更倾向于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多数文化类的旅游项目枯燥乏味,以往简单的文字图片展示方法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就迫使文化旅游景区打破陈旧的展示方式,增加能够吸引游客的互动体验项目,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本文以安阳市殷墟景区为例,就景区文化互动体验项目的开发和利用提出几点策略性建议,以期为殷墟事业大发展作出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企业经济》2019,(10):61-67
为了延续"网红城市"的品牌热度,提升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忠诚度,以"网红城市"重庆为例,通过构建一个被中介的调节作用模型,探讨地方依恋对游客忠诚度的影响,并考察游客满意度的中介效用和休闲效益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地方依恋对游客满意度和游客忠诚度有显著影响;游客满意度对地方依恋与游客忠诚度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休闲效益对地方依恋和游客满意度、游客忠诚度关系具有显著调节效应;休闲效益调节了游客满意度对地方依恋与游客忠诚度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本文从推动网络营销与智能服务、积极拓宽旅游目的地与游客建立情感联系的途径、打造优质旅游体验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提升"网红城市"游客忠诚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