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氯碱生产国和消费国,装置能力迅猛扩增,不仅对能源和资源需求快速增长,同时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我国氯碱工业仍处于成长期,未来市场潜力巨大、发展速度迅猛、前景非常广阔。如何能够保证我国氯碱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氯碱行业的热点话题。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强化副产物回收和综合利用;加快技术进步,开发与推广清洁工艺,将污染和副产物消灭在工艺中;拉伸产业链,实现上、中、下游产品和产业协调发展,实行整体资源的循环利用,已成为我国氯碱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保证。  相似文献   

2.
我国硝基氯化苯生产装置规模、技术水平以及产品质量均居世界前列,已成为世界主要的硝基氯化苯生产国和供应国。硝基氯化苯下游产品丰富,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轻工以及汽车工业,预计今后我国硝基氯化苯市场在精细化工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其利润会不断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外对清洁、健康生产标准不断提高,生产企业应重视到这点,以免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遭遇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3.
我国氯碱工业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我国氯碱工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耗氯化工产品的开发应用情况。目前我国氯碱工业的产品结构由以碱为主转向以氯为主。因此,就如何合理开发生产氯衍生产品,搞好氯碱平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作为氯碱产品供应大国,我国氯碱工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企业规模小,能耗高,离子膜烧碱所占比例偏低,且下游配套产品少.对此,在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振兴支撑技术指导意见中,有3项氯碱领域的先进技术被列入推广类项目:~~一是干法乙炔发生技术.  相似文献   

5.
今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持续增大。氯碱行业生产所需能源、资源价格仍在高位运行,加上仍有部分氯碱产能投产释放,下游行业需求恢复缓慢,均成为国内氯碱企业运营压力持续增长的原因。下半年国内主要氯碱产品市场走势不容乐观。成本压力的持续增加、庞大产能规模下的装置利用率降低以及下游需求行业支撑作用不足等情况仍将对年内氯碱产品市场的运行造成压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烧碱、聚氯乙稀产量仅次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在世界氯碱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我国氯碱产品市场较大,国内企业比国外企业拥有更大的地域优势,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氯碱工业在生产装置规模、工艺技术、科研基础等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李军 《化工管理》2002,(3):26-27
氯碱工业是基础原材料工业。其产品烧碱、聚氯乙烯、氯气、氢气等广泛应用于轻工、纺织、冶金、电力、国防等各个领域,对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00年度在统计的氯碱企业工业总产值(现价)完成504.65亿元,产品销售收入完成464.55亿元。目前我国的氯碱工业从科研、设计到生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2000年全国烧碱产量达到了667.8万吨,列世界第二;聚氯乙烯产量达到了265万吨,列世界第三。但就氯碱行业的结构和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氯碱产品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强劲的速度向高技术化,高际加值化,精细化,专用化方向挺进,精细化工是世界氯碱工业发展的前沿,精细化工已成为氯碱企业激烈竞争的焦点,成为氯碱企业二十一世纪的制胜战略,世界氯碱工业已由通用化工时代而跨入“精细化工时代”。  相似文献   

9.
氯化苯是医药、农药、染料、橡胶助剂、合成高分子材料添加剂的重要原料,是有机氯中间体中规模最大应用领域最广泛的产品之一,也是氯碱企业进行氯平衡的重要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在整体经济依旧较为疲软的情况下,氯碱行业生产所需能源、资源价格仍在高位运行,成本压力的持续增加、庞大产能规模下的装置利用率降低以及下游需求行业支撑作用不足等情况对氯碱产品市场的运行造成压力。进入下半年,烧碱与PVC、液氯等产品的市场走向均出现短期波动,目前国内PVC持续下滑、烧碱价格也出现高位回落,氯碱主要产品价格的下降更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运营压力。业内人士预计,短期内国内氯碱行业企业仍将面临较大的经营困难。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国内宏观经济回暖,2010年我国氯碱产能继续增长,全年烧碱产能将达3100万吨以上。总体来看,氯碱行业表现出明显的复苏势头,整体盈利能力相比危机时期明显增强,除了产品价格比上年明显上升外,主要产品烧碱的产量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预计2011年,我国氯碱工业仍将延续较为明显的复苏态势。  相似文献   

