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今,国内经济渐渐由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方式渐渐过渡成内需拉动型,以长远的眼光来说,庞大经济体系下,外汇储备规模的增长速度渐渐变小.鉴于此,我国政府应该科学地配置外汇储备,进而使得外汇储备的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本文研究外汇储备持续积累的经济后果,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分析——兼论通货膨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供应量受制于外汇储备使货币政策丧失独立性。双顺差积聚起的巨额外汇储备是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主要因素,通货膨胀也与货币政策的内生有关。应该改善一直以来实施的强制结售汇制度为意愿结售汇制度,加速利率市场化进程,尽快打通货币市场利率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的效率,才能从根本上避免长期使用外汇冲销干预带来的各种政策弊端和机制扭曲。  相似文献   

3.
我国外汇储备剧增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  李芳 《海南金融》2007,(4):60-62
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外汇储备数量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近两年外汇储备以每年2000多亿美元的速度增长.至2006年10月底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本文从我国外贸和外资政策、全球经济失衡、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等角度分析了我国存在高额外汇储备的必然性.尽管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存在汇率风险以及会对本国的货币政策产生影响,但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即维持汇率稳定、化解货币错配风险以及稳定经济金融环境的角度分析,我国持有大量外汇储备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足量的外汇储备对中国国际收支的调节能力和对外支付的水平有了重要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源源不断的外汇储备占款使得中央银行在对冲手段上存在一定的被动,在投资渠道有限的背景下,过量的外汇储备推动了经济泡沫。应当协调贸易结构,遵循严进宽出,放宽资本流出,促进外汇政策与外汇体制相协调,改革和培育良好的外汇市场体制,改善汇率弹性,通过这些措施增强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5.
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已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巨额外汇储备使得货币供应量增加,银行信贷规模不断扩大。结合2006年至2013年季度数据,基于VAR模型运用协整方法探讨我国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及银行信贷规模的关系,并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予以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三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外汇储备的增长促进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又进一步推动了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张。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外汇储备与国内货币供应量关系为:外汇储备变动是货币供给的重要渠道。外汇占款是基础货币的一部分,其数量变化会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顺差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开放和发展条件下,基于凯恩斯动态货币需求调节方程和Cavoli模型,构建了一个包含外汇储备增加的国内市场利率决定模型。对中国2001~2008年月度数据的OLS和TSLS回归结果表明国际市场利率和外汇储备增加对国内利率影响并不显著,而物价水平、产出和滞后一期的货币供给等变量系数符号不仅与理论预期一致,且检验结果显著。这表明中国渐进的资本市场开放战略和外汇储备的持续积累并没有对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产生系统影响,对模型中变量系数的比较分析还发现中央银行的货币冲销政策效果非常明显。为使模型更加优化,由增加残差序列二阶自回归对原模型进行了调整,回归结果证实了上述结论。论文进一步采用了递归的SVAR模型来分析国际利率和外汇储备增加对国内利率的动态冲击效应,脉冲响应函数表明这种动态冲击效应同样十分微弱,再一次表明了中央银行的货币冲销有效性和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外汇储备的成因与成本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倬  肖劲 《西南金融》2006,(2):53-54
近两年来,中国外汇储备额突飞猛进,综合考虑风险防范和持有储备成本因素,我国的外汇储备超过了合适规模。本文回顾了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过程,分析了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认为有三方面原因促成了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凯恩斯主义的需求刺激政策、谨慎的预防动机和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分析了持有过量外汇储备带来的四个方面的成本,最后是总结。  相似文献   

9.
10.
自2006年我国外汇储备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储备大国之后,至2010年底的短短4年时间,已超过2.8万亿美元。巨额的外汇储备固然证明综合国力的强大,对确保国际支付、汇率调控和社会经济安全等十分有利,但也会带来外汇储备成本高、外汇资产利用效率低、引起国际经济贸易摩擦等一系列负面影响。为此,确定一个适度的储备规模,调整好储备资产结构,合理有效地利用超额外汇储备去改善国内经济和产业结构,进一步开拓国际商品和资本市场,是符合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1.
资本流入、外汇储备非均衡增长对我国外汇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解释了外汇储备非均衡的概念,采用1999年1月~2005年6月的月度数据,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作协整分析,测算人民币升值预期下流入我国的非FDI 资本数额,证明过度资本流入引起我国外汇储备的非均衡增长。在此基础上,运用成本- 收益分析指出我国目前外汇储备的持有水平虽然没有超出适度区间,但已明显偏高,进而提出外汇储备管理的“适度性”、“合理性”和“稳定性”原则。  相似文献   

