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胡维央 《魅力中国》2014,(9):241-241
着眼于21世纪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契机,现在人们不仅把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还把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素质教育是以人的身心发展和个人的素质提高为目的的教育,因此,在当前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同时,必须认真研究体育教学中实践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探索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目前部分中职学校师生关系的现状、成因及对策作了分析和探究,旨在创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新一代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必备素质的公民.  相似文献   

3.
学校是培养人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是否有力直接关系到人才的质量、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在社会变革、体制转型、世纪交替的时期,如何引导学校的教职员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时代脉搏,提高思想觉悟,以巨大的工作积极性和高涨的工作热情,团结一致,为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思想作风、工作干劲,这是学校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确保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本文仅就新时期学校思想政…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相互关系、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心理教育的实施对素质教育的全面促进等方面,阐述了"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以心理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5.
欧汉训 《魅力中国》2009,(23):153-153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  相似文献   

6.
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为此,我们需要奠定一个什么样的基础呢?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积极推广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如何实施素质教育,高素质的校长队伍是关键,这是由校长在学校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校长在办学过程中,处于学校管理的核心、主导、决策地...  相似文献   

7.
1881年建校的芝罘学校,多年来幸运地躲过了义和团风波、瘟疫、热带病、强盗和中国海上的强盗,但对学校而言,最严峻的考验是在20世纪40年代。我父亲,外号“布鲁斯老爸”,是学校1930-1945年期间的校长。我们一家就住在男校楼里。  相似文献   

8.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课程设置是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关键手段,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有效地推动学校课程设置的深化;课程设置与素质教育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课程设置与素质教育共同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以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为视角,以课程设置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为着力点,拟从课程设置的内容、课程设置内容的整合、课程设置的实施及评价四个方面阐述课程设置与...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一个以人的全面素质为竞争焦点的时代。这个时代在时刻呼唤着创新型人才。作为输送人才的主阵地———学校,就应该与时俱进,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主体能力、回归学生主体地位,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四有"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这是当代每一位教师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
史玲 《魅力中国》2010,(31):421-421
实行新课程标准是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趋势.是素质教育面临的一次严峻挑战和良好机遇。实行新课标能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适应新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能使学生更适应社会、生存、竞争创造的能力。实行新课程标准建立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12.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也是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与发展的必然抉择。我县自1994年始,依照“以全面育人为目标,以强化薄弱环节为突破口,以加强督导评估为手段,以优化教育结构为模式,以培养学生兴趣、特长、能力为特色,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这一总体工作思想,着力构建完善利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投入、队伍、管理、评价、课程、教科研运作机制,我们历经了1994、1995年学校试点,1996年的区域实验,1997年全县推进三个发展阶段之后,目前已步入规范深化阶段。一、构建完善投…  相似文献   

13.
庄延丰 《魅力中国》2013,(28):279-27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腾飞的年代,也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发展进步的年代。在大步奔小康的征程中,康健的体魄是每一位当代人都迫切向往拥有的.时代的发展又一次赋予了学校体育新的使命,“健康第一”成为学校体育又一重要理念,向健康的、保健的、娱乐的、追求身心愉悦的综合体育转变.  相似文献   

14.
一、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强化素质教育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的教师知识观、反思教学观的出现,素质教育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这在我国早期就有不少有识之士阐述过该教育思想,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就将其教育方针归结为"博于问学,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造就出一批能人志士,成为一代名书院.  相似文献   

15.
翟澄清 《魅力中国》2010,(34):241-242
素质教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学校体育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改革和发展对学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和发展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学校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李丽娜 《老区建设》2008,(17):63-64
早在19世纪60年代,西方便开始出现了乡村旅游,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初,旅游大国西班牙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对农场、庄园进行规划建设,提供徒步旅游、骑马、滑翔、登山、漂流、参加农事活动等多种休闲项目,并举办各种形式的务农学校、自然学习班、培训班等,从而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的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阐述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这两种教育模式与学校体育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学校体育的作用和影响,认为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学校应改进应试教育,推动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中国高等教育逐渐引入了“素质”的概念和“素质教育”的观念。从过去强调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正向加强素质教育和注重素质教育上转变,这个转变是教育思想的一个跨越。作为高校教师实施教育的主体,如何适应这个转变、实现这个跨越,即不再是单一的传授知识,而是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最后落到育人这个基点,使学生成为素质高、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应当引起高校教师的充分注意和深入思考。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在走向21世纪的年代里,各个国家都把未来自己民族、自己国家的兴旺发达寄托于发展教育上,特别是高等教育上。纷纷提出本…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与素质教育——兼论教育、教学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教育又是产生知识、传播知识、创新知识的主要部门 (有人称之为产业 )。作为世界政治、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必须积极寻求对策 ,推进现代教育、教学体制改革 ,大力发展素质教育 ,以适应世界知识经济新潮流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知识经济思想由来已久 ,马克思早在 1 9世纪中期就明确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2 0世纪上半叶美籍奥人彼特建立了“创新理论” ;时隔二三十年 ,美国人舒尔茨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 ,贝尔预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马克卢普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 ;进入 80年代…  相似文献   

20.
申改娜 《魅力中国》2014,(15):157-157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学校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应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等方面,构建中职生素质教育链,在素质教育链条下进行创新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