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如同其它生产制造类企业一样,员工培训工作是新员工进入汽车企业后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是汽车企业将新员工从“学校人”转变为“汽车人”的必经过程。成功实现这一过程,可有效传递企业价值观和核心理念,加快新员工的成长、奠定汽车企业的人才优势,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特别对于从事汽车设计的研发人员来讲,由于岗位专业性强,对岗位技能的专业...  相似文献   

2.
新员工培训是新员工从组织的局外人转变为组织人的过程,对组织来说是一个吸收新鲜血液、提升组织活力、开发新人力资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如何减少新员工的焦虑和不安,使其尽快融入工作环境,是当前许多组织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建立新员工的柔性培训模型,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新员工培训是新员工从组织的局外人转变为组织人的过程,对组织来说是一个吸收新鲜血液、提升组织活力、开发新人力资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如何减少新员工的焦虑和不安,使其尽快融入工作环境,是当前许多组织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建立新员工的柔性培训模型,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新员工培训是新员工从组织的局外人转变为组织人的过程,对组织来说是一个吸收新鲜血液、提升组织活力、开发新人力资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如何减少新员工的焦虑和不安,使其尽快融入工作环境,是当前许多组织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建立新员工的柔性培训模型,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宋宝香 《价值工程》2013,(35):16-18
新员工流失率过高是目前很多企业面临的严重问题。如何才能留住新员工?这需要从新员工进入企业后的第一项工作——新员工培训入手。本文基于PDCA循环模型,将新员工培训纳入计划、执行、评价和问题处理的循环过程中,构建新员工培训的系统体系,分析了每个环节中的重点,从而有助于企业对新员工培训进行系统规划,不断提高新员工培训的成效,从而降低新员工流失率。  相似文献   

6.
培训与开发是一种管理工具,是企业重要的激励手段。通过员工培训,可以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可以为新员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尽快融入组织、以积极有效的行动和心态投入工作打下良好的根基,更能为在岗人员的能力提升、适应经营战略的变革、提拔晋级、转岗轮岗等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制度的落实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7.
培训与开发是一种管理工具,是企业重要的激励手段。通过员工培训,可以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可以为新员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尽快融入组织、以积极有效的行动和心态投入工作打下良好的根基,更能为在岗人员的能力提升、适应经营战略的变革、提拔晋级、转岗轮岗等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制度的落实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新员工培训目的、重要性和作用等方面阐述了新员工培训的必要性,为企业新员工培训提供了需求分析、培训内容介绍,让新员工培训能事半功倍,从而使新员工能尽快融入工作,胜任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9.
一、员工培训成本分析。1.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直接成本。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直接培训成本包括岗位前培训成本和岗位再培训成本。前者是从人员培养和企业管理费用中直接把用于员工招聘、录用、教育培训投资的费用计人企业培训成本。后者是职工上岗后在不脱离工作岗位的情况下对职工进行的一种培训。例如某公司在招聘某岗位员工时,对所有应聘人员进行选拔、考核、录用人选过程中支出的考试费、答辩费、招聘广告费、差旅费、招聘人员工资、奖金、招聘活动租赁费等都直接计作岗位前培训成本。员工在正式进入公司后,企业根据生产和工作的需要,允许职工在岗或脱离工作岗位接受短期(一年内)或长期(一年以上)培训而发生的成本,其目的是为企业培养高层次的管理人员或专门的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0.
一线员工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岗位胜任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对企业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供电企业培训评价工作现状,提出基于岗位工作要求,进行一线员工岗位成长积分体系的设计工作,并介绍了积分项目的考核评价、结果计算和管理应用,以期为企业优化一线员工的培训体系和人才成长管理模式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员工入职培训是企业专门针对新入职员工设计并实施的专项培训,它在促使新员工快速融入企业文化、 适应企业氛围,助力企业塑造合格员工、 赢得竞争优势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高效、 科学、 合理的新员工培训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培训效果评估是测量培训是否成功最直接、 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利用柯克帕特里克效果评估模型,检验了A国企现行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分析体系现存的问题及漏洞,并提出了相应培训及培训评价体系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三维导向型新员工培训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员工的入职培训是企业培训体系的重要构成,但很多企业的新员工培训内容千篇一律,流于形式,无法达到培训的目的。本文把心理契约、企业文化以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新员工培训的导向纬度,以此加快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过程,增强其对企业的认同感,使之成为真正的企业人。  相似文献   

