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中国地方国有文化企业为样本,运用DEA效率评价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投资与融资效率。研究发现:从融资效率来看,仅浙江、山东、广西、青海4个省(区)的国有文化企业融资活动有效;西藏等8个省(区市)所有者权益投入冗余,山西等5个省(区市)负债投入冗余。从投资效率来看,上海、浙江与广西投资活动有效;河北等14个省(区市)从业人数存在冗余;除天津、江苏外,其他省(区市)总资产使用有效,文化产业增加值总体上不存在不足,北京等15个省(区市)利润总额不足。基于此,文章从创新管理制度体制、发展多种融资模式、加快文化产业市场化运行方面提出改进文化产业投融资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关于文化产业投融资路径一直是文化创意企业高度重视的内容。本文从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包含内容出发,首先阐述了文化产业的特征,其次对江西省文化产业融资发展的现状与挑战进行,最后从"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对江西省文化产业融资路径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作为极具潜力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其总量也在稳步增长。现阶段,文化产业的注册公司大部分属于中小型民营企业,资金不足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为此,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小型文化企业的投融资效率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优化文化产业投融资状况的产业融资策略,包括: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催生新兴文化业态;建立信用担保与无形资产评估机制;完善政府的规划和引导;完善多层次产业融资体系;完善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管控融资风险等。以期通过上述策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科普文化产业不仅是软实力的要素,也是硬实力的基础。科普文化产业具有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发展经济、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以创新模式发展河北科普文化产业可以助推河北文化与教育、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环保的融合发展,是河北省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5.
陕西文化产业在投融资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诸如文化产业难以获得发展资金、投融资渠道不畅等。主要原因是文化企业规模小、现有金融体制缺乏创新、文化产业与金融业之间缺少交流合作。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投融资体制改革、金融创新,需要文化企业本身做强做大,需要政府部门积极搭建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需要整个经济政策和社会环境的积极支持。  相似文献   

6.
刘旺霞 《企业活力》2011,(11):91-96
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怛这种发展更需要投融资等投入与支持。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涉及文化产业集群的含义、特点、本质及其形成、集群与政策支持等方面,缺乏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投融资方面的研究。国内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集群的概念、本质、特征、形成机制以及集群与政府以及集群与金融、文化产业投融资等方面。怛对文化产集群发展的投融资方面仍然缺乏系统的研究,而且国内外研究均缺乏基于"两型社会"视角对湖北省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投融资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针对但前我省文化科技工程的现状,着重研究投融资体系的构建。通过构建适应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特点的投融资体系,推动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和文化资源开发,促使文化产业超常规发展,为我省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策略建议,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8.
王婕妤 《价值工程》2010,29(28):24-24
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发展经济所要关注的重要领域。陕西急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期拉动经济发展,同时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现阶段资本的缺乏制约了发展,如何协调各方面利益,拓展投融资渠道,完善投融资体系,形成陕西特色的投融资模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产业运行的“血脉”,对促进文化市场体系的完善、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我国文化产业属性、特征及投融资体系现状,以文化产业发展亟需金融创新为逻辑起点,在吸收与借鉴美、英、日、韩等国家文化金融服务模式与创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文化产业发展金融创新的路径,以期为推动文化与金融的大融合、大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和贡献.  相似文献   

10.
由于文化产业发展时间短,文化投融资服务体系不完善,以及自身特点,中小文化创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论文分析了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债务性融资、权益性融资和争取财政投入三种路径中可能存在的障碍,提出要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改善金融服务体制,创新财政资金运用方式,积极发展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机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区章嫦 《科技与企业》2013,(18):242-243
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是促进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融资方式,我国文化产业急需改善文化产业融资结构,增加多种文化产业融资方式。本文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有的融资方式进行了介绍,对其局限性约束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构建新型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将是未来主要的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12.
《企业经济》2017,(12):148-152
近年来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存在着与"两型社会"建设不一致的投融资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基于"两型社会"视角,运用问卷调研法、比较分析法以及规范与实证相结合法等,在简述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政府主导投融资、投融资机制缺乏创新、缺乏政策支持机制及相应配套的投融资机制问题,进而探究文化企业有自身的特殊性与弱点、市场不健全、投融资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最后提出提高文化企业自身素质、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法律法规、拓宽投融资渠道和营造良好投融资环境的投融资机制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5,(24):241-243
科普文化能够形成科学思想、文化精髓与审美艺术的合力。但科普文化是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各门类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发展科普文化产业可以推动科普的形式创新和文化产业的内容创新,可以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可以增强科普企业的活力。科技促进文化创新,文化丰富科普内容,科普惠及人民生活,产业促进经济发展。面对河北科普文化产业存在的不足,相关部门需要采取有效路径,推进河北科普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方式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文化产业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必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文章从分析我国文化产业融资的制约因素和发展趋势入手,通过考察比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文化产业的融资方式,再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我国富有特色的、高效的投融资方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产业的创新性、不确定性、范围经济性以及轻资产等行业特点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寻求金融支持的模式不同于传统制造业.债权融资市场和股权市场各自结合文化产业的特点产生了金融产品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PE/VC融资、知识产权质押、金融衍生品创新等不断推陈出新的金融手段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唐毅泓 《会计之友》2013,(26):42-46
天津文化产业近年高速发展,但文化产业自身特点及天津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使其对资本需求尤为迫切。而融资问题已成为天津文化产业乃至全国文化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欧美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给予我们的启迪是:应在尊重市场规则基础上多角度多方位拓展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强化政府的积极扶持是文化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因此,我们应结合天津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我国国情研究构建文化产业融资体系,以有效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资本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并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热潮中,文化产业的品牌战略日益成为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河北如何通过开掘文化资源内涵,以创意提升品牌价值,运用品牌理论打造有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对实现文化强省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产业要想有大发展,无疑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由于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国内金融系统又无对文化产业投资的对接入口.缺少资金支持的文化作品处境艰难,缺乏国际竞争力.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困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这就需要采取必要的投资倾向政策,促成一个比较合理的投融资体系.本文时此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张荃香 《财会月刊》2012,(12):35-37
文化产业集聚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融资难问题,文化产业集聚区企业大多拥有知识产权使其具有知识产权融资的可能。本文分析了银行及风投机构对知识产权融资所存在的谨慎态度、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的不健全、交易市场尚未成熟及融资后的管理问题,并提出了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扶持基金、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制度、建立文化产业集聚区中小企业融资补偿机制、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河北省委省政府也积极关注河北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提出"一县一品"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纵观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投资的现状发现,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投资存在投资大、回报少,财政支持力度小,投融资机制不完善,银行的金融产品不能适应现实诸方面的问题。政府应该在发挥好基础性扶持作用的同时,通过加大文化产业基金会的介入,获得银行金融机构的支持,促进传统企业的资金注入和承接大中城市文化产业转移等方式,促进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投资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