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年,对于历史发展来说只不过是短短一瞬,而对于一项金融业务和一个为之奋斗的团队来说,十年时间定格了诸多探索的艰辛、经验的积淀、困难的磨练,展现了这项业务从起步到快速发展、从国内领先到放眼全球的发展历程。中国工商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在十年的发展中,引领行业之先、奠定未来基业,在见证中国基金业和资产托管业务发展历史的同时,书写了与资本市场共舞的精彩篇章。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金融》2008,(2):38-39
经历了十年发展的资产托管业务。在资本市场日益繁荣的今天.正以快速发展的势头显示出它的勃勃生机。资产托管部的老员工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见证了这项业务的发展.新员工们带着憧憬从这里开始了职业生涯。在资产托管业务十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聆听员工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3.
经历了十年发展的资产托管业务,在资本市场日益繁荣的今天,正以快速发展的势头显示出它的勃勃生机。资产托管部的老员工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见证了这项业务的发展,新员工们带着憧憬从这里开始了职业生涯。在资产托管业务十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聆听员工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金融》2008,(2):36-38
1月21日,雪后初霁。中国工商银行资产托管部周月秋总经理的办公室里,一棵大型绿色植物春意盎然。资产托管这项充满希望的业务,也像这棵植物一样,正以其快速发展的蓬勃之势带给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在资产托管业务发展十周年之际,记者专程采访了周月秋总经理,请他畅谈资产托管业务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金融》2013,(3):12-15
15年披荆斩棘,15年风雨兼程,其中有多少波澜壮阔,就有多少雄心气魄。工商银行资产托管业务从零起步,领行业之先,求应时之变,在逐梦与成长中展示了富有魅力的"青春风采"。1998年2月,工商银行开创先河,成为中国大陆首家获得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彼时迈出这一步,源于对资产托管业务发展的积极预期,但谁也无法准确预料这一崭新的银行业务会在未来走出怎样的发展路径。时光荏苒,岁月如梭,15年倏忽而过,工商银行的资产托管业务到了"舞象之年",交出了令人惊喜的经营答卷,实现了从蹒跚学步到从容前行的成长跨越。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保障》2009,(11):F0004-F0004
中国农业银行是1998年国内率先开展托管业务的商业银行之一,十多年来,始终保持托管业务零差错;托管业务品种丰富,涵盖了市场上可托管的各种类型资产,托管资产规模过万亿,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能够提供国内领先、标准化的托管服务,  相似文献   

7.
资产托管业务是一项风险低、收益稳定的银行中间业务,具有很强的规模效应,对于扩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优化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工商银行目前是国内最大的托管银行。截至2007年8月末,托管资产规模达到10868亿元,成为国内第一家突破万亿大关的托管银行,这也标志着托管业务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承担着资产托管服务全部营运职能的托管业务运作中心,秉承“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经营理念。从成立以来保障了工商银行托管服务始终处在行业前列。不断刷新托管行业最佳运作纪录。[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从1979年恢复农业银行到现在十年了。十年来农村金融业务发展和改革都取得巨大成就,也经过了许多曲折。在纪念农业银行恢复十周年的时候,回顾我们所走过的路并加以认真思考,对于今后的业务发展和改革的深入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十年,对于一个人来说,见证了从懵懂无知到长大成熟;而十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或许是见证奇迹的时期。  相似文献   

10.
近几十年来,国际基金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与银行、证券、保险并重的金融支柱产业,在美国,基金业已超过商业银行成为最大的金融产业,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7万亿美元。我国投资基金业经过短短几年时间,也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充满活力的金融产业。自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行以来,五大商业银行均以托管人的身份参与了基金的孕育和发展,是基金业成长不可或缺的力量,封闭式基金向开放式基金过渡是国际基金业发展的历史趋势,目前,开放式基金已经成为国际基金市场的主流品种。中国开放式基金即将设立,这将是中国投资基金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而开放式基金的托管销售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要是一个全新的业务,它将深刻地影响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理念,对于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改善存款结构、降低筹资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是一种轻资产、低资本消耗的中间业务,属于商业银行战略发展业务。作为投资方与资产管理方之间的防火墙,资产托管业务在资本市场的金融风险防范过程中起到了屏障作用,是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当前资管产品监管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资产托管业务的重要性正在逐步提升。基于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现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发现,资产托管业务在当前监管环境下面临资管产品监管压力不断加大“、强托管”产品覆盖不足、托管基础设施亟须完善等问题,并从风险管理、发展路径和系统建设等角度对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托管业务作为风险低、收益稳、创新力强、覆盖面广和活跃度高的战略性新兴业务,在商业银行经营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中间业务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内资产管理行业和直接融资市场发展,托管业务不论在托管规模、托管领域,还是在产品种类、托管收入上,均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农业银行必须紧盯市场,把握机遇,从产品、领域、创新、营运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加快资产托管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资产托管业务是一项新兴的商业银行轻资本中间业务,在我国发展迅速。资产托管业务的主要风险是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本文主要从业务实操层面探讨资产托管业务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暮狄 《中国金融家》2011,(5):75-76,74
作为资产托管业务的先行者和领头羊,工商银行自1998年在国内首家提供托管服务以来,秉承"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宗旨,依靠科技、创新、专业与人才优势,资产托管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确立了国内最大托管银行和最佳托管银行的市场地位,国际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与日俱增。自2003年以来,工商银行已经连续9年获得香港《亚洲货币》、  相似文献   

15.
资产托管业务作为驱动我国“大资管”业务发展的生态场景平台,为国内银行业贡献了近一成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所带来的资金沉淀利差收入更高达托管手续费收入的两倍以上。当前,我国资产托管业务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存托比、托管系数达到较高水平,梯队发展格局初显,跑马圈地阶段行将结束,预计“十四五”时期托管规模持续扩张,业务日趋多元化、专业化、国际化、数字化,行业集中度进一步上升。托管机构必须紧扣转型和创新,基于自身基础推动差异化发展,以全能发展型、利基市场型抑或专业极致型之一为目标,对内走“功能完备、重点突出、协同联动、科技引领”的发展道路,对外进一步提升辐射和外包服务能力;同时强化监管制度守正创新,保障业务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子萱  薄磊 《云南金融》2012,(2X):31-31
资产托管业务在我国取得了长远的发展,对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会计师资产托管业务中的主体内容。本文从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确认和计量几个方面探讨资产托管会计对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资产托管业务在我国取得了长远的发展,对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会计师资产托管业务中的主体内容。本文从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确认和计量几个方面探讨资产托管会计对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推进,资产管理行业蓬勃发展,资产托管业务也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此前提下,招商银行资产托管业务走过了15年的历程。截至2017年6月末,招商银行资产托管的规模达到10.63万亿元人民币,位居国内托管行业第二,而且托管规模还在3年里增长了5倍。在经济新常态下,2014年招商银行提出"轻型银行"的发展战略,之后的发展过程中,资产托管业务作为  相似文献   

19.
杨增亮 《中国金融》2005,(14):45-46
我国商业银行托管业务近几年也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一是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到2004年底,国内商业银行共托管证券投资基金161只,托管基金总份额达到3244亿份,办理基金托管业务的托管银行数量也从1998年的3家发展到目前的10家。二是QFII投资托管业务。到2004年底,累计获准进入中国市场的境外机构已达27家,获批投资额度34.25亿美元,  相似文献   

20.
建立经营激励约束机制,是建设银行实现业务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样,对于作为全行业务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基金托管业务来说,改革财务管理体制,建立经营激励约束机制,也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