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我国零售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一批批曾经红火一时的品牌商业经过激烈的市场洗礼被淘汰出局,仅有少数企业始终保持着极强生命力。通过对石家庄品牌零售商业的演进轨迹分析,展开自主创新与商业生命力的探讨,进而对零售商业自主创新策略选择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我国零售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一批批曾经红火几十年的石家庄老字号商业经过激烈竞争的市场洗礼被淘汰出局,也有一部分处于勉强维持经营境地,仅有少数保持着极强生命力。本文以"老字号商业"涵义入手,对石家庄老字号商业的演进轨迹分析,深入对老字号商业传承与发展探讨,进而对石家庄老字号商业传承与发展策略选择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零售商业品牌的打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米贵琪  王旭  张叶栩 《价值工程》2005,24(11):92-95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愈来愈高的情况下,中国作为WTO成员国已经取消外资进入零售商业的限制,必然导致零售商业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本文拟从我国零售商业品牌现状分析入手,对零售商业品牌结构、打造策略进行探讨,尽快打造我国有竞争力的零售商业企业。  相似文献   

4.
PB(Private Brand)商品战略即商业零售企业的自发商品战略.实质商业零售企业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消费者对某类商品的需求特性的信息,提出新产品的开发设计要求,进一步选择合适的生产企业进行开发生产或自行设厂进行生产制造,最终在本企业内以自有品牌进行销售的战略.PB商品是相对于使用生产企业商标、面向全国市场销售的NB(National Brand)商品而言的,它是随着西方国家商业零售企业在连锁经营过程中谋求事业扩张和商业成功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末,"品牌经理"对众多国内企业来说,仍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其实,一大批品牌经理已经走向中国市场的前台,正形成一道亮丽景观.可以预言,品牌经理在未来竞技场上将空前活跃,成为最富智慧力、创造力、生命力和竞争力的队伍.  相似文献   

6.
超市作为商业零售的主要业态,以其符合现代社会主流消费"选购便捷"的特点,近年来在国内大中型城市中正呈现出越来越强劲的发展势头.超市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已成为广大市民日常生活消费的主流渠道和国内外商业零售品牌企业的市场争夺焦点.现在我们的周围,大卖场越来越多,便利店越来越多,那么顾客满意度是否有变化呢?  相似文献   

7.
以沃尔玛、家乐福等为代表的外资零售巨头近期凭借雄厚的品牌实力,以及一整套带有"倾销"色彩的市场战略,在我国急速扩张,呈现掌握我国流通主渠道的趋势.目前全球50家最大零售企业都进入我国市场,抢滩路线图是从南到北、从东部向中西部,逐渐完善构建自已的商业布局,本土企业受到空前挑战.  相似文献   

8.
商业零售自有品牌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商业零售自有品牌生产、销售、管理体系过程中出现的赢利模式,从盈利模式的角度指出了自有品牌市场占有率及品牌品种结构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建议,希望能给商业零售企业自有品牌建设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广西在零售连锁业发展过程中,既要面对外商陆续抢滩登陆的严峻挑战,又承受着东部发达地区商业进入寻找市场的巨大压力.在此环境下,广西本土连锁超市的发展备受关注,而走品牌经营道路是广西连锁超市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了广西连锁超市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其品牌经营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今年12月11日起,中国对外资进入零售服务业设立的市场准入和资本准入限制将全面放开,外国商业品牌将陆续进入广州市场,而首当其;中的将是对商铺物业需求量的激增。  相似文献   

11.
零售企业电子供应链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滨  王健 《物流科技》2008,31(4):40-43
零售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与高级供应链管理相结合的电子供应链管理模式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趋势。论文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供应链向电子供应链发展。零售企业电子供应链是以电子商务为手段。由电子采购、库存管理、物流配送和销售管理构成。实现供应链管理思想与方法的集成化、网络化和电子化,形成以零售企业为核心企业的电子供应链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快消行业市场同质化严重,传统销售模式难以满足企业市场发展需求,新零售模式的出现为其提供了新发展路径。基于此,论文从快消品行业特征及发展必然性出发,提出新零售模式下快消品行业创新模式建议,旨在为快消行业在新零售下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物流配送在电子商务企业开展与运作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网络零售业中,物流配送是企业与客户联系的桥梁。随着网络零售业市场的拓展,消费者出现分散性和广域性,因此,远程物流配送问题越来越突出,而目前远程物流配送的服务与水平是制约网络零售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主要以卓越网和当当网为实例,综合分析了远程物流配送体系结构、配送策略及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网络零售业的远程物流配送服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论文选取中国服饰行业新零售转型路径的典型企业——宁波太平鸟公司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新零售模式转型与创新这一主题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发现,太平鸟的新零售转型策略特色路径是通过数据智能化、线上线下一体化、供应链网络化和品牌潮流化的“四化”,对零售的人、货、场进行重构,其关键是进行数据、场景、渠道和价值的“四个转变”,最终形成商品力、零售力、供应力和协同力的“四力”。  相似文献   

15.
供过于求的市场态势使得同业态零售企业售卖的商品在质量、档次、性能和款式方面基本无差异。而对于企业而言,价格竞争不能超过成本的底线;质量竞争不能超越技术的发展;品种选择也是有限的。本文从零售企业业务特点出发,指出零售服务方式创新须以顾客价值为导向,并运用服务创新模型——四维度模型进行零售企业服务创新内容研究,最后提出了零售企业服务创新模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创新已成为数字化时代实体零售业业态演进的主要目标。众多实体企业面临着从传统店铺零售转型为互联网零售方式的转型难题。本研究基于适应性营销能力理论,探讨了实体零售业从互联网转型战略到互联网转型项目实施过程,并构建了实体零售业互联网演进能力迁移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①适应性营销能力是解释实体零售业演进能力迁移的关键,实体零售企业互联网演进过程可以按照"互联网战略导向→适应性营销能力→组织政治策略→绩效"的关系进行表述;②实体零售业转型的主要战略是互联网市场导向和互联网技术导向,战略选择是基于企业自身资源基础和相对优势的分析;③实体零售业组织在互联网创新的角色具有双面性,即鼓励创新又适当妥协。研究结论进一步丰富了零售业演进理论和适应性营销理论的相关研究,对当前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如何实施互联网战略转型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热点之一,而电子商务物流作为电子商务发展支撑基础,也逐步受到各方关注。文中从电子商务物流系统设施投入、民营快递业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国内电子商务物流市场供给情况;从网络交易B2 B市场和网络零售市场的角度分析了电子商务物流需求情况;分析发现电子商务物流市场需求旺盛,但是有效供给不足,存在极大发展空间,电子商务企业、物流企业等各方投入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8.
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自主创新微观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企业内知识流动与共享成为其自主创新的重要来源,企业需要建立并充分发挥自主创新微观动力机制以促进知识共享来推动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微观动力机制包括基于市场需求和顾客满意的创新机制、创新型人才引进与开发机制、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和自主创新动态管理机制,只有整套机制的协调运行才能真正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Italy's 2015 Annual Competition Law, if finally approved, provides for phasing out retail electricity price regulation, as well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full retail liberalisation, from 1 July 2018. This is a significant reform, not just because i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broader market design for electricity. Indeed, retail liberalisation is a qualifying element of the full integrat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s electricity market. The full opening of retail markets provides a great opportunity for innovation, both on the demand side and on the supply side.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and presents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competition–innovation nexus in retail electricity marke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