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宏观经济下影响城镇居民房地产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有土地价格上升导致房价过度上涨、 房地产开发成:本增加必然使住房价格上涨、 金融业的资金信贷强力支持使房价迅速上升和消费者对经济预期的乐观刺激房价上涨等.平抑房地产价格要采取完善土地管理体制,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整顿金融秩序,规范房地产信贷及遏制房地产市场投机等策略.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城市房地产现状 近几年我国政府针对房地产市场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2005年5月9日出台"国八条";2006年5月17日出台"国六条";2007年1月起正式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征收30%-60%不等的土地增值税.然而,房价在政府的调控下仍然持续上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房地产市场投资之快、房价上涨之快,一直是为中央政府与民众意见大的地方。那么国内房地产市场为什么会发展这样快?为什么房价上涨不能够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房地产市场过热存在一定程度的"房地产泡沫",针对目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有效地宏观调控势在必行,"十二五"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文章主要分析了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房地产泡沫的危害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房价上涨是一连串事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以及国家宏观政策将"经济过热"作为调控目标的大背景下,应明确提出将房地产调控目标从"控制房价上涨"转变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双重目标上来。具体来说,要将住宅与房地产区别开来调控,将住宅当成准公共产品进行规划和开发,要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从全国房地产市场形势看,2004年以来,东部沿海地区房价上涨过快,且成全国主要城市蔓延态势。同时,部分地区房地产投资增长仍然过快,投资规模过大,商品房结构不合理,房地产市场秩序较为混乱的情况表现得比较突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投资风险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7.
我国房地产目前处在繁荣阶段,其特征是购房、"炒房"火热,交易量增加,需求拉动房价快速上涨.特别近一段时期,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房地产价格在较高的情况下仍然迅猛上涨.而房地产市场的供不应求、房地产商投资和投机以及我国货币政策刺激等是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社会对房地产业的投资过热及房地产商的垄断等原因,我国房价一路升温,居高不下。而房地产税作为国家宏观调控价格的税收手段,对抑制房价过高的作用不可小觑。文章综合目前我国房地产税的特点,从投机性购房者、计量模型和公共服务设施三个角度出发,利用模型进行房地产税对房价影响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得出"提高房地产税能抑制房价上涨"的结论。同时,通过具体分析提出三个方面的可行性建议:制定法律,统一税收;规范收费,优化市场结构;完善登记制度,加强地方财政建设。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新政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房地产市场在近几年发展迅速。房价上涨太快,空房积压面积严重,过高的房价和空房面积居高并存容易导致房价的泡沫。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力度非常大。但宏观调控政策在房地产市场取得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结果。文章探讨了近两年来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以期求得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根据统计局10日公布的房地产数据,7月共完成房地产投资4118亿,环比6月下降了29.4%,而6月同样的数据则是上涨33%,短短一个月时间竞有如此大的落差或许说明开发商正在抓紧时间收缩战线,希望控制供应以达到稳定价格预期的目的,这点在新建住宅售价上已有所反映。数据显示,7月份,新建住宅售价环比6月持平,个别地区房价仍在继续上涨之中。  相似文献   

11.
近日,首都经贸大学与中国社科院联合对35个城市居民对房价预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2个城市居民皆预期房价将会继续上涨.这意味着有超九成居民预期当地房价未来会出现上涨。这一调查结果令人担忧,预示着楼市调控面临空前的考验。“预期”作为经济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其对经济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影响非常之大,包括影响投资者的行为。一旦市场预期房价将上涨,一旦多数居民预期未来房价将走高,将直接影响居民的购买行为。对此,有关部门不仅需要重申“房地产调控不动摇”,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房价为何快速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房价增势广受瞩目。一方面,以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为主的一些人肯定房价上涨。另一方面,有关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经济学家和广大消费者认为应遏制房价过快增长的趋势,如央行提醒高度关注房价上涨;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判断中国房地产市场接近爆炸边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警告存在发生金融危机的现实危险,经济学家易宪容呼吁不能让房价的泡沫任意吹大;大多数消费者表示房价增长远超过居民收入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房地产泡沫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房地产价格增长率/GDP增长率、房价收入比、房地产开发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商品房施工面积/商品房竣工面积、房屋空置率和销售竣工比、货币供给(M2)增长率等多个泡沫指标比较来看:1996-2008年天津市的房地产投资热度持续升温,商品房价格持续快速上涨,2003-2008年天津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热,房地产市场存在一定的泡沫现象.  相似文献   

14.
谢晖 《环球财经》2005,(5):8-8,10
日前,著名房地产学者、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提出“房价上涨不到7%,投资房产还不如投资国库券”。此言一出,立刻遭到众多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的质疑。  相似文献   

15.
在一系列政策的调整下,房地产价格逐步趋于合理,房地产投资增速开始下降,开发商开始告别暴利时代,投资投机者分批撤离住房市场.然而仍有部分省市房价继续上涨,这就促使国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家金融工作会议上出台进一步的规范和指导我国房地产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不会放松近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应该适当放松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因为房地产投资减速影响到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如果房地产投资减速,那么与房地产相关的钢铁等部门会受到较大影响。2005年下半年之后,部分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希望放松对房地产调控的声音越来越大。但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继续解决部分城市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要着力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严格控制高档房地产开发,  相似文献   

17.
潘亮 《环球财经》2010,(8):91-91
未来房价要达到预期降幅,难!而一旦调控政策失灵,房价在今年第四季度很有可能出现报复性上涨。要想真正让房地产市场降温,就要有牺牲经济发展速度的勇气。如果房地产调控政策始终是在“保八”的基调下推出,房价恐怕只会越调控越疯狂  相似文献   

18.
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国家采取一系列宏观措施,人们曾期望着通过紧缩房地产信贷和管控土地的“双管齐下”政策措施,遏止房地产投资增长过快及房价上涨过快势头,但现在似乎并没有达到所预想的效果。来自国内35个主要城市房地产价格变化情况表明,2004年二季度房价同比上涨了12.6%,比一季度上涨了2.3%。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市场为啥"高烧不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寒冰 《上海经济》2006,(10):39-40
2005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出台的情形下,房价似乎逐渐从疯狂回归理性,房价上涨的势头有所减慢。有的城市甚至传来房价大幅下跌、房地产中介关门大吉、开发商呼吁救市的消息。房地产市场呈现出萧条的景象,中央甚至将2006年定位住房消费年,以期加大内需、遏制楼市颓势。然而时至今天,忽又传来消息,深圳楼市狂飙不止、北京房价脱缰、南京楼市加速回暖、重庆房价不正常上涨等等,房价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飙升。  相似文献   

20.
陈立新 《特区经济》2012,(4):275-277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大幅快速上涨,引起了公众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本文使用两个不同的指标分析了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价格状况。从房价收入比来看,我国大部分居民的收入难以承受过高的房价,我国的房价存在很大的泡沫;从租金房价比来看,租金较低,房价严重偏高,目前房地产投资存在较高的风险,对房地产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有着严重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房屋定价不合理,严重偏高,房地产市场存在较大的泡沫和较高的风险。因此,政府还要继续对房地产业实行调控,加快实施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建设,使房价逐步回归到合理水平,促进房地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