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一直记得第一次结识《安徽农村金融》时的情景,那时我刚从基层营业所调到支行科技部。一天,办公室主任递给我一本崭新的杂志,笑着对我说:“看看学学,没事动动笔、投投稿。”我满怀好奇地打开了还散发着油墨芬芳的《安徽农村金融》。  相似文献   

2.
初识《安徽农村金融》是在几年前。2001年调至支行计会部,常能见到《安徽农村金融》,闲时便拿来翻阅。当时还是双月刊,新的看完了就到办公室找些旧的来看。那时正值“新一代”切换上线。当在业务上遇到问题时就从中找答案。几年来,有不少的新业务知识来自干《安徽农村金融》。对我而言,《安徽农村金融》就是我的老师、我的学校,在业务上给了我许多指导与帮助。2002年初,支行撤并三个偏远低效网点,一季度存款上升创历史新高,我试着写了篇通讯稿邮寄到《安徽农村金融》,不久居然接到采用电话。让我用电脑录入通过电子信箱传过去。我当时激动的心情无法言表,虽然也曾在地方报刊上发过“豆腐块”,但是,第一次向《安徽农村金融》投稿就能被采用,我还是有些意外与惊喜。从此,只要支行有闪光点、先进人物事迹等,我就用通讯报道的方式投稿,多数都被启用。  相似文献   

3.
我与《安徽农村金融》有“缘”,这话要从1991年说起。那时我刚进农行,在城关一个储蓄所上班。有一天.支行存款股送来一本《资金组织通讯》,我爱不释手,看了很多遍,师傅们看到我这样喜欢阅读业务书籍,就向我推荐了《安徽农村金融》,自此,我便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究其缘:我1982年高中毕业,因几分之差而高考落榜,回乡务农,由于自小喜欢写字画画.经过三年的勤学苦练,进步较大,1985年被县电影院聘为专职美工,1991年招工进农行工作。刚进农行时我对金融知识缺乏、对柜面业务不熟悉,但一颗强烈的事业心、工作责任心以及对农村金融事业的热爱,促使我急需掌握有关业务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此,《安徽农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发挥《安徽农村金融》的宣传导向作用,服务于全省农行业务经营和发展,7月22日,《安徽农村金融》编辑部一行借课题调研之机,在阜阳分行召开了由各县市区支行通讯员、宣传员24人参加的座谈会。  相似文献   

5.
《安徽农村金融》2008,(1):90-91
2007年12月28日,《安徽农村金融》执行编委和编辑部有关人员来到省分行营业部长江路支行,听取该行赴江苏考察学习人员座谈考察体会和心得(见本期“它山之石”栏目)。之后,利用这一宝贵的与一线领导、员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向与会人员征求对《安徽农村金融》的建议和意见。大家畅所欲言,对《安徽农村金融》品头论足,使本刊编辑获益菲浅。  相似文献   

6.
《安徽农村金融》,对我而言是一份青春跃动的情怀。22年前,当我走出校门,迈进农行,向我伸出热情臂膀的恰是《安徽农村金融》。我们一样年轻,并且都姓“试”。我在试用期,她是试刊。打那儿以后,我作为《安徽农村金融》的编辑与她相伴了15年。铅字是神圣的,油墨是香的,她引领着我的梦想。  相似文献   

7.
我是《安徽农村金融》的忠实读者。每次拿到《安徽农村金融》,我都感到无比亲切,它如同农金百科全书一样,图文并茂,融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面广。这本杂志信息量大,精彩的文章、新鲜的知识让人深受启迪、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8.
我是黄山市农行的退休干部,今年79岁。1950年我在芜湖市考入中国人民银行皖南分行,1961年调至人行徽州中支行,后人农两行分设到农行,先后在农金、信合等业务部门工作,直至1987年退休。几十年来,我与《安徽农村金融》一直有联系,且情谊深长,是我难忘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9.
如今已是中国农业银行湖北咸宁分行副行长的宋连升,从1994年初初识《农村金融研究》至今已有十七年的时间。宋行长从一名县支行的基层员工成长为二级分行的行领导,与其对《农村金融研究》的积极关注、热心投稿、认真研读、汲取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他对《农村金融研究》的热情与专注,《农村金融研究》也回馈了他很多,因此在他眼中,《农村金融研究》绝不仅仅是一本杂志……  相似文献   

