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宪 《沪港经济》2007,(5):10-10
一个时期以来,企业社会责任的话题很受媒体关注。然而,中国社会的现实告诉我们,不能离开“公器”的社会责任,孤立地讲企业社会责任。最近,在浙江“亿万富婆吴英神话”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审视中国“公器”承担社会责任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于普通百姓而言,是社会的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而对此构成现实阻碍的问题是:社会互信正在消减。作为政府和民众沟通桥梁的新闻媒体,原本应竭尽所能弥合此二者的罅隙,但近年来无论是媒体自身的信任危机事件,还是媒体在公众事件中的不当表现,都使得社会信任度下降的结果中也添加了媒体的“贡献”。究其根本原因,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模糊难辞其咎。  相似文献   

3.
为了防止沦为外人“扳倒中国(Take Chnia Down)”的工具,中国媒体必须坚守“不攻击爱国主义”的当然底线。没有人要求每个媒体的每篇文章都捍卫爱国主义,中国媒体有大量关于财经、社会、生活、时尚、旅游甚至娱乐八卦的文章,这反映了中国现阶段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现实。但是,任何媒体如果自以为在反对社会弊端方面获得了某些舆论支持,并试图利用这种支持去攻击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4.
刘艳艳 《魅力中国》2010,(22):157-157
时下中国选秀节目中出现的“伪娘”现象,引起社会热议。本文从社会各界对电视选秀中出现的“伪娘”现象谈论出发,试图初探媒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媒体过分的恶炒“伪娘”,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记者社会责任理念的迷失,同时也暴露出新闻职业精神的危机。  相似文献   

5.
刘畅 《魅力中国》2014,(18):270-270
为了媒体能够更好地报道突发性公共事件,以及在报道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能够更好地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该文简述了媒体报道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现状,通过理论结合实例概括出媒体的责任,论证了媒体如何报道突发性公共事件对公共和社会有很大影响,最后总结出媒体如何更好地报道突发性公共事件以及如何更好地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浅谈手机媒体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现在都生活在信息社会当中,媒体是我们在这个信息社会生存的必需品。报纸、广播和电视代表着传统的三大媒体,因特网特别是万维网一经出现,立即被称为“第四媒体”。而如今,一个新的媒体正在慢慢地发展壮大起来,慢慢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去,这就是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  相似文献   

7.
一偶 《浙江经济》2007,(18):4-4
近来,媒体争相报道“宁波家业长青民企接班人专修学校”第二期家族企业接班人专修班开班的消息。民营企业的接班人培养、企业的顺利传承等问题一时间成为社会的焦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今天的报刊杂志习惯称之为“80后”?今天,“80后”已开始走上社会舞台,正在接受高等教育或者已走上工作岗位。“80后”有着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人迥然不同的群体特征,因而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争议和关注。不少社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认为,“80后”正处于中国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转型期,在他们身上,存在着不少较为明显的缺点,但他们的昂然自信、富有创新精神,也是有别于60年代、70年代出生人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9.
秦望 《开放潮》2004,(12):19-20
明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全部取消,但随着日期的临近,另一种“社会责任贸易壁垒”的足音却日益清晰起来。今年上半年以来,一些媒体大量报道了有关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体系”即SA8000认证的消息、评论,其中掺杂了一些不切实际的观点,加之缺乏引导,使得SA8000认证几乎被视为一股“恶流”。  相似文献   

10.
和谐,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所谓“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媒体津津乐道的一个关键词,一个充满温馨、具有亲和力的词语。“和谐”这一颇具东方智慧的词语进入了中国执政党的重要文件。作为重要的执政理念。同时,“和谐”将对政府公共管理乃至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谐”乃是幸福之源。“和谐”有望成为2005年中国社会的流行词语。  相似文献   

