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该文将农村金融需求分解为以取现汇兑为主的基础金融服务、以贷款融资为主的普通金融服务和以投资理财为主的高级金融服务,并从农村金融的变化、农民已经获得的金融服务和农民希望获得的金融服务三个角度进行了矩阵式分析。分析发现,以通榆为代表的东北贫困县农村金融过去几年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基础金融服务和高级金融服务方面,但农民贷款难问题依然存在。现有农户贷款在审批效率、附加成本以及利率等方面存在改进空间。同时,农民的金融需求也出现了积极变化,需要金融机构采取相关措施予以满足。  相似文献   

2.
国家提倡发展县域金融,振兴县域经济,发展普惠金融,促进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村村通。为掌握县域农村金融的真实状况,作者走访了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对农村金融的供给、需求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深入地调查。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了解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情况,找准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着力点,笔者近期对湖北省咸宁市部分农村企业、农户和涉农金融机构进行了调查走访。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农村企业和农户对目前金融服务的满意度较高,但涉农金融机构在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4.
农民获得金融服务的质量是衡量普惠金融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准,是实现农民金融参与权的重要体现。论文通过分析七地田野调查发放的问卷,发现各地农民金融服务获得情况差异明显,仍旧存在制度运行不畅、主体能力缺失、市场结构失衡等问题。基于此,论文突出法制保障的优势,提出明确权力主体权责、提升农民金融知识水平、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等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5.
马文科 《时代金融》2014,(6X):255-256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出现了严重的供求失衡现象,农民投融资渠道单一、非正规金融市场的野蛮发展等现象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金融市场政策法规缺失、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农村金融风险偏高与转移机制缺失以及农户金融意识淡薄等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出现了严重的供求失衡现象,农民投融资渠道单一、非正规金融市场的野蛮发展等现象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金融市场政策法规缺失、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农村金融风险偏高与转移机制缺失以及农户金融意识淡薄等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申霞 《武汉金融》2012,(4):44-45
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突出表现在农村金融机构收缩、农村金融服务滞后、农民享受的金融服务远低于城市居民、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融资可得性远低于城市经济。本文通过对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难点的深入剖析,提出了实现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网点全覆盖、品种多元化、基础建设现代化的金融服务全覆盖目标定位和"五个依托"加快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的路径选择,以促其建立一个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金融缺失与破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进诚 《中国金融》2006,(12):26-27
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缺失的症结及原因 多数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金融抑制现象,农村金融深化程度不高,农村金融的参与主体及其行为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对中国农村金融最多的批评,是认为农村对国民经济的资金贡献远远大干其从国民经济发展格局中获得的资金支持,存在比较严重的金融服务缺失问题。这里面,有金融本身的原因,也有农村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因素,归纳起来可以用“三缺三不缺”概括,即:不缺信贷,缺信用;不缺资金,缺政策;不缺银行,缺竞争。  相似文献   

9.
近日,各地填补金融空白乡镇的报道屡见报端,这实在是一件好事.金融空白点严重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使农村消费者享受最基础的金融服务,银监会去年明确了工作目标--"着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全国各乡镇基础性金融服务全覆盖."  相似文献   

10.
时下,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在全国全面铺开,要使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效果发挥到最大,就必须构建农村与城市金融服务全覆盖均等化。本文说明了构建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均等化的重要性。笔者认为构建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的均等化主要存在问题有政策性与商业性的矛盾、货款门槛、政策性短板、金融环境有待完善等4个方面。本文从蕲春县的工作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