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致富天地》2007,(8):12-13
“越是市场低迷的时候,越要搞好生猪养殖。”这是云南省玉溪市大营街镇大营街办事处六社规模养猪户王玉荣的经营之道。王玉荣从1995年开始搞规模化养殖。2003年,他在该镇中所办事处租地10余亩办起一个养猪场。在去年生猪价格不到每公斤6元的时候,他投资33万元,收购了甸苴办事处一个占地5亩多的养猪场,之后又花17万元在春和镇飞井办事处买下一个种猪场。这一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浦南镇大力发展泥鳅养殖,目前拥有养殖水面1200亩,每亩可养殖泥鳅5000斤,全部出口韩国,每斤批发价格12元,每亩获利1.58万元。  相似文献   

3.
《光彩》1998,(9)
吴祖发,1977年考入南京林业学院,毕业后分配到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工作;1983年辞去公职,创办个体性质的长江生态研究所;1986年承包1500亩荒山和荒湖,从美国引进新鱼种鱼;同年,他开始立项研究生态农业,前后个人投入近4000万元,目前已在动物...  相似文献   

4.
何庆林 《致富天地》2006,(10):20-20
云南省宜良县狗街镇、北古城镇是板栗种植较集中的乡镇,狗街镇有6.3万人口,种植板栗4.6万亩,2005年收入2000万元,最多的种植大户种板栗1000多亩,年收入30~40万元;北古城镇有5.8万人口,种板栗24574亩,2005年收入900万元,种植大户年纯收入2至3万元。板栗种植、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户的收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云南省富源县委、县政府坚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打响了魔芋品牌,让许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2005年全县发展魔芋5万亩,产值1.7亿元;2006年发展6万亩,产值可达2.1亿元;预计到2010年发展魔芋10万亩,产值突破3.5亿元。群众都说:“魔芋是‘金蛋蛋’,让百姓过上新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王彦  正营 《致富天地》2007,(9):16-17
江苏省阜宁县吴滩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在夏收后及时引导群众采取地里刨“金”、水中捞“银”、圈中生财、庭院聚宝、劳务输出挣钱等措施,全面增加收入。截至6月底.全镇8000亩棉田全部套种,沟塘水面增放养殖6000亩,稻田养殖4000亩,养禽160多万只.仔猪复圈2.7万头,养长毛兔3000多只.利用沟渠空间、庭院搭架种植丝瓜、“二八”长角、红镶边扁豆角等晚茬蔬菜约合2100多亩,种植浅水藕、茨菇2000亩,利用田埂种豆约合2300亩。组织劳务输出3500多人。预计全镇7200农户3.4万余人年底仅农副业人均可多增收600元,人均纯收入可达4800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中秋时节,云南省沾益县西平镇大营村十六组的村民谭元安夫妻,经常在村委会千亩连片的鱼塘基地劳作。他们夫妇俩养殖了30多亩鱼,种植莲藕20多亩,养了600多只蛋鸭,家里还盘着口粮田,全年光卖鱼、卖藕、卖鸭蛋就能净赚一两万元。盘算着一年的劳作,平时不爱笑的谭元安还是满心欢喜。  相似文献   

8.
张蓝水 《农机市场》2007,(11):15-1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中央作为一个省级待遇的经济实体。2006年,农业总产值308.12亿元,工业总产值216.12亿元,农业经济量大于工业。农作物播种面积1496.60万亩。其中,棉花播种面积732.02万亩,同比增加3.4%,占农作物播种面积1/2强;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吨,达110.82万吨,同比增加12.3%。粮食播种面积330.80万亩,下降3.3%;产量149.93万吨,同比增加4.5%。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富宁县洞波瑶族乡洞塘村委会洞塘村的梁岳松,原是洞波供销社的一名下岗职工。几年前,他投资10多万元,在当地大规模种植马铃薯和甘蔗。2007年他又筹资60万元,购进480吨蔗种,在谷桃树的荒山上种植了600多亩甘蔗,经过一年的精心管理,第一季砍收就实现销售收入66.8万元,激发了当地群众种植甘蔗的热情。在群众没有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他先后拿出250吨蔗种赊给他们,并从技术、农药、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宣威市龙潭镇下格村认真调整产业结构,2007年种植白术160亩,种植农户达100户,平均亩产值达0.7万元,全村共增收112万元,最高户收入达5万元,最低的也在4500元左右。中药材白术的种植,使农户得到了实惠.许多农户当年种白术当年就增收上万元。  相似文献   