11.
沪港观点     
燕青 《沪港经济》2013,(3):13-13
食品审稿制度 日前,广东省政协委员李汴生批评媒体报道夸大食品安全问题,把“个案”推广到整个行业;动辄使用“有毒”、“致癌”等词语,夸大食品危害,制造冤假错案,容易激化社会矛盾。他建议,媒体或管理部门应设立食品专家监审,涉及食品安全的报道应通过监审的审核。  相似文献   

12.
当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日新月日的时候,理应走在时代变革前列的媒体,似乎在某些方面明显落伍。比如说,关于“谢谢”一词的使用方法和适用对象,不少媒体,甚至有些主流媒体就依然在念“老皇历”。我们常常看到诸如此类的媒体报道:  相似文献   

13.
每到年底,各类称谓耀眼的“评选”就会铺天盖地,打开网络搜索引擎,无数年度精英评选扑面而来。在各路商业英雄广受媒体和社会拥戴的同时,中国的经济腾飞了,我们的时代前进了。  相似文献   

14.
刘瑞新 《理论观察》2006,(3):189-189
社会新闻相对于时政、经济、科教、体育等新闻来说,更显得色彩斑斓、轻松活泼,更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平民性,更为广大受众欢迎。近年来,各媒体纷纷推出社会新闻专版或专题节目,包装越来越好。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受众的青睐。但也有些社会新闻品位不高。以为了抡卖点。揭人隐私、逐艳猎奇、色情描写,表现罪恶的细节,媚俗一类的报道时有所见。有的媒体热衷传播绯闻和小道消息。专门报道国内外政界要人或文体明星的艳闻,似是而非的历史事件、外交秘史,或凭空控造一些荒诞离奇的故事,吊受众胃口。不同媒体之间的社会新闻雷同化,转抄化,炒“剩饭”等问题也比较严重。强化社会新闻的导向作用是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梦”,这个承载中国人希望与梦想的词语很快成为国人讨论的热点,同时引起国外媒体的关注和热议。“中国人终于有梦想了”,类似这样的标题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比比皆是。国际舆论关注“中国梦”,将它与中国的国家形象联系起来,其评论难免会牵涉到类似“中国威胁论”的话题。其实,想实现“中国梦”,恰恰应该从塑造美丽中国国家形象开始。  相似文献   

16.
如何遏制特殊利益集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包括新华社在内的不少媒体都提到了“特殊利益集团”。在强调和谐为本的当今中国社会,特殊利益集团的出现对社会公平正义构成了较大威胁。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是,特殊利益集团拥有的“利益”无一例外都是法律法规所授予的,而这些法律法规在制定过程中同这些集团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周宏 《理论观察》2007,(4):179-180
信用话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如此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或报告中经常用整段文字对信用体系的建设进行表述,各级政府部门都在讨论信用体系的建设,打造各种各样的“信用工程”;大量社会资金涌入与信用有关的各个服务领域;各种媒体每天关于“信用”及信用体系建设的报道不下数十篇。这充分说明,信用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义主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全面解决信用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但是,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大搞“信用建设”的过程中,却很少有人认真思考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信用”;“信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8.
就在2007年年中,福布斯宣布停排中国慈善榜。“停排”的原因之一,是目前中国企业家进行慈善捐赠的方式比较“被动”,有的企业家“只有在政府发动,或者给予大篇幅报道时才会进行捐赠”。  相似文献   

19.
10月沉思     
彦堂 《东北之窗》2010,(21):6-6
“十月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当共和国迎来61岁的时候,由于距离“十二五”只有数月的时间,回顾“十一五”的辉煌成就成为各媒体的主要报道内容。而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不仅增补习近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更为关乎中国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走向的“十二五”规划定调。未来5年中国将开启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台湾媒体上已经少见“繁荣”,“稳定”的字眼,经常出现的却是“混乱”,“危机”的报道。什么“财政危机”、“金融危机”、“社会危机”、“教育危机”、“诚信危机”等等;目前又出现了一个“人口危机”,而且这个危机是“史无前例”的,也就是说,它在台湾历史上是从未出现过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