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海成 《山西农经》2023,(3):157-15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为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品质,要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面对贵州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农业生态脆弱、农产品服务体系不完善、品牌优势不明显、农业技术专业性人才匮乏等问题,文章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推动贵州生态农业发展,从而提高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能力,实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钟娜娜 《山西农经》2023,(9):123-125
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休戚相关,然而粗放式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消耗了大量生态资源,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迫切需要建设生态农业以推动农业经济长期持久发展。文章分析了建设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剖析了建设生态农业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全面认知生态农业、发挥生态农业功效、培育生态农业人才等具体举措,以期为生态农业建设者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从而实现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持久发展的有力推动。  相似文献   

3.
<正>江苏省启东市十分注重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近年来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围绕绿化造林、创建"四位一体"、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开展畜禽粪便综治、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等生态农业发展重点环节,开展扎实有效工作,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注重造林绿化建设,为生态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造林绿化是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造林绿化发展上,启东市围  相似文献   

4.
发展生态农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我国农业生产的稳步提高,有助于实现农业及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有助于顺利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蓝图。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生态意识比较差、法律制度不健全,生态农业建设无法可依、资金投入不足、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滞后等。基于此,建议做好如下工作:加强生态农业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生态农业参与意识;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加强科技创新,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重视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创建完备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5.
农业环境保护是篇大文章朱良福农业环境保护与监测,是维护生态平衡,实现良性循环,促进农业高产、高质、高效和农业持续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就如何加强农业的环境监测保护问题谈点看法:一、搞好生态农业建设,从根本上实施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系列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对我国农业生态化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有效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各地方政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还需重视农业生态化建设。然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部分地方政府的农业生态化建设工作还面临着法律规制体系不健全、政府治理力度不足以及生态农业发展缓慢等困境。对此,各地方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需通过健全法律规制体系、强化政府治理力度、全面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生态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建设不仅仅有助于解决农业相关问题,同时又能够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分析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主要构成和重点,探讨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持续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区别与联系杨瑞珍面对当今世界农业出现的土地资源退化、人口增长过快和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近年来,继生态农业之后,又提出了持续农业的概念。但持续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概念、关系、现状及发展前景如何,都是国内外学者所关心和正在不断探索的问...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美国、日本、意大利可持续农业主要模式——美国的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IPM)、日本的环境保全型农业、意大利的有机农业的基础上,与我国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进行了比较研究。借鉴三国可持续农业的经验,我国应强化生态环境的建设与管理,加大政府对生态农业的投入,以及将更多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0.
生态农业建设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肩负着保障我国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历史使命。我们既要学习西方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又要防止和避免它的种种生态弊端与徧颇,这就必须在我国农业现代过程中重视和搞好生态农业的建设。另一方面,生态农业建设也是解决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的生态经济问题的客观需要。事实上,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的许多生态经济问题主要还不是由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对农业资源的掠夺式经营,以及人口过多、耕地锐减等生态恶化的严重现象,主要是由于不以科学指导农业发展和农业技术与生产方式落后造成的。因此,既要克服现代农业生产力的偏颇,又要克服传统农业生产力的落后,是我国生态农业建设需要肩负的双重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