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曲国霞 《技术经济》2003,22(2):39-40
近一段时间以来 ,会计界人们讨论最多的莫过于美国大公司的会计丑闻。不久世界通信公司、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施乐公司等著名大公司相继报出丑闻 ,会计界惊呆了 !一、美国有关公司会计丑闻产生的原因分析1、创新日新月异 ,使美国现行的会计准则滞后 ,公司有机可乘。安然公司的沉沦主要是由于该公司过去几年采用激进的会计手法 ,对其报表肆意粉饰的结果。根据安然公司以及安然公司董事会特别调查委员会提交的长达 2 18页的《调查报告》(俗称鲍尔斯报告 ) ,安然公司从 1997年以来 ,主要通过“组织创新”、“交易设计”和“衍生工具”等方式…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一直不怎么顺利,相反,多种麻烦接踵而至。先是经济不景气,后是“9.11”恐怖袭击事件。然而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的当数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接连爆出的会计假账问题。安然、安达信、施乐、世界通信等一些“巨无霸”企业纷纷轰然倒塌。据报道,仅仅在今年第一季度,美国就有64家公司的会计和财务报告案被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而在全部上市公司中,有近1/3的公司作假账。自去年安然公司作假账一事被披露后,美国一些大公司的违规行径纷纷暴露在阳光下。会计行业有安达信、安永、毕马威、普华永道,它们都是世界会计…  相似文献   

3.
资本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有赖于包括会计管制和公司治理在内的基础性制度作为支撑,尤其是会计管制与公司治理的协同改进。本文以美国会计管制与公司治理的演进为例,论证了会计管制和公司治理协同改进的命题。在此基础上,从机构设置、监管责任和规则制定权安排3个方面构建了我国会计管制与公司治理协同改进的机制架构,力图建立一个目标统一、权责清晰的会计管制和公司治理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4.
1.美国会计教育目标模式。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AICPA在其先后发表了一系列的会计教育研究报告,关注美国会计教育的发展情况。美国会计学会(AAA)作为代表会计教育界的职业团体,在20世纪80年代曾成立了一个“未来会计教育结构、内容、范围委员会”,对未来会计教育的目标进行了研究。美国的大会计公司是会计人才的重要需求者,他们非常关注美国的会计教育状况。  相似文献   

5.
李扬 《经济论坛》2003,(18):48-49
一、美国公司改革法案出台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2002年7月,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分别以压倒性的423票对3票和99票对0票的多数通过了公司改革法案。原因在于:从2001年年底的安然破产事件到2002年6月底的世界通信公司会计丑闻事件,美国众多的上市公司相继陷入了公司治理危机之中,股票市场投资者的信心几乎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影响了美国经济的复苏,一度被标榜为世界典范的美国公司治理模式也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可以说,该法案是美国政府对动摇了美国股票市场投资者信心的一系列会计违规事件的反应,也是美国监管机构、证券交易所、机构投资者、审计…  相似文献   

6.
从美国公司会计丑闻看美国公司治理神话的破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01年年末美国爆出安然公司会计假帐事件以来,接二连三暴露出一系列财务丑闻,像环球通信、世界通信、施乐、默克、奎斯特通信等许多大公司都榜上有名。这使公  相似文献   

7.
陈昆 《生产力研究》2007,(22):130-133
2001年年末起始爆发的美国大公司系列会计丑闻充分暴露了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内部人控制问题实质上就是代理问题。在以两权分离为特征的现代公司中,代理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解决代理问题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时期经济领域内道德失范现象严重,随着财务丑闻层出不穷,会计行业的信用屡受怀疑和关注.不能诚信执业的问题成了会计行业的一大弊病。会计诚信缺失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近年来会计造假案件的频频爆发,美国的安然、我国的银广夏等知名大公司相继曝出假账丑闻,致使会计行业的公信力和独立性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质疑,使会计信息这一“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的信誉受到了严重损害。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如何走出诚信危机,再塑会计的诚信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萍 《技术经济》2006,25(1):75-77
美国政府2002年7月通过的《萨班斯一奥克斯莱法案》Sarbanes--Oxley Act)(以下简称《SOX法案》)是针对安然,施乐、世通等大公司会计造假案而制定的,被誉为美国乃至全球“新的上市公司准则”。该法案不仅对《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这两部证券监管的重要法律做了修改和补充,而且还对会计行业的监督、审计独立性、财务信息披露、公司责任等诸多方面做了新的规定。本文就该法案对欧盟会计及其相关行业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漪  刘彤 《经济论坛》2004,(12):139-140
近年来,国内外诸多新闻媒体纷纷披露会计造假案的丑闻,如美国安然、世界通讯以及我国的银广夏、郑百文等几个大公司,会计造假已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其中最为引人深思的一个问题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到哪里去了。从学校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1.
胡审海 《新经济》2005,(2):90-93
诚信是证券市场永恒的主题。英国1720年的南海泡沫事件和美国1929股市大崩盘早已成为证券发展史上抹不掉的苦涩记忆。近一个时期以来,美国证券市场丑闻不断:安然公司会计造假事件余波未了,世界通信、施乐复印公司又爆出财务欺诈案。这一连串会计丑闻的曝光,不仅严重打击了美国财会审计制度乃至整个上市公司制度的信誉,也极大地损害了投资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周黎  赵鑫 《当代经济》2009,(20):130-131
本文选取了美国对华木制家具反倾销案中的两家公司天津美克公司和深圳德源公司,对比分析会计保护机制,探讨其中的经验和教训.研究发现:会计内部保护机制是企业胜诉的基本保证.内部保护机制由三个系统组成:应诉反倾销会计预警系统、境外竞争对手会计资料分析系统、反倾销导向的成本核算管理系统.会计外部保护机制是企业胜诉的有效支持.外部保护机制由行业协会、政府部门及中介组织三个系统组成.企业应借助内外部保护机制,增强企业应诉能力.  相似文献   

