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当前我国在浙江等五省市开展绿色金融试点工作,其他省市也在积极推动绿色金融的筹备建设.在我国各省市建设绿色金融热情高涨的背景下,绿色金融实施效果有待检验,因此需要进行绩效评估对绿色金融工作进行评价和反馈.发达国家在绿色金融绩效评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于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概述了包括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在内的绿色金融绩效评估的主要做法,并指出我国绿色金融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色金融成为金融业发展的新亮点。我国台湾地区金融机构对绿色金融的理念接受度较高,在微观主体践行绿色金融理念上取得较好成效。本文在回顾我国台湾地区绿色金融发展背景基础上,系统梳理台湾地区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做法,并结合祖国大陆实际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梳理开发性金融在福建开展绿色信贷业务的成效及做法,并针对当前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开发性金融支持福建绿色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在“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靠粗放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难以为继,须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塑经济增长新动力.而绿色金融发展可有效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是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发达国家对比,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起步较晚,在绿色金融资金的供给侧上仍然处于初期阶段,还存在资金来源不足、资金投资“资产荒”、资金收益率低等问题.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绿色金融发展经验,注重绿色发展理念培育,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以完善的绿色金融法律法规建设为保障,鼓励创新、优化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促进我国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的共识,支持绿色发展,对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系统梳理国外绿色金融科技发展的实践与经验,结合国内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等地的实践情况,分析提炼绿色金融科技的应用领域、功能、作用及其传导机制,深入分析我国绿色金融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正处于环境污染严重、经济结构调整转变时期,而环境的改善需要大量的资金,因而需要发挥金融的融资功能,调动社会资源转向绿色发展领域,以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本文首先明确了绿色金融的定义、意义和作用机制,了解各类绿色金融工具,然后总结国外绿色金融发展的实践并归纳经验,从而指出中国目前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得出适合中国的绿色金融政策建议,以实现中国的绿色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7.
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及监管的经验借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有许多比较成功的经验.我国在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的同时,应借鉴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在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和监管方面的经验,还应从法律上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政府也须有所为与有所不为,提高监管机构的协同监管水平和发挥行业内部自律监管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绿色金融作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需求和重要举措,在社会各界的多方努力、共同推动下取得了显著成果,政策支持体系的逐步完善和不断推进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制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投入不足等因素,我国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体系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绿色金融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本文在深入研究分析西方先进国家主要做法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当前我国发展现状和实际需要,就如何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助推绿色金融发展提出有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金融资源配置引导绿色发展是国际通用的手段之一。我国银行业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其在推进绿色发展战略实施上具有重要作用。因绿色信贷的外部性较强,需政府及相关配套扶持政策、市场机制协助解决。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绿色信贷开展情况,重点总结了兴业银行的主要做法及相关经验,归纳整理了我国绿色信贷的政策框架体系,简单解读了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绿色信贷政策。针对目前制约绿色信贷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法制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建设四方面的政策建议。希望通过营造良好环境,激发银行的内生动力;通过创新产品与服务,加大绿色信贷投放,优化银行自身的资产结构,助力国民经济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金融支持历程、金融支持机制、金融支持工具、金融支持政策四方面总结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的农村金融机制、健全我国的农业保险制度、加大我国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孙媛 《河北金融》2013,(4):28-29,32
碳金融是金融与能源结合的重大创新,是实现金融创新服务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本文首先总结国际碳金融发展的现状和经验,而后在分析国内碳金融发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的几项可行举措.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江西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以绿色金融改革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11月,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将"江西省推行绿色金融改革促进绿色经济稳步发展"作为典型经验做法予以通报表彰。多措并举,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3.
发展清洁能源是应对气候变化,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清洁能源发展及其替代市场供应的角度出发,剖析国内外清洁能源市场发展现状,查找金融支持清洁能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梳理国外优惠金融政策、金融基础市场建设、绿色产业认证等金融支持清洁能源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共同效益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现状及探索研究我国金融支持清洁能源发展的路径,并从加强顶层设计、搭建市场机制、激发清洁能源供需市场、提升金融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措施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发展绿色金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探索和发挥金融在支持福建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中的作用,本文总结梳理对福建省发展绿色金融的做法和成效,分析借鉴国际主要国家发展绿色金融的先进经验,并提出下阶段促进福建省绿色金融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金融助力绿色低碳发展,对于我国实现"30·60"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调研发现,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处于初始阶段,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本文结合发达国家和先进省份的经验,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要充分认识绿色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意义,二是要加快绿色金融数字化建设力度,三是政府部门需提供相应的财政贴息,四是相关部门应加强政策引导,五是应拓宽绿色金融产品领域。  相似文献   

16.
自然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途径,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外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绿色金融体系主要以绿色信贷为主,建立绿色信贷担保及补贴制度,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各类绿色发展产业基金模式,包括森林价值实现的政府支付模式、水资源价值实现的社会支付模式、耕地价值实现的金融扶持模式和湿地价值实现的储备交易模式,其经验和做法都值得我国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变得越发严重.金融作为我国重要经济发展支撑项目,其在各个行业方面的推动和引导作用都非常显著.对此,为了更好的体现社会与环境共同发展,本文联合分析法分析我国绿色金融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刘令剑  赵公民  武勇杰  兰美娜 《征信》2021,39(11):87-92
绿色金融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文献计量法和可视化分析,量化评价了2000-2020年我国公开发表的有关绿色金融的310篇研究文献,结果表明:学术界对绿色金融的研究热点逐渐聚焦于"绿色信贷"等主题,内容上呈现出"绿色金融政策研究—国外案例研究—中国绿色金融发展量化研究"的演变态势,而研究前沿突出体现为"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融合研究;同时,研究发现我国绿色金融领域存在着概念框架缺乏、标准体系不完善、政策环境不健全、与经济建设不协同等问题,并就相关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于进一步促进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日本邮政储蓄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肖 《中国金融》2005,(12):28-29
日本邮政储蓄是政府长期扶持形成的金融怪胎,是当今世界最大的金融机构。它已经与日本经济、金融、政治深度交织在一起,成为日本重构现代经济制度的一个巨大障碍。它在今天的改革中呈现的种种艰辛和问题,对我国严重滞后的邮政储蓄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警示和启发意义。同时,日本邮政储蓄在发展和改革中所积累的一些积极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20.
日本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范式及经验借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日本农树金融体系由政府主导,其中的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本文考察了日本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范式,在此基础上审视我国的农村金融,并努力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