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日元升值的过程上,先后经历了逐渐升值时期(1977—1985)、大幅度升值时期(1985~1997)以及日元汇率双向波动时期(1997年至今)三个不同阶段。虽然日元的升值令日本出口企业雪上加霜,也令通货紧缩每况愈下,但日本却可以藉此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并提升日元在国际货币新体系构建中的地位与影响力。而当前人民币汇率面临着极大的升值压力,在此背景下,借鉴日本的经验极富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1995年4月20日开始,美元兑西方主要货币大幅度升值,兑日元汇率从1:79.75上升到1998年中期的1:1.147日元,升幅达85%,兑德国马克汇率也从1:1.34上升到1:1.84,升幅达37.3%;兑西方其他国家的货币也不同程度的上扬;在美元兑其他国家货币大幅度升值的同时,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则继续保持汇率并轨后稳中趋升的势头,基本稳定在1美元兑8.30元人民币左右;人民币兑其他国家货币又受美元升值的影响呈现升值的状况。那么,人们不仅要问,美元对西方货币汇率的升值以及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相似文献   

3.
自2003年以来,美元对欧元、日元汇率大幅贬值,而目前中国实行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因此,美元的贬值使得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相对贬值。为了自身以贸易利益为主体的趋利动机,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纷纷提出“人民币汇率应尽快升值”的观点,人民币汇率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根据开放经济的相互依存性(溢出效应),目前人民币汇率不宜升值。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国际上相继提出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主张.这一主张主要依据人民币汇率低估的判断.本文主要分析"人民币升值论"的理论依据"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并予以反驳,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并指出人民币现在升值弊大于利.同时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成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对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徐群 《西部金融》2007,(9):47-48
我国目前赚取了大量的外汇,因此给人民币汇率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美国亦多次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政府积极考虑将人民币升值,以解决中美贸易逆差.人民币是否应升值,升值后对中国总体经济影响如何,人民币是否应逐步开放成为一种国际可兑换货币,本文将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本币升值背景下,日本与德国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政策。德国首先着眼于国内宏观经济的稳定,放开汇率的波动,从而更好地保持了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增长;而日本试图阻止和缓解日元升值压力,其结果却是日元持续急剧升值,并造成了日本高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综观日本、德国汇率波动的历史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人民币汇率升值是必然趋势;坚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十分重要;在坚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的同时,实现缓慢渐进式汇率改革;区域货币合作有利于区域内强国减少投机资本冲击,减少汇率升值对贸易品部门的负面影响;加快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促使内外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人民币汇率受到了来自国内外等方面的升值压力,人民币的升值会对与汇率有着密切关系的出口企业带来一定影响,针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发展趋势,我国出口企业应该转变经营观念,利用政府提供的扶持政策,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抵御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带来的冲击,进一步开创我国对外贸易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2003年围绕着人民币汇率的争论,与以往对人民币汇率争论相比具有独特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客观而言,人民币确实面临着汇率升值压力,且升值对我国也有一定的好处.但为稳定我国的经济发展,综合权衡,目前人民币不宜对外升值.因此,在今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必须多方努力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而从长远计,我们必须未雨绸缪,从加速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稳妥地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注重人才培养和加强各项政策的协调等多方面努力,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并积极地应对今后的人民币汇率升值.  相似文献   

9.
最近,主要发达国家针对中国出口的贸易保护主义卷土重来,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死灰复燃,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强.本文主要分析了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因素以及升值给我国带来的影响,认为人民币汇率确实存在被低估但不宜大幅度升值,应该在健全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基础上进行稳步升值.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演进历程的三个阶段,并结合中国的贸易收支、国内外利差和中国的通货膨胀情况这三类经济基本面因素研究和判断了人民币是否存在巨大的升值压力。分析发现近期人民币汇率已经不存在大幅低估甚至可能高估,无需一次性大幅升值。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源于以美国为首的其他国家的外部施压。因此,中国必须认清升值压力的本质,继续坚持"自主性"掌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路径,必要时可实施反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回顾日元升值背景及历程,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日元汇率上升导致日本货币供给量增加这一结论进行实证检验.随着人民币升值趋势的加强,中国应深刻认识到人民币升值的必然性,采取措施消化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负面影响,旗帜鲜明地坚持政策目标,维护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在区域货币合作中努力实现人民币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
用分离分析方法来计算汇率升值对出12额的弹性,并以此计算2005~2009年各年的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浙江20种主要出12商品的弹性,结论:(1)人民币汇率升值抑制浙江的出口,而且人民币汇率升值越大,出口额的减少越大;(2)浙江出口发展越快,人民币汇率升值抑制出口越大;(3)人民币汇率升值对稳定出口商品的影响较小;(4)出...  相似文献   

13.
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的成功表明,当前的国际汇率正由自由浮动汇率向区间浮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方向发展,今后20~30年间,日元汇率将围绕平价110日元/美元波动,欧元汇率将围绕0.9935欧元/美元波动,波动幅度在±15~20%,并且欧元波动幅度显著小于日元波动幅度.这就为我国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开放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和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笔者建议央行尽早建立大小适当的人民币汇率目标区,配以高累进的托宾外汇交易税,并让人民币的中心汇率跟踪由适当比重的美元、欧元和日元构成的"亚元3"作平行浮动,从而"在小幅度升值--贬值--升值的循环中,逐步实现人民币的长期升值",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和亚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彭军善  张勇 《大众商务》2010,(14):32-32
最近,主要发达国家针对中国出口的贸易保护主义卷土重来,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死灰复燃,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强。本文主要分析了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因素以及升值给我国带来的影响,认为人民币汇率确实存在被低估但不宜大幅度升值,应该在健全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基础上进行稳步升值。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的升值已成为国际经济和社会舆论的焦点。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政府改革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及汇率调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即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同时宣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人民币的升值,必将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呈现升值的特征,并对我国股票市场产生了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人民币趋势性升值现象,然后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影响我国股市的两大途径,并运用汇改以来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升值与上证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短期看二者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我们在正视人民币升值的事实时,须重视其对我国股市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  相似文献   

17.
因为金融危机的爆发,人民币汇率在2008年7月开始重新盯住美元,从而停止了为期三年的升值之旅。从2005年7月开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幅度达15%以上。就在人民币重新盯回美元的一年之后,欧美各经济体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再起,在强烈的升值预期下,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报价在日前创出近了14个月的新高。为何人民币在停止升值一年后重新面临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资本市场是否又将迎来一场盛宴?这些问题都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升温而越来越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借鉴日元、台币的升值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推算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中国未来证券市场的趋势.从利率和投机资本的作用探讨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证券价格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证券市场不同行业和证券市场结构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证券市场保持稳定和合理投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借鉴日元、台币的升值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推算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中国未来证券市场的趋势.从利率和投机资本的作用探讨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证券价格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证券市场不同行业和证券市场结构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证券市场保持稳定和合理投资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2005年7月开始施行有管制的浮动汇率制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稳步升值.直到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人民币止住其单边升值的步伐,但同时却为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市场化进程提供了一个契机,也为中国汇率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思想和政策的空间.本文在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对我国在后危机时代的汇率制度改革趋势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