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运民生。我国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保障国内粮食供给,粮食储运供应链为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粮食储运主要存在国内运输设施有短板、国际物流竞争力不足、国际运输保障能力不强等问题。面临国际政治环境多变、各国政策不一、海上运输受关键运输节点制约以及冲突与极端天气影响等风险,对国内外粮食生产、贸易、流通带来更高不确定性。建议加快推动我国粮食进口来源地与运输方式多元化,补齐粮食运输设施短板,提升国际物流竞争力,加强粮食储运风险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球粮食产量增长缓慢,需求不断增长,库存持续下降。2007年末至2008年初,国际市场粮价快速上涨并高位运行,30多个国家粮荒引发社会动荡,联合国采取维护国际粮食安全行动,再次向我国发出粮食安全警钟必须始终长鸣的警示。一个大国的粮食安全,一般需要依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国内粮食流通能力、国际粮食进口能力、弱势人群救助能力等手段来保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我国粮食贸易过去十年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粮食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对国内市场和国家粮食安全产生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我国在未来的粮食贸易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即粮食缺口的长期存在和贸易依存度可能进一步提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明确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粮食安全新目标。这是综合考虑我国未来粮食供求格局、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保持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等因素后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1996年发布的《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首次明确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是中国解决粮食供需问题的基本方针","中国将努力促进国内粮食增产,在正常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7,(33):236-238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中国粮食生产贸易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是各方面较为关心的问题。本文从我国粮食作物的生产现状、我国粮食贸易的现状与粮食贸易的地理格局关系、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我国粮食贸易与粮食安全的关系、以及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等五个方面对中国粮食生产贸易格局下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的文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并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从而提出了粮食安全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粮食是安邦定国、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粮食消费量最大的国家,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一直是我国根本的治国经验.现阶段,我国粮食总产量紧平衡及产销分布不均,使得粮食安全问题尤为突出,而建立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成为粮食安全的关键,粮食物流体系的低效率和高成本,正成为妨碍我国粮食安全的突出问题.本文以“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粮食生产者物流体系”为切入点,以粮食物流体系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我国现代物流体系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增速迅猛,国内外粮食市场联系日益紧密.我国作为世界第一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在粮食贸易的国际市场中发挥了重大作用.2013—2016年度我国主要粮食产品中,大米和大豆进口世界第一,小麦进口位居第四.从粮食进口总量来看,我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粮食第一进口大国.由此可见,我国与国际粮食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粮食市场的价格波动必然经由多种渠道牵引国内粮食价格,进而影响到国内的粮食安全,本文以小麦为例,选取1994年—2016年的月度实际价格,分析预测国际粮食价格走势,对于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乌克兰局势动荡已持续近一年,最近还有进一步复杂化的趋势。由于乌克兰是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且与我国有着较密切的经贸往来,其局势对我国粮食进口以及农业境外投资都有一定影响,值得密切关注。本文拟在分析其对我国粮食进口近期及远期影响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粮食进口保障机制的建议。短期看乌克兰局势动荡对我国粮食进口影响不大乌克兰是世界主要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9.
陈学举 《活力》2010,(21):78-7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储粮大国。粮食年产量和常年储存量均居世界首位,而且各级粮食储备有较为完善的仓储设施和技术保障,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还有2/3的粮食储存在农户手中,这些粮食的储藏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重视农户的粮食储藏.改善储藏条件,提高农户储粮技术水平,才能真正保证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0.
粮食金融化会从粮食生产、加工和贸易等方面影响粮食供应。从发挥市场对粮食金融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完善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者利益补偿机制,引导新型粮食生产单位对冲粮食价格风险,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以提高粮食流通的效率等方面保障我国的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1.
正粮食观,就是人们对于粮食的总的立场、看法与观点。从个体层面来说,它是一个人对粮食这一事物的总的认知;从国家层面来说,它是一国如何处理粮食事务的理论指导基础。当前,伴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及国际国内粮食生产流通的新情况,要全面审视粮食问题、正确处理粮食事务、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离不开一个前提与基础,即确立科学的粮食  相似文献   

12.
古往今来,治国安邦,粮食是关键。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维系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随着国家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粮食经营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分配格局的出现,粮食市场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粮食收购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我国惟一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正确认识粮食市场化对农发行收购资金管理的影响,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应对之策,确保粮食供求平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新战略课题。粮食市场化对收…  相似文献   

13.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我国热议焦点,粮食安全在于粮食供给能否满足于需求,其中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的基本要素,是文章考虑的内容。文章首先对我国粮食生产和耕地的历史现状着手,分析了耕地面积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任晓明 《财会月刊》2014,(4):I0003-I0003
从1958年起,受“浮夸风”影响,粮食产量被严重高估,1959、1960两年超越国家的承受能力,出口了过多的粮食。1960年底,国内粮食潜力已挖到尽头。进口粮食成为缓和国内粮食短缺的必然举措。  相似文献   

15.
王慧 《总裁》2008,(10)
粮食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我国既是人口大国,又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基本立足国内保障粮食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我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基本方针.由于国内的粮食产量比较稳定,总体来看我国的粮食产量还是比较平稳的,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但是,因为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像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产量的降低,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使得发达国家开发新的替代能源成为现实.而利用玉米等作物提取可燃能源成为了一种好的选择.加上其他因素影响,国际粮食市场上的供求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导致我国粮食供求出现失衡.而由于耕地面积的有限,也使一些国家控制粮食的贸易.对我国近几年的粮食供求失衡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国际粮食供求市场来分析我国粮食供求未来的发展走向,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现主要论述了黑龙江垦区粮食生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影响,并对如促进黑龙江垦区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粮食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作为国民经济综合部门,承担着对粮食等重要商品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的任务,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研究制定一系列重大粮食政策,加大实施力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重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近几年,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消费平稳增长,供需基本平衡,粮食市场总体保持稳定,粮食供应得到了较好的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上较好,但仍然暴露出不少严峻的粮食安全问题,尤其是生产方面以及流通和储备管理以至安全预警方面都面临着巨大挑战.实现生产层面的自给自足,流通和储备层面的科学化管理是保证我国粮食战略安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7,(9):44-46
从宏观角度考察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它超越了粮食质量和数量安全概念,而是基于国家粮食安全视角对国际粮情进行分析。国际粮食垄断集团会利用媒体控制国际粮食信息发布权,进而控制粮食话语权和定价权,可能会利用其加工企业的绝对优势地位控制粮食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我们必须切实保护粮食安全,建立能牢牢掌握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粮食体系,采取综合性手段淘汰不符合粮食安全利益的企业,稳步拓展海外粮食的发展完善避险能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我国粮食进口的中长期对策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收入提高、人口增长和土地资源压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国中长期的粮食产量不能完全满足需求.目前,从国外进口粮食已成为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选择.因此,有关中长期我国粮食进口的问题,有必要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