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伪满洲国时期,日本通过控制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夺取了东北主要的金融机构,建立了伪满洲中央银行,打击民族金融业.日本垄断了我国东北的金融市场,滥发货币、公债,强制国民储蓄、增加税收,垄断黄金收购、保险业务、典当业务,大量发行彩票等,通过诸多恶劣行径大肆侵占东北人民的财富,操控东北的经济命脉,肆意掠夺东北的资源以支持其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2.
随着1932-1936年金融制度的初步建立,伪满洲国的金融统制进入新的阶段(1937-1941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加强其统制,服务大规模产业开发,在原有金融制度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强化管制.通过对这一时期政府加强整顿金融机关、深化产金收买、强化资金统制、限制利率水平、严苛汇兑管理、发行摊派公债、强制储蓄等金融制度统制进行阐述,分析伪满政府从完善金融机构制度到加强金融管控,再到强制摊派的“步步为营”的金融制度发展变迁,可以看出伪满中期金融制度统制的强化,揭示了日伪攫取利益的殖民掠夺本质.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由于本国资源相对匮乏,无法承受长期战争所带来的压力,因此在其占领地区特别是已被其奴役多年的中国东北地区,展开了更为严重的掠夺、搜括与榨取,对于东北沦陷区的金融也加强了全面控制.日本帝国主义通过建立以伪满洲中央银行为主体的东北金融体系,实行金融统治,滥发货币,垄断货币发行权,强迫企业和居民参加储蓄等一系列方式对东北金融进行最大程度的金融控制以满足战争需求.  相似文献   

4.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伪满实行了四次战时大增税.随着战争的不断加剧,税率逐年提高,征税种类不断增加,征税范围屡次扩大,衣食住行都要征税.伪满末期的税收搜刮随着战争升级而逐步加强,而且由于增税政策的实施及关税的骤减,以消费税为中心的内国税成为岁入的主体.日本帝国主义不仅制定了苛刻的重税制度,还利用税政的组织机构来保证税收的执行,疯狂地掠夺东北人民的财富.这种竭泽而渔的税收搜刮体现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的侵略本质.重税制度下,伪满对日本人与中国人的区别对待,也充分揭示了日本对伪满的殖民统治本质.  相似文献   

5.
建国初期①是我国从不发达的市场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过渡时期,其间逐渐形成的计划经济思想对当时储蓄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显著提升了储蓄总量和国民储蓄率,强化了政府对国民储蓄的控制,而且通过储蓄总量、结构政策以及强制储蓄等方式,最终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储蓄格局.  相似文献   

6.
伪满洲国是中国人一段难忘的历史.伪满对期,日本帝国主义除对东北进行经济统治、资源搜刮以外,还对税收进行了大肆掠夺.伪满洲国是日本帝国主义拼凑的为其侵略扩张服务的伪政权,这就决定了伪满赋税的最大特征是具有浓厚的殖民性质.回顾和铭记中国税收史上这耻辱的一页,警醒后人,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完善以及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换,银行储蓄在国民经济和金融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也日趋提高,储蓄不仅成为“银行赖以存在的生命线”,而且对支持国家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就统一了全国的储蓄机构、政策和利率。到1957年全国城乡储蓄存款余额达到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至2003年2月已突破10万亿大关,比1978年的210.6亿元整整增加了476.25倍.居民储蓄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5.8%稳步提高到2002年的84.5%年均储蓄率达到28.5%,这样一个规模和增长速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本文主要论述了储蓄过热增长的原因、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分流储蓄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作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中介指标,政府储蓄对于经济稳定增长至关重要。但是,当政府的高储蓄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时,就导致“政府储蓄悖论”现象的发生。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在政府储蓄中的政府用于投资支出部分给经济带来结构调整的风险,在政府储蓄中的政府金融资产部分在经济上使政府资产表现出不确定性风险。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居民储蓄余额一直攀升,农村储蓄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也倍受关注.对1978年到2004年的农村居民储蓄总额数据,运用ADF检验,协整检验和ECM及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了农村储蓄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农村居民储蓄对农村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农村经济增长对农村居民储蓄的影响不显著;农村居民储蓄率短期的波动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不明显,长期的波动对经济增长率有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经济增长有赖于储蓄的增长,但高的储蓄率并不必然带来高的经济增长。在我国,过高的储蓄已转化成为一种基金,社会保障制度和金融创新的滞后阻碍了居民消费的增长。通常存在两种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市场和政府“看得见的手”,在社会上存在大量闲置资源的条件下,借助于政府“看得见的手”,将资源配置于一些基础性产业,可以有效发挥政府支出的“挤入效应”。最后,笔者提出了一些健全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渠道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2.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无耻地占领了东北并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以施行政治经济统治.日本以政治统治作为经济侵略的前锋,将经济作为政治侵略的后盾,二者相辅而行.为了金融垄断与金融掠夺,日本于1932年6月成立了伪满洲中央银行,建立了中央银行制度,并颁布了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相关政策与法律规章.这些殖民地性质的金融制度为日本在东北进行金融垄断与产业拓殖开辟了道路,也成为剥削东北人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在日本侵华的历史过程中,日本军国主义统治中国的金融业,掠夺中国的经济,打击中国民族金融业,推进东北金融的殖民地化.伪满洲中央银行是组织这些罪恶行径的核心机构.伪满洲中央银行的职能就是对中国东北进行金融控制,对中国东北经济大肆掠夺,为支持日本的侵略战争筹集资金.在实现以上罪恶目的的同时,还对中国民族金融业进行毁灭性的打击.殖民地化是伪满洲中央银行的天然特征.  相似文献   

