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正在探索推进。通过对广西8个试点县(区)的调查分析表明,目前试点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比较优势不强,承包土地经营权难以单独作为抵押标的、信贷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试点配套机制改革滞后、承包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较多。针对上述问题,并且借鉴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经验,下一步推进我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应当加快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完善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体系、健全农村承包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建立承包土地经营权处置机制、完善风险补偿和缓释机制、推动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新田县既是“国贫县”,又是国务院指定的“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2015年底以来,在省、市两级“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小组的悉心指导下,新田县努力探索、大胆实践,成功地破解了利用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办理抵押贷款的难题,将“农地”抵押贷款试点与金融精准扶贫紧密结合,有效地激活了农村土地要素资源,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通便捷融资通道,为做活农村土地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壮大,助推脱贫攻坚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路子.  相似文献   

3.
2015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同一年底,试点工作开启,全国232个地区被确立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59个地区被确立为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在国家引导和地方政府推动的大环境下,"两权"抵押贷款高速发展,已经成为农村金融创新的突破口,但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实践困难和法律障碍.  相似文献   

4.
为切实承担起服务"三农"的政治使命,真正解决农户融资难的问题,榆树市农业银行结合辖区土地确权、流转及规模经营大户融资需求情况,率先发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并于2015年6月成为总行指定的试点行.一年来,该行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以下简称"农地贷")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新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5.
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统称"两权")抵押贷款是落实农村土地的用益特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主要介绍溧阳作为苏南较发达经济区域县级市、在未纳入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试点(县、市)情况下,如何围绕"两权"抵押贷款推进工作要求,结合本地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推进溧阳地区"两权"抵押贷款工作。  相似文献   

6.
2015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作为全国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的第一个试点县,广西田东县率先在全区探索开展农村"两权"抵押贷款业务,取得一些有益做法和工作成效,但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亟待出台配套政策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农村土地产权抵押模式.我国部分地区也进行了"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本文在大冶市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实践基础上,从加大政策扶持、提高风险容忍度、增强社会保障等方面就进一步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5号)。2015年12月,长春市九台区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区,本文基于九台市的现实情况分析了该项改革可能面临的困难以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曲沃县作为2015年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首批试点县(市、区)之一,四年多来积极创新信贷产品,有序推进了试点工作。但是,目前曲沃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总体规模较小,仅占贷款总额3%左右,发展进程缓慢,其背后一些深层次问题值得关注。本文在介绍曲沃县试点实践的基础上,对目前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探讨,并给出了相关建议措施,以期为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和乡村振兴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政策     
<正>我国将试点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拟在北京市大兴区等2 3 2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暂时调整实施物权法、担保法中关于集体所有的耕地使用权不得抵押的规定,允许以农村承包土地(耕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在天津蓟县等59个试点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南平市辖内的邵武、建瓯为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试点县(市)。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实践,两地试点业务在增量和扩面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支撑业务发展的配套条件不完善、金融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等"短板",制约了试点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两市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借鉴相关试点地区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完善配套条件、改进金融服务、突破法律法规障碍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东海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16万农户承包了141万亩土地。为了盘活这份"沉睡的资产",把农民丰富的资源变成发家致富的资本,东海县早在2012年就试水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2015年12月获批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市、区)后,东海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以  相似文献   

13.
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232个地区做为试点,先行先试开办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缓解农村资金短缺及抵押难题,玉田县作为河北省农业大县被列入其中.目前试点工作中期评估已经完成,试点工作进展较为顺利,但仍存在着一些制约瓶颈,需进一步破解. 一、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工作 2016年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人行玉田支行牵头成立了推进玉田“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关于推进玉田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以政府文件形式转发至各相关部门实施.2017年是试点工作的收官之年,玉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工作,在2017年工作要点中明确“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贷款业务”.  相似文献   

14.
业界大事     
《中国金融家》2016,(4):11-13
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办法印发施行近日,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两个办法"从贷款对象、贷款管理、风险补偿、配套支持措施、试点监测评估等多方面,对金融机构、试点地区和相关部门推进落实"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明确了政策要求。  相似文献   

15.
农村金融改革既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也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是农村最大的存量资产,开展农村"两权"抵押担保贷款,能够激活存量资产、缓解融资困境。本文以福建省永春县为例,分析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实践与成效,通过对试点工作中金融支持和配套制度安排进行探讨总结,剖析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制约因素,并提出推进试点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入信贷抵押范围是扩展农户融资渠道、解决农民贷款难的有效途径.2014年11月,中国农业银行下发了《关于吉林分行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范围的批复》,将包括通榆县在内的28个县(市、区)纳入试点范围.2015年2月,吉林省政府下发了《吉林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方案(试行)》,决定在全省部分县(市、区)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全国农村"两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云南省共9个试点县。砚山县作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之一,依托文山州"三权三证"抵押融资业务三年来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形成了一套以"一金两贴一中心"为主体的较为成熟的交易流转市场体系,为农村产权价值评估、流转交易、抵押物处置、风险缓释和补偿机制建设等提供了良好的经验与借鉴。"一金两贴一中心"即风险补偿基金,贷款贴息和保费补贴,农  相似文献   

18.
宁夏同心县农村信用联社开展了一种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相结合的抵押贷款业务。本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操作模式的利弊,结合实际提出了:放宽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限制;成立合法化的农业合作组织;订立回购合同;限制担保人的行为;不断完善反担保品种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三农"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能够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从而在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中央已明确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用于流转、抵押,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以解决农村经营主体融资困难的问题.但就目前实际情况看,农村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相关配套措施,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充分发挥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优势,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健康发展,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已正式出台,为全面了解"两权"工作进展情况、当地政府重视程度、新型农业主体对开展"两权"抵押贷款期望度以及金融机构在开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人民银行藁城支行深入辖区金融机构及相关单位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