13.
培训是实现供电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手段,而培训的关键点在于员工能力不断成长。"基于员工能力成长的培训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将培训体系的起点聚焦于"员工能力成长"之上,以实现供电企业人才战略为最终目标,以员工能力持续成长为主线,将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建设、培训流程优化等系统地进行整合,最终形成了一套实用性强、操作性高、简单有效的培训体系。本文首先分析供电企业培训的现状、问题及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研究加强员工能力成长培训体系实施的具体做法,最后对其实施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是企业为新进员工专门设计并实施的培训.它在为企业塑造合格员工、传承企业文化、建设成功团队、赢得竞争优势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和独特的作用。新员工人职培训是一个企业录用的员工从局外人转变为企业人的过程.是员工从一个团体融入到另一个团体的过程.是员工逐渐熟悉、适应企业环境并开始初步规划职业生涯、定位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杜斌 《管理观察》2020,(2):10-11
企业的健康发展有赖于一支优秀员工队伍的支撑,这就需要企业积极打造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以此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扩大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因此企业必须实施人才战略,积极培育和储备人力资源,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管理者愈来愈重视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以此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发电企业新员工的培训工作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对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企业一线员工岗位胜任能力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然而现阶段,大部分企业中的一线员工在岗位胜任能力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这就要求建立健全相应的培训体系。本文主要对基于提升一线员工岗位胜任能力的培训体系研究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7.
以职业化为导向的新员工入职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职培训对新员工的态度形成、行为养成等方面有深远的影响,但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入职培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从剖析某企业案例入手,以塑造"职业化"员工作为入职培训核心理念,构建起以职业化为导向的入职培训模型,力图提高入职培训效果,使新员工尽早为企业贡献应有的绩效。  相似文献   

18.
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常见的认识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员工培训应力避三个误区:①不能期望通过一个宏大的培训计划的实施而毕其功于一役;②不能脱离实际盲目追求培训内容与形式的高精尖大;③不能脱离相关因素而单一要求培训效果立竿见影。企业员工培训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一个时期培训形成的员工素质静态标高,不可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与员工个人职业生涯上升的动态要求。高精尖的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对于部分高管人员、研发人员或许是必要的,但对中低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与各种操作岗位的技能工人,内外部的经验交流、业务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实用性短期技能培训,则是常规形式,且效果明显,实用性强,能较快地在管理与生产实践中体现出来并获得经济效益。管理与专业知识必须在管理与专业实践中运用才能逐步体现其作用,而管理与专业实践工作本身即有一个机会获得与展开的过程:技能知识则要有一个反复训练而后逐步熟练的过程,这与操作机会与工作频率有关。因此,培训效果的有效体现是综合因素共同在起作用,故多数培训项目本身往往难见立杆见影之效。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是当今高科技企业共同面临的课题。高标准的技术研发能力是保持高科技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而技术研发能力的高低取决于研发人员的绩效水平。研发人员属于知识型员工,具有特殊性,优秀的研发人员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善于创新的能力,能够贡献更高的绩效。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能够有效提升研发人员绩效水平,提升研发能力与产出效率,是高科技企业抢占市场机会,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此,本文对知识型员工、绩效管理等相关概念进行了概述,梳理了高科技企业研发人员绩效管理机制优化设计的原则,并提出了注意事项,以期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员工培训,能够使员工的能力和技术得到提升,更适应岗位需求,并且提高员工的素质。由此可见,员工培训是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途径之一,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当前我国企业员工培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寻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