14.
“储蓄实名制”的实行对我国经济生活产生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但是 ,在现实中 ,“储蓄实名制”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提出了具体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汉武帝在元狩四年冬(公元前119年)根据张汤的建议发行白金三品与白鹿皮币.这都是由于汉武帝对内大兴土木,赈灾徙民;对外开边拓疆,战争连岁而使国库空虚造成的.皮币以强制的手段夺取王候宗室的财富;而白金则通过流通的渠道搜刮豪富百姓的钱袋.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过度向个人和家庭倾斜,从而引起了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过度增长,并已出现了“相对过剩”现象。目前,储蓄存款正在经历一个由“短缺时代”向“过剩时代”的过度和转变。储蓄过度增长背后隐藏着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对生产、消费、资金效率、金融风险、信贷膨胀等方面的影响。为此,笔者认为必须采取四项标本兼治之调控措施。具体为:(1)树立储蓄可持续发展观,科学配置储蓄资源;(2)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积极发展直接融资;(3)积极开拓国内消费市场,进一步鼓励居民投资;(4)改革完善现行储蓄机制,适度分流居民储蓄。  相似文献   

17.
动员储蓄是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二战”后发展中国家普遍实施的金融抑制政策削弱了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这种政策在长期内降低了私人储蓄率,不利于经济发展。金融自由化能通过利率、收入、资产选择效应等多种机制提高私人储蓄率。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逐渐推行金融自由化运动。选取1992—2006年为样本区间,通过对中国银行自由化的储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中国的银行自由化对提高私人储蓄率作用是显著的,且具有统计上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储蓄国债经历了14年的发展历程,为政府筹集建设资金、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储蓄国债管理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本文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研究分析,提出了我国储蓄国债管理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经济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和发展,商业银行储蓄业务正面临着重大转变,如何顺应这一形势的需要,使储蓄业务逐步向商业银行国际惯例靠拢,向效益型、集约化经营方向迈进,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了.一、储蓄业务面临的重大转变1.储源内涵的重大转变.储蓄存款,其本来涵义是指城乡居民获得的货币收入中的结余款或生活待用款,因暂时不消费而以各种定、活期储蓄形式存入银行的款项,具有相对稳定、相对分散、相对量小等特点.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储蓄存款的内涵有了突破.虽然一方面城乡居民储蓄持续增长,仍然是银行储蓄存款的主要构成.但另一方面,城乡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周转金、以及部分国有工商企业、供销企业划小经营核算单位后承包柜组的销货  相似文献   

20.
国家“十一五”规划将天津市定位为“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天津市要协调好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抓住这一重要契机,重树天津为北方金融中心的地位。2005年起滨海新区金融迅速崛起,全国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渤海银行在津建立,可以感受到发展的脉动在天津逐渐增进;然而天津近些年的储蓄投资状况依然不太乐观,储蓄额长期居高不下,不利于资金的高效配置,不利于实现资本积累到技术创新的升华。本文通过分析天津储蓄高额攀升的情况来找出一些问题根源,力图解决天津市储蓄漏损问题,并从个人理财业务的拓展及资本市场产品的多样化等金融创新的角度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