12.
三氯化氮是氯碱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副产物,是能够引起强烈爆炸的一种易爆物质。因此,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三氯化氮的安全监控和防治。鉴于现阶段我国氯碱工业生产过程中爆炸事故时有发生,安全问题严重,对生产人员带来巨大的安全问题,需要我们对于三氯化氮处理技术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就减少或者消除三氯化氮的处理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2014年,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加之行业又逢结构调整的关键转型时期,烧碱、聚氯乙烯两大氯碱产品面对下游需求乏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现状,总体运行持续疲软。全年累计烧碱产量为3180万吨,同比增长7.9%;聚氯乙烯产量为1630万吨,同比增长6.5%。国内氯碱企业面临经营困境,全行业处于亏损状态。展望2015年,我国氯碱行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在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下游市场需求不见起色、主要氯碱产品价格走低的大背景下,2015年市场总体难言乐观。  相似文献   

14.
中小型氯碱企业发展走精细化道路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被国内认识与接受的.由于精细化工对合理规划、技术来源、产品销售都有较高要求.尽管有些企业已经认识并开始在生产中实施精细化工战略,但是真正做得好的很少。氯碱企业如何围绕“氯碱氢平衡”这个核心.大力开发下游产品成为发展关键。  相似文献   

15.
<正>离子膜是氯碱工业核心设备电解装置的核心材料,我国现有氯碱工业装置规模超过3500万吨,是全球第一氯碱生产大国,但装置所需离子膜以前100%依赖进口,氯碱工业安全运行的"命门"一直卡在他国手中。东岳集团历经八年科研攻关氯碱离子膜,终于2010年6月在本公司的万吨氯碱生产装置上成功应用,此举打破了美国、日本长期对该项技术的垄断,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拥有氯碱离子膜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国家。中国氯碱工业终于用上了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离子膜,氯碱行业从此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16.
近来.日本国内经济复苏正在刺激苛性苏打需求增加,同时聚氯乙烯生产商正在积极开拓业务.从而促进氯碱市场发展。然而,随着全球范围内原材料和能源成本的不断上涨.日本氯碱工业举步维艰。在2005年底和2006年一季度.日本有三家氯碱生产厂相继关门。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聚氯乙烯生产商采用电石一乙炔工艺生产的产品正在快速增长.这将对目前旺盛的氯产品市场带来相当大的影响。因此,日本氯碱工业将继续面临挑战。需要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确保供应稳定和进行业务重组。  相似文献   

17.
氯碱化工作为现代社会最基本的化工工业,其生产效率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国内工业发展速度在不断提升,氯碱产品在化工领域及其他轻工业中也有了广泛的应用,市场上对氯碱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控制氯碱化工的生产效率,是当下化工企业面对的关键问题。对能提高氯碱化工生产效率的控制措施进行研究分析,采取合适的控制对策,是促进化工行业发展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18.
2002年6月20日,对于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是个值得高兴的日子:我国外经贸部发布2002年第20号公告,对原产于英国、美国、荷兰、德国和韩国的进口二氯甲烷开始征收反倾销税。这标志着源自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自贡鸿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申请起诉,历时一年半的二氯甲烷反倾销调查有了结果,最终巨化、鸿鹤等国内企业获胜。起因:由抵制国外工业垃圾开始1995年起,国外四氯化碳产品采用倾销的方式挤占中国市场,影响了国产甲烷氯化物的生产与销售,严重损害了国内化工企业的利益,致使原本效益不错的氯碱、甲烷氯化…  相似文献   

19.
蔡杰 《化工管理》2012,(2):44-46
<正>向下游氟聚物和绿色制冷剂领域拓展的甲烷氯化物甲烷氯化物是包括一氯甲烷(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四种c1氯代烃产品的总称,是氯碱工业后加工的重要有机耗氯产品,对氯碱行业的氯、碱平衡具有重要影响;同时,甲烷氯化物也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高的氟硅行业最重要的上游原料之一,因此其生产的稳定、健康发展对氟硅行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受原料涨价、氯碱装置产能扩张快、下游产品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等因素影响,国内市场氯产品出现冷热不均局面:一方面,聚氯乙烯等大宗有机氯产品和一些消毒用氯产品需求持续增长。经济效益明显;另一方面,部分有机化工中间体利润下降,许多企业经营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