11.
章边 《致富天地》2008,(1):11-11
浙江海盐农民杨惠锋成功引种紫番薯,一公斤能卖50元,一亩地收入3万元。 一公斤番薯卖50元!29岁的农民杨惠锋是这个“传奇”的创造者。2006年,他种了6亩地的新品种紫番薯,年底收获18万元,上门求购者络绎不绝。2007年5月,他亲手培育的紫番薯种苗开始销售,又有30万元入账。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张振华格外忙碌——专业课程紧张之外,他还需要筹备拓展自己创业的苜蓿种植产业链,让养殖企业入股;而作为公益投入的1.1万亩三北防护林老树残林改造工程同样让他牵挂。大一登上央视"创业英雄汇"的舞台获得100万元融资,大二在家乡种植的3700亩紫花苜蓿,纯利润达到了450万元。张振华俨然成为同学眼中的"传奇"。平头、略黑,谈话时不经意间总会露出憨厚的笑容。  相似文献   

13.
贵港市港北区港城镇位于贵港市北郊城乡接壤处,总面积13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万亩,人口6.13万,人均耕地0.83亩。由于人多地少,土地瘠薄,历来经济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逐步加快,2001年实现历史新跨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1753.3万元,比上年增16.8%;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63250万元,比上年增25%;财税收入1553万元,比上年增25%;财税民1443万元,占任务1277万元的113%,比上年收入净增321万元,增长28.6%;农民人均纯收入2990元,人均增收203元。我项指标跃居贵港市85个乡镇前列,被贵港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明镇”。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阜宁县吴滩镇董滩村53岁的农民孙茂祥.自2003年9月至今,共滚动投资110多万元,兴办现代化养鸡场,并不断扩大养殖规模,2007年鸡存栏达3万只。去年4月,他家开通因特网,利用网上发布信息,销售鸡和蛋。他家5年来养鸡已赚58万元,其中去年就赚了26万元。几年来,他还从技术上辅导。从鸡苗、资金上扶持。带动40多户农户发展规模养鸡业。  相似文献   

15.
《广东合作经济》2010,(1):56-56
2010年1月27日,闺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考察组来到清远市,对清远市供销社系统中报的清新县石马沙糖桔专业合作社1000亩优质沙糖桔出口基地新建项目和清城区横荷成功桂花鱼专业合作社30万公斤桂花鱼养殖扩建项目”两个2010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6.
我场位于鸡东县西北部,“201”国道横贯施业区南北,经营总面积21563公顷,森林总蓄积158立方米,森林覆被率77.78%,林场总人口530人,现有职工194人。自1958年建场以来,累计造林15万亩,保存13万亩,成林9.5万亩,人工林皆伐3.5万亩,人工林蓄积87万立方米。自73年开始间伐以来,实现产值近5500万元,是造林总投资4倍,实现了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目标。下面就把我场如何进行人工林经营试述: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云南省风庆县大寨乡干马村种植烤烟400亩,交售1078.6担,实现产值69.29万元,亩产值1782元,户均收入4385元,人均收入1071元。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村委会换届时.董国华这位1964年就当村干部、1965年入党的老人终于按捺不住了:不顾家人的规劝.毅然抱着“为富村富民改变现状”的心愿,参加了村委会主任的竞选,结果他以70%的选票当选。上任伊始,他首先拿出儿子给自己的2万元养老钱,掏修旧井2眼,解了村民吃不上干净水的燃眉之急。然后,他又组织村民凿水井3眼、旱井14眼、修旧井11眼.尤其是2006年多方筹资50万元,完成了可载入村史册的的氟水改造工程,使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董国华曾先后两次集资16多万元为村小学改建,让学生家长多年忧心忡忡的校舍危房问题终于落到了实处;要想富.先修路,董国华在上级补助修路资金7.5万元的情况下,集资32万余元铺修了村南1.5公里的外环路:通过个人投资兴办和村里补助的办法,扶持村民建起中型养猪场3个;董国华借助上级补助,积极组织资金.扶持村民建沼气池150个.改善了村民照明和日常生活;集资8万余元.在全乡第一家完成电视闭路改造工程;组织村民在河滩荒沟打坝造地达270亩;清理了舞台院内垃圾.硬化了场地和22间厢房,使剧团唱戏、集市交易恢复往日喧嚣;在投资3万元建起一个篮球场的同时.又组织集资6万余元,建起老年文化娱乐活动室,使60岁以上的近200名老人有了自己的“天地”:2006年,有史以来首次为2名考上大学的学生颁发“奖金”各5百元;村务、财务公开,2006年审计后受到乡政府好评。  相似文献   

19.
石头镇是容县北部的一个偏远山区镇。有水田2.35万亩,仅占耕地总面积的7.42%,山地共2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8.47%;全镇总人口6万多人。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依靠地方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八角这一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山区农民致富、经济腾飞的好路子。现全镇八角种植总面积共7.46万多亩。2000年,八角总产量310多万公斤,总收入3700多万元,仅此项,全镇人均收入610元,创特产税210万元。八角已经成为农民致富、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0.
王金贤 《新商务》2003,(6):44-45
2002年,浙江产茶县(市)区达到68个,茶园面积220余万亩,茶叶产量13.9万吨,产值32.6亿元,比上年增加5亿元。其中名特茶生产量为4万吨,产值26.4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