13.
规范公司治理的独立会计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雪珍 《经济管理》2003,(21):46-49
近年来,美国出现的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公司治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内部人控制、国有资产流失和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比较严重。会计独立性的缺失是会计造假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本文在分析了会计独立性缺失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独立会计制度的思路及应采取的措施,以达到进一步改善公司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美国公司治理的最新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1 2月2日,美国《财富》5 0 0强排名第七位的安然(Enroh)公司宣布破产,2 0 0 2年7月1 5日,美国世界通讯公司(worldCOM ,Inc )也宣告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宗公司破产案。此外,施乐公司(Xerox)、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等公司也爆发了财务丑闻,这一系列财务丑闻使曾经受到全球推崇的美国式的公司治理模式受到了人们的质疑,使得人们对美国公司治理模式进行重新估量和评价。本文将着重分析安然事件后美国改进公司治理的新举措及其对我们的启示。一、安然事件后美国改进公司治理的新举措安然等公司财务丑闻发生后,美国的危机处理机…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组织形式一般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三种。自 2 0 0 0年 1月 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规范了我国个人独资企业的行为 ,保护了我国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及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但是 ,到目前我国尚未对个人独资企业会计核算作出明确规范。文章就个人独资企业的资格认定、会计主体、会计等式、会计账户和会计报表这几个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是美国企业的传统。可是在步入新世纪后,安然、世通等一连串大公司会计丑闻的曝光,美国股市的急剧下跌,公众信任度的持续滑坡,都让人们把谴责的对象瞄准了“股东价值最大化”这个公司治理原则。的确,疯狂追求股东价值带来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公司管理者和投资者过于关注当前业绩,而不投资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有时甚至为了短期利益而不择手段,比如做假账。  相似文献   

17.
<正> 2002年7月30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他称之为“自罗斯福新政以来最具深远意义”的公司改革法案——《2002年萨巴尼斯—奥克斯利法》(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该法旨在打击公司腐败与会计欺诈,保护公司普通雇员和股东利益,内容涉及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和审计监管等。该法案的通过是美国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以来最重要的证券改革法案,将对美国乃至世界金融市场、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立法背景不断出现的会计造假案,股市的暴跌,国民对经济前景的担心和临近的中期选举等等这一切促使了这一法案的快速出台。  相似文献   

18.
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制企业在决策、激励、监督及约束等方面的制度与原则,它涉及公司利益相关者在权利与责任方面的分配、制衡以及效率经营与科学决策。公司治理的这种目标和内容决定了管理会计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将会有比较大的作用空间。但是结合我国企业当前公司治理的现实需要,传统管理会计已经不能适应公司治理完善的需要,需要在管理会计内容及方法上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9.
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82,自引:4,他引:178  
李增泉  余谦  王晓坤 《经济研究》2005,40(1):95-105
本文选取我国资本市场 1 998— 2 0 0 1年间发生的 41 6起上市公司收购兼并非上市公司事件为研究样本 ,实证考察了控股股东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或掏空动机对上市公司长期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公司具有配股或避亏动机时进行的购并活动能够在短期内显著提升公司的会计业绩 ,而无保资格之忧时进行的并购活动目的在于掏空资产 ,会损害公司的价值 ,但掏空行为对公司的会计业绩却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美国管理会计一直引领着全球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本文回顾了美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历史,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美国管理会计工具的产生与发展、管理会计组织与人才培养情况,并提炼总结了美国管理会计发展的特点。最后结合美国的管理会计发展状况,对我国的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