10.
每每看到书柜里收藏的一摞摞、一本本《安徽农村金融》,我的心中便油然生出一种收获感、喜悦感。《安徽农村金融》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极具启发性、欣赏性和收藏性,每阅读一次,都有新的感受。  相似文献   

11.
在盘点2005年的工作中。我最大的收获是自己被安徽省农村金融学会和《安徽农村金融》编辑部评为“2004—2005年度学会及通讯报道工作先进个人”,我深知这份荣誉既凝聚了编辑老师的帮助和鼓励,同时又肯定了我的笔耕劳动成果.在此深表谢意。  相似文献   

12.
光阳荏苒,日月如梭,自1987年我与《安徽农村金融》结缘已有十八年。在今年纪念贵刊创刊22周年之际,一位基层员工,满怀钟爱之心,将这份行刊对我工作、学习上的帮助和引导,一吐为快!受开卷有益的默化,我一直喜爱读书,在感到时间、精力不够,才改变了盲目读书的习惯,开始对选择对工作有裨益的业务书籍刊物,这样《安徽农村金融》刊物  相似文献   

13.
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就在离春节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伴随着一场纷飞的大雪,05年第一期《安徽农村金融》如约而至。几乎是在同时,邮箱里也收到了编辑发来的贺年片。看到“新年愉快”的祝福,我从内心充满着对编的感激之情,这才是真正的新年,但这暖人的话似乎又在告诉我,《安徽农村金融》和我们一起,在不知不觉间又走过了一年。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自《安徽农村金融》改版以来,我认真地读这份月刊,几乎每期必读,每期都保存下来。《安徽农村金融》给我的总体印象是,内容丰富,健康向上,舆论导向正确,起到鼓舞士气、凝聚人心的作用,富有“朝气、生气、金融气”。纵览每期刊物,描绘出蓬蓬勃勃、向前发展的安徽农村金融概貌,反映全省农行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让基层读者倍感亲切。  相似文献   

15.
1988年9月份以来,钦州中支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农村金融报刊发行工作。至1988年11月中旬止,已发动全地区农行职工及其他单位订阅1989年度《广西农村金融研究》杂志2952份,总行一报一刊和分行《农村金融报》1000多份。其主要做法是: 1、去年10月上旬,钦州中支召开了各县(市)支行、县联社办公室主任会议,研究做好1989年度农村金融报刊发行工作。之后,各县(市)支行、县联社也于十月下旬先后召开各所主任会议进行贯彻。  相似文献   

16.
王庆春  周丽云 《金融纵横》2007,(19):F0003-F0003
《金融纵横》杂志安徽片评刊座谈会于2007年9月20日至21日在徐州召开。人民银行安徽省各市中心支行代表及人民银行徐州市中心支行有关  相似文献   

17.
自我感觉和《安徽农村金融》的情谊很深。自打到农行工作以来,就对《安徽农村金融》热爱有加。在农行工作不短不长的十五年里,她已伴我走过了十五个春秋。刊中的“一线传真”、“我爱我家”、“金穗之光”等栏目是我的最爱,她真实的反映了一线员工的工作、生活和先进事迹,因曾在基层工作过的缘故.看了有种亲切感,多年难舍迭份情。  相似文献   

18.
在我二十多年的爬格子生涯里,与许多新闻媒体、刊物打交道,但与我感情最深的还是《安徽农村金融》。  相似文献   

19.
《安徽农村金融》月刊自出版以来,受到了广大农村金融读者的普遍欢迎。特别是近几年,刊物与时俱进,在指导农村金融工作、推动改革和发展方面成绩卓著,在基层读者心目中声望日增。我手捧每期《安徽农村金融》犹如倾听良师教诲,细听益友忠言。如今,我把她定为终身读物,期期珍藏,以便随时回味。  相似文献   

20.
作为《安徽农村金融》忠实读者,我对它情有独钟,特别厚爱。在我二十多年的农行工作中,它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