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国富 《民营科技》2013,(3):91-91,42
黑龙江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国家产量大省,水利设施的建设制约现代化大农业的实现因素之一。通过对黑龙江省农田水利设施枝资情况的分析,总结其存在投融资资金来源单一、投资供给不足、投融资政策不健全、水利自身的融资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了理清投融资主体、扩大投资规模、完善投资政策、建立高效的融资机制等方面对策,这对黑龙江省农田水利设施投资改善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赵莉 《天津财会》2008,(2):12-13
天津市高速公路投资建设发展公司主要经营天津市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融资项目.属于国有投融资企业。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期长、收益率较低、公益性强的特点,且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我市高速公路的投资建设项目所需资金.除了少量资金政府投入外,大量资金则需要通过融资方式解决。因此,贷款利率、建设工期、政府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变化,都会给投融资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因此对于投融资企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投资领域,民间资本投资铁路建设,可以促进铁路建设融资形式的多样化,缓解铁路建设资金和国家财政拨款不足的现状。本文根据国务院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精神以及铁道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分析了我国铁路投融资体制的现状,以及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意义和存在的障碍,进而提出了加速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建设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企业经营协调性分析框架企业的经营协调是指经营业务的各个环节,包括投资、融资、生产、采购、销售、资金支付和结算等环节要相互协调;各个环节的资金占用与来源,在时间上、数量上要实现和谐一致,配合得当;要求长期投融资活动、生产经营活动、现金收支三个方面都呈现出协调。  相似文献   

5.
我国企业投融资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企业投融资概念的界定 “投融资”应该是“投资(Investment)”与“融资(Financing)”的合称,还应隐含投资与融资的互动关系在内。  相似文献   

6.
资产管理公司与中小企业共建投融资体系,作为投资方的资产管理公司也需要不断融入资金,本文归纳分析了上市公司近两年来的理财投资行为,同时分析上市公司进行理财投资的资金来源、动机及考虑因素,并对比各种投资方式的回报收益及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资产管理公司可关注的有闲置资金投资需求的上市公司对象及为其提供的特色投资渠道,为公司融资业务拓展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整体保持快速增长,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础设施投资结构随着经济发展逐渐从能源、交通等领域向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以及新型基础设施倾斜,西部中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相继加速,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当前,我国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与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此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增长面临的资金、土地、环境等要素制约明显增加。建议从加强项目谋划和储备、构建基础设施投资长期低成本融资机制、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使用、创新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强化用地用能保障等方面,增强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地方投融资一般是指地方政府采用土地规划、资产补偿等手段,建立一个资产与财务指标可以满足融资标准的组织,经向银行借贷或是出售城投债等途径获得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创建及公益性活动,涉及城建投资机构与开发企业等。政府融资系统标准和发展论坛探讨会把平台公司确定为由地方政府负责,以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信用和承诺作为承担确保获得各项融资,并投入政府主导创建项目的融资模式。基于此,文章详细阐述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组织风险防控和转型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基于债务异质性假说和债务契约理论,从货币政策和税收政策两个角度对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债务融资来源异质性指数与企业投资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的基础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代理变量分别对上述相关关系存在不同的影响。从不同层面探索宏观经济政策因素对企业投融资的作用机理,为植入中国情境的企业财务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建投资的资金需求日益增加,城建资金的缺口也不断扩大。作为目前南宁城建最大的投融资平台,南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为南宁城建集团)在融资方面存在融资渠道单一、商业化融资能力弱、受国家政策宏观调控影响大等问题。为增强公司的融资能力,拓展城建资金的融资渠道,南宁城建集团进行融资创新产品的尝试,引入国开行固定收益股权投资产品,以突破城建资金融资的瓶颈制约。  相似文献   

11.
Despite wide recognition of the central role of knowledge and its transfer, extant research has focused much on some important aspects of knowledge transfer and paid little attention to others. We focus on two underexplored issues in the knowledge transfer literature, namely: (a) compatibility of new knowledge with recipients’ needs, interpretations of its past experiences and its existing norms, and (b) organizational unlearning, which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atibility and extent of successful knowledge transfer. We examine different types and dimensions of knowledge compatibility and organizational unlearning within our proposed knowledge transfer process framework. We situate our discussion primarily within knowledge transfer in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Based on the proposed model, we also offer propositions future research can test.  相似文献   

12.
人来人往     
《新前程》2008,(6)
  相似文献   

13.
人来人往     
《新前程》2008,(4)
  相似文献   

14.
焦点人物     
《新前程》2008,(10)
  相似文献   

15.
人来人往     
《新前程》2008,(1)
  相似文献   

16.
人来人往     
《新前程》2008,(7)
  相似文献   

17.
焦点人事     
《新前程》2008,(8)
  相似文献   

18.
人来人往     
《新前程》2008,(2)
  相似文献   

19.
焦点人物     
《新前程》2008,(11)
  相似文献   

20.
人来人往     
《新前程》200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