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加工贸易近年来在货物贸易出口中占据重要位置.“热钱”是否通过该渠道流入国内也成为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天津市为例,分析了出口加工贸易现状特点及现行对加工贸易出口及收汇的监管措施,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民币连续升值吸引大量热钱流入我国境内。热钱流入会推高资产价格、引发股市震荡、增大通货膨胀压力。从热钱流入渠道看,部分热钱通过国际贸易,采取虚报进出口货物价格或循环出口等隐蔽手段,经地下钱庄进行外汇结算,规避严格的资本项目监管,获取利差与汇兑收益,同时骗取出口退税。本文在介绍热钱流入原因、途径的基础上,分析了热钱流入与出口骗税的关联性,并提出了防范和打击通过虚假贸易手段引入热钱并骗取出口退税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贸易出口退汇从形式上虽表现为外汇资金流出,但实质上是前期流入贸易外汇资金的返程。目前贸易出口项下退赔外汇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预收货款退汇,即收汇企业未出口报关但因故终止合同的退汇;二是对外理赔,即已出口报关且已收汇的退汇;三是境外货款错汇退汇。其中预收货款和错汇产生的退汇金额大、增幅快,在经常项目可兑换条件下,对这两项退赔业务真实性审核是外汇局监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出口信用证融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莉 《西安金融》2001,(12):29-30
信用证项下的融资业务是商业银行一项传统业务,因其申请手续简单、操作简便,深受广大客户的欢迎。同时该业务利交丰厚,风险相对较小,周围期短,因此,银行都把贸易融资放在重要地位,特别是外资银行,一般以贸易融资作为其首要业务,贸易结算业务从而成为各家银行竞争的主要焦点。信用证融资业务进口信用证融资和出口信用证融资两大部分,本文拟就出口信用证融资业务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出口押汇是进出口贸易中比较常见的融资方式之一,包括信用证出口押汇和托收出口押汇。本文从信用证出口押汇业务的法律性质入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风险和防范措施,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托收出口押汇业务的性质和风险防范,最后介绍了一种正在发展中的防范风险的工具——出口信用保险。  相似文献   

6.
2009年以来,境内外公司通过提高或降低工缴费率采取价格转移的方式,完成境内外资金的流入流出,这种方式已经成为资金转移的渠道,值得警惕。本文对来料加工出口方式下企业收取工缴费案例进行剖析,查找监管漏洞,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坚持贸易便利化、风险可控、均衡管理的三个基本原则,改革现行出口收汇管理模式,调整出口收汇管理重点,加大银行贸易真实性审核力度,加强外汇管理部门监测、识别、防范异常外汇资金流入的能力,推动贸易出口收汇监管实现四个根本性转变,即,从逐笔监管向总量核查的转变,从现场核销向非  相似文献   

8.
出口打包放款是一项与信用证有关的贸易融资形式,如果单凭出口信用证做出口打包放款业务,它实质上是一种无抵押的信用贷款,与一般流动资金贷款相比,其风险更大,因此,银行应对打包放款的风险有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一、隐性外债形成方式及案例分析(一)以预收货款方式流入的隐性外债现行的出口收汇核销制度对预收货款的实际监管效果有限,预收货款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外汇资金违规流入的暗河,各种具有资本、融资甚至投机性质的资金极易通过预收货款的形式流入境内。以预收方式流入境内而形成的隐性外债,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  相似文献   

10.
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空前禹涨,投机资本千方百计流入国内。没有人能准确说出到底有多少热钱流入了中国,但投机资本流入已引起监管当局高度关注。在进一步扩大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的同时,外汇局出台《关于现阶段完善出口预收货款和转口贸易收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冀望于以此抑制无贸易背景资金投机逐利。“疏”与“堵”并举.监管者显然深谙这其中的平衡之道。  相似文献   

11.
探析出口信用证通知的重要地位如果把银行出口信用证业务比作一座大厦,那么出口信用证通知业务就是一块基石。基石牢固了,大厦才能稳固。  相似文献   

12.
刘桂华 《新金融》2002,(3):27-28
出口押汇是指出口商将出口货物装船后向议付银行提供信用证规定单据申请资金融通的一种业务,议付银行审查单证相符后,扣除一定利息付给出口商相应的外汇款额,是银行提供给出口商的一种装船后的融资便利。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加入WTO后贸易发展的新要求、明晰外汇监管所处的地位,我国即将全面推行出口收汇管理新举措--出口收汇核销主体监管制度.什么是出口收汇核销主体监管?如何推行出口收汇核销主体监管制度?本文拟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企业具有进出口经营权并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且以信用证作为出口结算的方式,即可凭信用证项下的出口单据向银行申请做出口押汇万美元中的240万美元结汇获得60万人民币,完成了抱枕订单的采购。  相似文献   

15.
根据《出口收汇核销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汇发[2003]107号),外汇监管部门需重点关注两类已收汇来核销:一是逾期已收汇未核销,即出口单位收汇6个月后未办理棱销手续,二是大额已收汇未核销.即出口单位来核销收汇总量达到等值500万美元以上。已收汇未核销监管,是外汇局对企业境外收汇的真实性进行监管,而不是对贸易企业已出口货物是否及时金额收汇进行监管。因此,已收汇来植销监管对甄别境外贸易收汇背景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6.
赵宏 《济南金融》2006,(2):60-61
<正>当前,国家外汇储备增长较快,为平衡国际收支, 2004年以来外汇总局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和加强资本流入管理入手,一方面严管外汇“进口”,另一方面疏导外汇“出口”,进一步强化了流入流出均衡监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从基层看,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汇管理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果,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现行运用的出口收汇核销软件中,收汇差额超过500美元,要进行差额监管。这一要求符合出口收汇核销工作的宗旨,核销时坚持要求实际收汇与出口报关单相符是完全必要的,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也现收汇额与出口发票一致而与出口报关单不符或出口发票与报关单相符而与收汇金额不符的情况,其主要原因为:  相似文献   

18.
打包贷款(PACKING LOAN)是指出口商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出口货物时,将以其为受益人的正本信用证作为还款保障,向银行申请发放的用于采购,生产和装运信用证项下出口货物的专项贷款。打包贷款还款来源为信用证项下出口收汇,是一种货物装船出运前短期贸易融资。  相似文献   

19.
出口信用证是出口贸易中主要的结算方式,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这种传统的“银行信用”面临被颠覆的局面。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各地发生的信用证拒付案例呈递增态势,出口企业遭受了很大损失。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  相似文献   

20.
赵霞 《金融与市场》2007,(10):36-38
出口信用保险在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风险保障、出口促进、政策导向等重要作用,且作用将日益明显。本文从介绍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现状入题,分析了出口信用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