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经营性收入、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受教育水平、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等7个与农村商品流通业发展相关的指标,依据2001~2010年湘西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采用灰色理论,计算出了7个指标与湘西自治州农民人均纯收入间的关联度,结果显示,各指标与湘西州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关联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排序为r4〉r2〉r1〉r3〉r5〉r6〉r7。在此基础上,结合湘西自治州实际,就如何加快湘西自治州农村商品流通业发展、促进湘西州农民增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提升小额信贷绩效,从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选取2002-2006年的截面数据,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小额信贷增加农民收入的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小额信贷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显著的增加了农民人均纯收入.小额信贷对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直接作用最大,是农民增收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企业家天地》2003,(1):10-14
2000年长沙总体实现小康1、总体小康水平的内涵1991年国家统计局等12个部门提出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标准。它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16项指标。据国家统计局介绍,到2000年,这16项指标中,除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三项指标外,其他13项指标均完成或者超额完成。国家统计局用综合评分方法进行测算,1990年全国小康实现程度为48%。2000年,为96%,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具有独特的优势,也取得了累累硕果。云南省丽江市通过发展旅游业推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农民增收。利用丽江市2001-2010年旅游业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对旅游业提高丽江市农民纯收入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业对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存在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新经济增长与新经济地理增长理论研究视角,采用多维要素面板数据模型,选取多项影响陕西省农民收入指标,测算了多维要素协同作用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981—2013年间,陕西省劳动力、农村人力资本、财政支农、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正向促进效应,财政支农的正向促进效应最为显著。长期来看,促进陕西城乡统筹发展的财政支农增长已成为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民收入问题必须通过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比较进行研究.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关键是通过政府的惠农政策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通过理论模型的分析,可以得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是由农产品价格的上涨率、技术进步率、人均资本的增长率和农业人口的转移率等四大因素决定.所以,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深化价格政策改革、促进科技兴农政策改革、改善金融投资环境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7.
选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人均年末余额、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职工平均工资、居民消费水平七项指标对河南省17个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排序、分类和极差分析,可得知河南省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相对值上有减小的趋势,但从绝对值上看,仍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8.
基于门槛效应估计模型,采取 Hansen 提出的门限回归法,利用2004—2013年新疆14地州市的面板数据,以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作为门限变量,实证分析农民收入对农业投入产出关系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对新疆农业投入产出弹性有显著影响,并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当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跨过8050元门限值时,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用电量、有效灌溉面积的产出弹性明显增加;当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跨过9650元门限值时,农业机械总动力的产出弹性明显增加。可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提升有利于增加新疆农业的产出,而南疆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离门限值有一定距离,抑制了其农业产出弹性的提升。因此,应努力提升新疆农牧民的收入水平,并重点扶持南疆地区。  相似文献   

9.
一、白水县农民收入现状 白水县是渭南市唯一的山区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2003年,白水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81元,与上年相比增长5.3%,但增幅明显减缓,与2001年相比减少了4.2个百分点,与2002年相比减少了3个百分点.白水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虽然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值却很低,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相比,绝对值相差1441元,与渭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589元相比,绝对值仍相差408元.  相似文献   

10.
根据江西省1980年~2011年的年度样本数据,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在内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了财政支农、农业信贷与江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江西省财政支农、农业信贷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业税取消后,财政支农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弹性显著增加,但农业信贷总体上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财政支农、农业信贷是农民入均纯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农业信贷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存在滞后效应.因此,应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优化财政资金配置;加大农业贷款扶持农业的力度;加强农民自我资金积累.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陕西农民纯收入逐年增加,尤其是2004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更是迈进了一个新的增长阶段。本文一方面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客观分析了陕西农民纯收入增长的基本特征,对近些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进行了解析;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数据比较,认为陕西农民纯收入持续增长的基础尚不牢固,农民增收面临的压力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历史比较、地城比较、农户间比较、城乡比较和与发展目标比较分析,试图以数据和事实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在时空间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以及持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13.
武汉城市圈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差距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利用2000~2007年间武汉城市圈9城市历年统计年鉴的数据,对该城市圈各城市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差距的演变,分别从绝对差距、相对差距、"倒U"型假说以及收敛性等角度,进行了全方位的详细分析。结果显示:绝对差距逐年扩大,而相对差距总体是缩小的,尽管期间扩大和缩小交替出现;库兹涅茨"倒U"型通过检验;δ-收敛和绝对β-收敛都通过了检验,证明了收敛性的存在;通过控制影响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差距的经济结构差异变量后,条件β-收敛显著存在,一产比重与收入的增长负相关,而二产比重则相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甘肃省为代表对西部农户小额信贷进行研究,选取了定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县,随机调查了210家农户,并在全省范围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高低、考虑民族地区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调查了133家农村信用社.汇总调查问卷结果,对甘肃省农户小额信贷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白水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白水县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苹果生产7项指标在这里全部达标,是苹果生产的天然良地.2001年,全县苹果总产量28.2万吨,果业产值3.8亿元,果业为县财政提供特产税2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7元:人均果业纯收入890元.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进入90年代,其发展势头明显减缓.它是农业多种问题综合作用的结果。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人均纯收入。  相似文献   

17.
今年我国将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是其中核心内容.我国采用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进行核算的历史相当有限,虽然该指标有着全面性、可比性、指导性等优点,但该指标在统计方法和指标含义上仍有不完善之处.只有正确看待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局限性,才能针对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两级核算、季度核算、本币核算及多种核算方法并用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修正的时策,从而避免各种对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我国人均GDP核算中用常住人口作为人口总数指标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用现有人口作为人口总数指标的修正方法,并对修正前后的人均GDP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将灰色预测模型GM(1,1)与Markov链方法相结合,建立灰色Markov预测模型,预测波动上升的数据系列,改进了状态转移矩阵的传统计算方法,对状态施行动态滑动转移,用更新的一步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对未来数据所处的状态进行一步或多步预测.在实证中,以黄石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例,把农民收入看作一个灰色系统,农民人均收入看作灰色量,通过过去年份的数据挖掘,在Mathematica7.0环境下,给出了2009年黄石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状态预测,并提出影响预测精度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信贷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一个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协整分析,并利用误差修正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对1980-2005年间农业信贷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修正关系,农业信贷投入对农民纯收入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农业信贷的增加同时也扩大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我国农业信贷收入支持效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