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5 毫秒
1.
曹中铭 《董事会》2014,(1):30-30
正如果《证券法》规定发行文件中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等行为,即可让其直接退市,并赔偿投资者的损失,注册制实行时,企业还有造假上市的冲动吗?2009年IPO重启,新股愈演愈烈的业绩"变脸"现象背后,是上市公司在发行新股时包装粉饰的大行其道,是中介机构未能勤勉尽责的表现,更是利益集团为了自身的利益,践踏市场游戏规则,无视中小投资者利益与中国资本市场整体利益的拙劣表演,  相似文献   

2.
杨红波 《董事会》2014,(5):33-33
正良好的公司治理是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基石。李克强总理提出完善退市制度之际,建议乘着IPO"注册制"改革的东风,强化退市标准中的"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一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形同虚设:标准单一、程序冗长、执行宽宥、责任虚无。2013年沪深证券交易所同时实施了新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对原有退市标准和流程进行  相似文献   

3.
正破解IPO迷局为何如此之难?措施不得力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多措施并举,多方面形成合力,新股高价、高市盈率发行的状况才有可能得到缓解2013年11月30日,市场期待已久的新股发行改革方案终于出台,注册制雏形、承诺、市值配售、按需融资等都是IPO新政中的亮点。然而,  相似文献   

4.
资本市场的日益发达与注册制的确定,使得IPO审计业务也随之较快发展,一些企业为了避免不能上市而采用严密的、新颖的财务舞弊手法进行利润操纵,IPO财务造假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隐蔽性,本文从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的视角,探讨了CPA在对IPO企业进行审计时需要关注的重要事项,研究发现,CPA一方面要严格审计IPO企业的内控制度,另一方面要注意分析IPO企业是否存在利用会计估计与政策变更进行操纵利润的行径,另外,在审计的过程中关注这两种变更的相关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5.
杨红波 《董事会》2014,(1):31-31
正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与执法,必定是以规定严苛的法律责任为前提,进一步厘清、细化规则、原则,让规则从客观上平之如水、操作上切实可行,大力培育全民法律思维,发展强大的诉讼文化IPO由"核准制"向"注册制"改革,根本的指导逻辑是:在注册制度下,当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确立了完善的游戏规则以后,发行人作为市场的主体,被赋予了天然的权利——发行证券,即发行人在按照既定规则  相似文献   

6.
马军生 《董事会》2014,(3):103-103
正注册会计师从来就不是"经济警察",既不拿皇粮、也没有权力去抓小偷,干不了警察的活,出了问题,可以追究看门狗失职,但更应追究真正的责任主体财务造假是整个资本市场尤其是中国式IPO的顽疾,例如胜景山河、绿大地、万福生科……每次重大财务报表造假,市场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注册会计师失职,更有指责注会一手策划财务造假,是财务造假元凶,呼吁加以严惩。客观地说,  相似文献   

7.
推进股票发行注册是2015年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头等大事,是涉及市场参与主体的一项"牵牛鼻子"工程。随着"注册制"脚步渐行渐近,这场资本市场革命性巨变将带来怎样的机遇和风险,尤其是上市公司内部和外部治理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越来越引起人们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8.
梅慎实 《董事会》2015,(4):50-53
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是"行政授权"还是修改《证券法》"权力法定"?是中国证监会"单审制"还是中国证监会与证券交易所"双审制"?时至今日,关于注册制改革的具体模式,尽管市场各界尚存在争议,但不管改革取何路径,都将倒逼公司内部治理重大变革、提质增效。政府还是市场主导有人认为,我国目前仍然属于新型的、转轨时期的市场阶段,经济发展不全面不均衡,发展质量不高,尚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重要转型时期,各种市场经济力量互相牵制互相博弈。如果只是盲目地  相似文献   

9.
天亮 《董事会》2015,(4):54-5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要求。长期以来发行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为我们推进发行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证券发行是资本市场运行的基础环节和投融资活动的重要平台,企业通过它获得发展亟需的资金,投资者通过它分享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的成果。可以说,发行环节不仅是证券进入资本市场的源头,也是决定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孙坚  郭洪业 《董事会》2015,(4):44-49
在我们的注册制专访中,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席经济学家、《董事会》杂志高级顾问胡汝银教授强调,中国股票发行制度转向注册制,不仅是相关操作机制的顺势变迁,更是中国资本市场基本制度、文化和游戏规则的主动纠偏,在改变中国公司内外部治理,重塑价值创造、价值发现逻辑的新征程中,在广度、高度上,将打开中国资本市场运作、发展、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新局面。系统性的彻底改变2015年2月中旬,上交所一份招聘启事因对岗位职责有"审核企业上市材料"的要求,引发市场对注册制进入实操阶段的强烈猜测。实际上,自2014年下半年开始,中国证监会、  相似文献   