12.
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本外币政策结合点及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的内在机制两方面,就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予以分析,进而提出我陶革新外汇管理体制、完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深化汇率改革及改善旧际收支失衡等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外汇储备的战略型资产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洲金融危机后,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开始大量积累外汇储备,导致自由储备水平远远超过国家债务数量。本文指出目前中央银行在巨额外汇储备管理上是低效率的,针对这一问题中央银行可以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率的外汇储备管理框架——战略型资产配置来管理外汇资产。最后,明确战略型资产配置对于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重要意义,可以在保证基本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同时,提高外汇资产收益,使外汇储备资产组合更有效率。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累积与宏观经济波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汇改后,外部经济失衡成为了政府部门的"棘手"问题。选取2000年1月~2008年2月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外汇储备累积带来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波动影响,并借助ARCH模型和TVP模型进行动态分析得出:外汇储备在长期内影响价格波动,而对产出的影响具有短期性;外汇储备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波动系数为β1=-0.09,外部失衡下经济高增长波动较小,低速增长时期的波动加大;而对国内宏观金融的影响则恰好相反(分别为1β=0.08和1β=0.689);TVP模型检验得出,国内产出增加和FD I流入都不是国际收支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而进口和外汇储备占款成为国际收支失衡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解决"内外"经济平衡的关键是要运用汇率、利率、物价水平调节国际收支及外汇储备。  相似文献   

15.
对于外汇储备增长的影响因素,不同的视角出发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本文选取亚洲三个储备大国中国、日本和印度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LLC和IPS方法对三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平稳性检验,而后的同质面板Kao检验和异质面板Pedroni检验表明,经常项目、平均进口倾向、汇率及外商直接投资与外汇储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似不相关回归SUR模型实证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外汇储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常项目、平均进口倾向、外商直接投资与外汇储备呈正相关关系,而汇率与外汇储备负相关。本文还针对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影响因素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外汇储备损益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系统总结中国外汇储备损益研究视角的基础上,提出央行"实际汇兑损益"的崭新视角,并以此为切入点,研究了中国外汇储备损益与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关系问题。本文借助国家资产负债表构建了双顺差分析模型,并通过升值情景模拟分析,得出结论:在汇率制度改革过程中,既有的汇率错位和通常伴随的汇率超调往往导致了央行发生"实际汇兑损益",损失量与兑换资金规模、汇率错位程度成比例,由此产生的汇兑损益可能导致对国家外汇储备的"非对称分配"。鉴于目前理论与实证研究不支持人民币被大幅低估的观点,货币当局应关注和避免因汇率错位及汇率超调产生的外汇储备汇兑损失;对于人民币的汇率调整应基于学理、结合实际,研究出一套准确客观的算法体系,以动态界定汇率合理区间;而从中长期考虑,需将汇率制度改革作为系统工程来推进。针对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四方面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外汇占款对中国货币供给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悦 《新金融》2003,(7):12-13
一、外汇占款在我国货币供给中的地位 外汇占款是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一个途径.这一点可以从简化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看出.当商业银行将外汇出售给中央银行时,中央银行的资产增加,同时会将等值的本国货币记入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账户,也就是增加了他们的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就可以按比例扩张信用,增加货币供应量(见表一).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外汇储备的性质及其使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崇献  徐枫 《新金融》2009,(6):11-15
本文从出口一笔商品可以带来两笔等值于出口商品价值的货币资产(即外汇储备和出口结汇所得人民币)的现象出发,分析指出外汇储备和人民币结汇收入是两笔相对独立、可以使用的资产,指出结汇所得人民币只是对传统货币发行渠道的一种替代或挤占.然后结合我国当前的外汇管理制度,分析了如何把外汇储备用于对外和对内购买的同时,保持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和避免两次结汇带来货币增发.指出外汇储备收益部分是国家可以灵活使用的资产,但结汇后的外汇储备的使用将造成央行资产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的外汇储备面临着信用风险、汇率风险、通胀风险、流动性风险及投资收益损失风险。长期来看要减持美元资产,优化外汇储备资产。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外汇储备的风险和损失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损失: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外汇储备资产的市场价值下跌的风险和损失;储备货币贬值的风险和损失;外汇储备投资失误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外汇储备被敌对国家冻结或没收风险和损失.此外还探讨了外汇储备资产损失和缩水给中央银行带来的资本损失问题,并对各种损失的影响做了点评和建议,力图澄清一些现实中有关外汇储备的误解和疑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