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中国旅游类上市公司规模报酬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企业普遍存在盈利能力较低的问题,旅游类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表现也不佳。本文收集了1998~2007年18家旅游类上市公司的混合数据,试图从规模报酬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笔者采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和瓦尔德检验,计算旅游类企业的资本产出弹性、劳动力产出弹性和规模报酬,并对酒店、景区和旅行社3个子行业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旅游类上市公司的规模报酬递减,劳动力产出弹性显著大于资本产出弹性;3个子行业之间的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力产出弹性不存在差异,但是3个子行业之间的规模报酬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邢丹丹  张红  张春晖 《旅游学刊》2011,26(10):43-49
文章基于14家旅游上市公司2001~2009年度的相关财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研究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并引入虚拟变量比较了酒店类、景区类、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经营绩效的贡献度。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经营绩效的贡献是显著的、正向的;无形资产对经营绩效的贡献度远高于固定资产;酒店类、景区类、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经营绩效的贡献度具有显著差异;酒店类高于综合类和景区类;综合类高于景区类,但在统计上不显著。并结合实际分析原因,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经营效率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的重要财务指标,基于数据包络技术中的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26家旅游上市公司2011—2015年经营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测度,从旅游上市公司经营模式的自身特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和不同类型旅游上市公司经营效率水平等方面探讨中国旅游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的发展空间.研究发现:旅游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的发展状况因主营业务和管理理念的差异而不尽相同;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得益于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景区类、综合类和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具有差异性特征;国有制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最后,依据研究结论得到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4.
旅游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12  
刘亭立 《旅游学刊》2005,20(4):92-96
本文主要通过因子分析技术对18家旅游上市公司的总体经营业绩进行了分析、评价,发现从总体上来说,旅游上市公司在偿债、获利、资产运营、收款能力上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均衡;从行业类别来细分,景点类公司总体经营业绩最优,其次是综合类,然后是酒店类。本文采用的因子分析技术也适用于企业经营业绩的排序。  相似文献   

5.
价值分析是证券投资的核心内容。文章采用5年期的大样本数据,从风险收益角度,系统分析了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在风险收益排前3位的公司中,2家为景区类公司,1家为酒店类公司。同时,风险收益排名后3位的公司中,1家为景区类公司,2家为酒店类公司。研究认为景区类、酒店类公司存在优秀的投资标的,但也存在风险收益比不佳的个例,更需要谨慎筛选。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14个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进行分析,判断了影响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主要因素。在若干因素中,股价历史表现影响程度最高,其次是公司业绩增长情况。  相似文献   

6.
旅游经济增长点分析——基于“黄金周”效应的实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旅游经济研究当中,"黄金周"效应一直是学者们关注和争论的议题.研究者们在肯定"黄金周"对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从不同角度对日益凸显的负面影响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试图变换视角,以证券市场旅游酒店板块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对"黄金周"前后公司股票收益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从上市公司的价值变化和市场投资者角度审视"黄金周"实施对旅游经济增长点的经济效果.实证结果表明:"黄金周"事件对旅游酒店板块上市公司价值增长有短期正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旅游经济的增长,但从长期和总体来看,负面效应更加明显,说明已有"黄金周"制度安排不利于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结论同时支持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方法>修订的及时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旅游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经济后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具有其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殊性,本文以2001-2006年旅游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其多元化经营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多元化经营的旅游企业在盈利能力等方面优于未多元化的企业,二者在现金流量方面无显著差异;多元化经营带来了正的经济后果,即多元化经营提高了企业业绩.上述结果的发现与旅游行业的基本特征以及旅游企业多元化可能形成的范围经济、协同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技术效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探讨了我国旅游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技术效率的关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本文发现,酒店类和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明显好于景点类公司.进一步分析发现,股权集中度对我国旅游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而股权制衡度、董事会持股比例和总经理持股比例对旅游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提高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技术溢出、空间差异与旅游业增长趋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相关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利用地理权重回归模型等进行分析表明,2000-2013年我国省域旅游经济及其子行业增长存在β趋同现象,技术溢出是增长趋同的主要原因.绝对β趋同过程中,总体旅游经济、旅行社、酒店和景区行业都在以不同的速度趋向区域均衡.各区域内部的绝对β趋同过程具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区域之间的趋同速度则呈现出较强的空间差异性.在趋同机制上,资本深化除对酒店行业在总体上产生了显著作用之外,对总体旅游经济及其他行业的增长趋同并未产生显著作用.技术溢出的显著作用及其空间集聚性特征,体现了相对落后地区通过对先进地区的快速学习和模仿,区域旅游业增长在日益趋向均衡.转变增长方式、提升资本深化的促进作用与溢出效应等,将有利于区域旅游业在动态均衡中实现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0.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我国旅游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企业的高速成长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与集约化发展的基础,对旅游上市公司进行成长性评价研究,有利于洞察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态势.本文基于突变级数法,利用财务信息,从发展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和现金实力4个方面构建成长性评价体系,对17家旅游上市公司2006~2008年间的成长性进行了排序和评价,并从4个方面出发讨论旅游上市公司成长过程中的规律.结果显示:我国旅游上市公司中,景点类成长性最佳,综合类次之,酒店类最差;景点类的发展、盈利、资产运营和现金实力发展均衡,综合类现金实力偏弱,酒店类资产运营能力较差;各类成长性良好的旅游上市公司,都在坚守主业的同时向旅游业其他领域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