11.
董登新 《董事会》2014,(2):100-100
正新退市标准从2012年开始算第一年,凡是在2012年年报中,净资产已经为负值的,2013年年报出来以后净资产继续为负值的话,公司就要暂停上市。今年就可以看到成效了核准制现在开始向注册制转轨或是过渡,注册制要有一个通畅的渠道,能够大进大出,注册制放宽了IPO的门槛,同时要求提高退市的效率。新的退市制度正好迎合了注册制对退市的要求,由于在时间点上比较契合,安排了三年过渡期的新退市制度也正好产生功效。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内空分领域正处于"黄金时期",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凭借着虚心学习、敢于攻关的精神,成为冶金空分制氧领域的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13.
易欣 《董事会》2023,(3):19-20
<正>全面注册制时代的资本市场不但面临扩容,还面临分化。如何让公司脱颖而出,如何让公司发展上新台阶?为此,董秘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致力于将经营市场和资本市场连接起来,让经营层和资本层保持和谐顺畅的沟通2023年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进入全面注册制时代。  相似文献   

14.
构建油地发展共同体,推行VIP增值服务,推行客户经理制,实行客户经理全生命周期服务,推进"互联网+电力营销",注重供电所管理,提升末端服务能力。国网东营市垦利区供电公司坚持市场和客户导向,以提供"最好的服务"为目标,以营销精细化管理为手段,细分客户,推进差异化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为用户安装预付费电量控制装置,实行"预购电制",已成为供电企业有效管控电费回收风险、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在停止收取用户"电费保证金"的大背景下,供电企业大力推行"预购电制",采用此种售电形式确实能使供电企业达到减少用户新欠电费、有效回收陈欠电费的目的。但是,由于电力法律长期未修订,对此种售电模式的合法性并未进行明确规定,其中存在的法律风险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IT经理世界》2011,(1):14-14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虽然西方市场经济复苏并不稳固,但是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和多次破纪录的交易,推动了全球IPO市场在金融危机之后强劲复苏,全球IPO预计将超越2007年全球融资额2950亿美元的历史高位纪录。全球IPO或超3000亿美元,大中华区占46%根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调查,2010年的前11个月,全球各地共有1199宗IPO,共筹集了2553亿美元。预计2010年,全球首次公开发行募股的融资活动将再创新高,融资的总额可望超过3000亿美元,这也全面回到全球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了。受益于国内强劲的经济增长和市场上庞大的流动资金,2010年大中华区引领全球IPO活动,1月到11月期间共有442宗IPO,占全球37%;融资总额1179亿美元,比2009年同期增加了170%,占全球46%。两项统计数据均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打新,为数不少的机构与散户纷纷抛售股票筹集资金,进而引发市场的震荡;市场对新股的疯狂炒作,导致新股风险日益膨胀;众多新股连续涨停,助长了市场的投机气氛;新股受关注度太高引发其他板块失血今年堪称资本市场的"改革年",IPO制度改革、退市制度改革以及资产重组制度改革纷纷鱼贯而出。虽然步入"改革年",但制度改革显然不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纵观此轮新股热,有几个方面值得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8.
蔡恩泽 《董事会》2013,(5):23-23
证监会主席这个职位,一直被市场称为"坐在火山口上"。肖钢会不会继续给中国股市做"外科手术"呢?随着新任证监会主席肖钢的上任,中国资本市场将怎样继续推进改革,引人注目。期待改革继续进行。2012年2月初,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新股询价申购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新股发行定价参考行业市盈率。同时,还首次公布了IPO审核流程及申报情况,并将IPO披露时点提前至初审会前。  相似文献   

19.
理想的建筑市场发展格局目前仍未建立,需要我们正视当前国内建筑市场存在的种种问题,妥善解决行业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弊端,使市场机制"无形的手"与宏观调控"有形的手"能够"手拉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的推进,推行省市县一体化管理,全面开展对标管理,县公司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定期对指标进行排名、通报、点评,也让部分县公司管理层"出汗"、"脸红"。如何尽快提升指标,力避在会议上"出名",成了县公司管理层的一块"心病"。其实,指标管理不过是一个管理工具,引领大家向标杆看齐,从而补齐"短板",加快发展。由于县公司以往的电网基础、文化氛围等差异较大,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