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政策信息     
国务院领导同志谈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管理问题最近,国务院一位领导指出;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给国家金融和财政带来了沉重负担,这种局面必须尽快扭转。各地要抓紧研究和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1)实行政企分开。粮食的宏观平衡、政策的制定、粮食价格的监管由国家有关政府职能部门负责;国家粮食储备局专职负责国家专项粮食储备的管理和经营。(2)经营和储备分开。国家储备粮由国家储备局直线管理,国家储备和地方储备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粮食安全面临新一轮挑战,各国普遍关注减少粮食浪费,特别是减少粮食产后损耗,日益成为全球储备粮管理机制中的焦点问题.而地方粮食储备基地建设是我国实施粮食宏观调控手段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因此,作为西南边陲的重要省份,拟在西藏建设国家储备粮基地将对促进完善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推动西藏地区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健康发展,维护西南地区粮食市场的稳定,保护当地农牧民的种粮积极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物质供应的日益丰富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为确保储备粮的质量良好,避免粮食陈化。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在任何情况下,粮食安全都处于极端重要的位置。完善粮食流通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探索建立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加强日常管理,应对突发事件,确保粮食安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解决。本文就如何安全做好国家粮食质量和检测的重要意义,指出我国粮食储备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进行了浅议。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粮油购销总公司系甘肃省粮食局直属国有大型粮食购销企业,于2001年11月,由甘肃省粮食局原5家直属企业改革重组而成,是省长负责制实施储备管理、加强宏观调控的载体。总公司下属三个粮库,即长城仓库、皋兰仓库、景家店仓库,具备承储中央储备粮、省级储备粮和国家特种储备粮的资格,三库均达到甘肃省一类“一符四无”粮仓标准。总公司拥有总资产5.1亿元,固定  相似文献   

5.
云南是集边疆、民族、山区于一体的农业大省,属粮食产销平衡区,同时又是自然灾害易发多发的省份,地方粮食储备尤显重要。近年来,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工作部署和要求,建成了“功能互补、权责清晰、管理科学、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地方粮食储备新格局,使粮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特别是去年以来该省统一开展的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审计,暴露出该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和缺陷漏洞,亟须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八桂月讯     
章陈良:确保储备粮直补订单收购工作扎实推进9月4日,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储备粮直补订单粮食收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有关精神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全面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与储备订单收购挂钩办法的工作部署,研究  相似文献   

7.
《四川改革》2000,(8):32-32
来自权威部门的信息显示,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要求,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新成立的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正按照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中央储备粮进行垂直管理,以不断提高中央储备粮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那么,为何要由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对中央储备粮进行经营管理呢?  相似文献   

8.
胡传仁  兴日 《魅力中国》2008,(25):151-151
中央储备粮潢川直属库前身是河南省潢川县国家粮食储备库,于1995年11月动工兴建,2001年5月31日,正式移交上划进入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更名为"中央储备粮潢川直属库"。  相似文献   

9.
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粮食库存的真实情况,更好地落实宏观调控任务,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粮食清仓查库工作。此次清仓查库是新世纪以来国务院组织第二次全国性的粮食库存大清查,重点是清查国有粮食企业库存,全面清查所有国有粮食企业储存的中央储备粮、地方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和国有企业的商品粮。  相似文献   

10.
粮食储备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在维护粮食市场和社会稳定、保护农民利益、确保国家安全中承担了重要的责任。中国政府一直把粮食储备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来抓。通过多年的建设,特别是近几年的努力,已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基本完备的新型政府粮食储备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一、以服务大局为根本,牢固确立“两个确保”的基础地位“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是中央储备粮实行垂直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中储粮人”的神圣职责,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储粮总公司持续发展的安身之基,立命之本,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近年来,中储粮紧密结合内蒙古的实际,始终从服务国家宏观调控这一中心任务出发,不断完善垂直管理体系,使直属库数量不断增加,中央储备粮布局逐步趋于合理,粮食库存数量完整可靠,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垂直系统政令畅通,中央储备粮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明显增强。实践证明:只有做到“三个严格”,才能将中央储备粮管理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两个确保”才能有效实现;只有实现了“两个确保”,党中央、国务院才能对我们的工作放  相似文献   

12.
哈萨克斯坦总理新闻办公室向媒体透露,根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关于2004年国家采购粮食的命令》,政府将采购2004年收获的2 478 317t粮食作为国家储备粮,这比2003年增加了3%。  相似文献   

13.
一、粮食储备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粮食储备制度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关键性作用,特别是我国粮食改革市场化方向的确立及加入 WTO 后,粮食储备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彰显。目前,我国的粮食储备制度已形成中央  相似文献   

14.
目前,财政对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及其他粮食企业拨付的补贴资金种类主要有:国家专项储备粮油费用、利息补贴,地方储备粮油费用、利息补贴,超储粮利息、费用补贴,1991年前粮食政策性亏损补贴,军供粮油差价补贴等共9种。这些补贴不仅是农业发展银行目前收贷收息的重要资金来源,也是粮食收储企业支付合理经营费用的重要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5.
1990年,国家建立了粮食专项储备制度,并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一一国家粮食储备局。专项储备制度的建立,使中国粮食储备体系中第一次包括了专门用于调节市场供求和平抑年际间粮食波动的后备储备。现阶段粮食储备体系包括四个部分:①战略储备(“506”);②备荒储备(“甲子粮”);③后备储备(专项储备);④周转储备(商品储备)。  相似文献   

16.
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在任何国家的农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中都占有重要位置。国际上粮食宏观调控的类型总体上可分为三种:以总量控制和收入支持为特色、以高保护为特色和以国家收购为主的管理类型。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在实施价格支持、直接补贴、储备调节、法律保障、贸易促进、信息服务等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调控政策全面、成熟,调控手段完备、有效,对于完善我国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规模的中央直属储备粮库建设在全国各地展开。我国人口众多,粮食消费量大,保持一定的储备对市场进行有效的调节是必须的。然而,长视角地观察中国粮食生产的未来与前景,我们在加强粮食储备建设与管理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保护农业资源,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储备,以便未来出现人口高峰时,能够从容地生产出足够的食物,确保国家的食物安全。  相似文献   

18.
赵婷 《中国经贸》2013,(16):251-251
一、公司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确保省级储备粮安全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升管理水平为抓手,加强省级储备粮管理,发展壮大企业实力,为全省粮食宏观调控和粮食安全服务。  相似文献   

19.
《广西经济》2005,(12):6-6
为保障自治区储备粮质量良好、数量真实和存储安全,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自治区政府近日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储备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于12月1日起施行,这是广西第一部以政府名义发布的储备粮规章。《办法》对建立有效的储备粮轮换机制,对通过市场竞争方式做好购入、销售储备粮和选择存储企业均作出了明确规定,规范自治区储备粮管理。根据我区的财力状况及储备粮保管水平,自治区储备粮每3年为1次轮换期。  相似文献   

20.
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对增强国家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稳定粮食市场,防灾备荒,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和实现"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必要条件。自1990年我国建立粮食专项粮食储备以来,对调节粮食市场供求,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已发挥出一定作用。但如何管好用活粮食储备,建立起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