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思文 《大陆桥视野》2010,(10):61-62,66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连云港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6000多年的沧海桑田,在其独特的地域环境中孕育、发展了富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城市文化,成为传承连云港城市精神的载体,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连云港人。当前,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六千多年的沧海桑田,连云港在其独特的地域环境中孕育、发展了富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城市文化,成为传承连云港城市精神的载体,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连云港人。当前,伴随着以连云港为龙头的江苏沿海开发的深度实施,"一心三极"城市建设框架的全面拉开,"T"型产业发展布局的加速提升,"一体两翼"港口建设的迅猛推进,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连云港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6000多年的沧海桑田,在其独特的地域环境中孕育、发展了富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城市文化,成为传承连云港城市精神的载体,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连云港人。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连云港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6000多年的沧海桑田,在其独特的地域环境中孕育、发展了富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城市文化,成为传承连云港城市精神的载体,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连云港人。当前,伴随着以连云港为龙头的江苏沿海开发的深度实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连云港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6000多年的沧海桑田,在其独特的地域环境中孕育、发展了富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城市文化,成为传承连云港城市精神的载体,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连云港人.  相似文献   

6.
从两千多年的秦东门到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从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到现代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从江苏沿海开发的龙头到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连云港市,自古以来就被誉为“东海第一胜境”、“淮海东来第一城”……神话传说中的“精卫填海”、“女娲补天”、“鲧殛羽山”等都和连云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历史名著《西游记》和《镜花缘》均诞生于斯。目前,连云港正在以“加快沿海崛起,实现新的跨越”为总要求,着力建设现代化国际海港中心城市,如何发挥连云港区域文化开发在肩负江苏沿海开发的龙头、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历史重任中的作用?从本期起,本刊将连续刊发青年学者许思文的《连云港山海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系列专题研究文章,希望引起更多领导、专家和学者对连云港魅力独特的山海文化发展的关心和关注。  相似文献   

7.
连云港区域是中国东部沿海最早开发沿海疆土、利用海洋资源和发展近海交通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生成海洋文化的重要港口城市。历史地看连云港,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几千年的沧海桑田,使得连云港与海洋有着无法割舍的文化渊源。进入新时期,积极融入江苏沿海开发发展战略,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为连云港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海洋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海洋文化发展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机遇期。  相似文献   

8.
徐福作为连云港具有国际意义的历史文化品牌,在促进连云港对外文化交流、提升连云港对外知名度、引领中外徐福研究的热潮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就徐福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而言,徐福文化是以方士文化为基础而衍生出诸多文化分支,从徐福文化中提取的徐福精神则构筑了中日韩人民共同的文化信仰,积淀了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奠定了“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历史基础。从徐福文化的当代价值来看,徐福文化具有引领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的责任担当,为交汇点城市发展定位提供新的路径,为连云港的发展拓宽新的空间和路径,对于缓解东北亚的紧张局势以及江苏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有着积极意义。连云港作为徐福故里,必须充分认识在“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中的责任担当,放大徐福文化引领效应,抢抓文化强市战略机遇期,制定徐福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加快推动徐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提升连云港乃至江苏的国际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连云港的发展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江苏省委、省政府也作出举全省之力振兴连云港的决策部署。机遇千载难逢;挑战也前所未有。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担负起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全国重要经济枢纽的历史重任,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对连云港城市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连云港区域是中国东部沿海最早开发沿海疆土、利用海洋资源和发展近海交通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生成海洋文化的重要港口城市。历史地看连云港,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几千年的沧海桑田,使得连云港与海洋有着无法割舍的文化渊源。进入新时期,积极融人江苏沿海开发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2014年7月9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航运文化节同期活动——“一带一路”建设与连云港发展专家研讨会在连云港举行。连云港市委书记李强,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副司长吕继坚,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徐祖远等领导先后讲话;中国外运长航集团航运事业部总经理李甄,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宝晨,连云港港口集团董事长、总裁白力群,连云港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博士周俊等专家先后发言,共同为连云港借力“一带一路”建设,谋求城市跨越发展支招。连云港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市港口管理局局长吴以桥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越来越呈现出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念势,文化的力量、文化生产力已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面,深深熔铸在城市发展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当前,连云港已迈开了进军国际化海滨新城的步伐,站在了新的更高的发展起点上,迫切需要并呼唤与之同频共振、共唱共和的独具特质的国际化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13.
江苏沿海开发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连云港建设国际性的海滨城市的宏伟目标,迫切需要大力倡扬流淌于山魂海魄之间的新时期海洋文化。传扬历史、面向海洋、走向世界,彰显开放、蕴涵创新、富有个性,激活连云港魅力独特的海洋文化形态,打造中国东部沿海的海洋文化高地,昂起江苏沿海开发的海洋文化龙头,  相似文献   

14.
孔果 《大陆桥视野》2013,(11):44-46
新加坡作为以港立国的城市国家,自建国以来,充分发挥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港口条件,经过40多年的发展,逐步发展成为国际性航运、金融中心。连云港作为同样具有独特区位优势的城市,当前又处于转型升级发展的摸索期和关键期,“新加坡模式”在连云港区域性中心大港建设中具有很大的学习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江苏省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连云港要担当起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经济枢纽作用,昂起区域经济振兴的龙头,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不辜负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要求连云港“后发先至”的重托,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从未成年人抓起,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相似文献   

16.
《大陆桥视野》2016,(9):27-28
连云港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重点海港城市、优秀旅游城市,是横跨亚欧大陆的铁路大动脉--新亚欧大陆桥的东端起点,也是陇海兰新沿线地区乃至中西亚国家最便捷的出海口。一座港口敞开了我们这座城市对外开放的怀抱,一条铁路串连起连云港与沿线地区和国家的紧密联系,奠定了连云港作为中国“一带一路”交汇点核心区和先导区的地位。近年来,连云港市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先期收获。在中哈两国元首的亲自见证下,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项目正式投入运行。2015年,连云港市还相继开行了“连新亚”“连新欧”国际班列,并实现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7.
《大陆桥视野》2016,(3):64-65
展望“十三五”,连云港在“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征程中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连云港区位优势独特,如何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发展的方向?连云港市委书记杨省世说,“一带一路”战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连云港面临的最大发展机遇。在这个战略中,国家和省里给予连云港明确的定位。作为江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核心区先导区,连云港将认真贯彻江苏省委部署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巩固扩大早期收获成果,为全省开放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黎利 《经济前沿》2005,(9):i0024-i0025
社区文化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石,社区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和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多年来,园岭街道始终将开展社区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文化进社区”活动为园岭居民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园岭社区的文明建设,使园岭居民的文化素质和园岭的城市文化品位得到提高,为园岭全面建设商品位文化社区迈出了踏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9.
《大陆桥视野》2010,(7):8-8
江苏大陆桥国际商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商务中心区建设、开发和经营的主要承担者,紧紧围绕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新兴的港口工业城市、山海相拥的旅游城市”的重大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从规划、建设、管理入手,全面开展连云港国际商务中心建设,努力构筑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城市功能较为健全、产业结构相对合理、生态环境自然优美的国际化、现代化商务区,从而有力促进我市现代服务业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传媒还是城市,其灵魂不在于经济总量和建设规模,而在于文化。建设“魅力无锡”,必须注重城市灵魂的塑造。今年以来,无锡广电集团(台)在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正确引导舆论的同时,进一步明确文化发展主体的定位,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在打造“魅力无锡”,丰富文化内涵和品牌建设上主动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