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省属地方高校的危机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培养和提高辅导员的危机处理能力尤显重要。培养和提高策略是:对辅导员进行危机教育专题培训;加强辅导员的危机管理意识的培养;重点培养敏锐的嗅觉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加强媒体知识、新闻素养的培养;组织开展危机演练或到武警、消防、医院、公安部门进行参观学习等。  相似文献   

2.
职业胜任能力是辅导员完成本职工作,走专业化、专家化发展路线的基本要求和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90后正以新的姿态加入到辅导员队伍,他们能否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引领学生成长成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为参考,对上海市高校73位90后辅导员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上海市高校90后辅导员职业胜任能力总体高于平均水平,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能力模块相对较好,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涯规划以及危机干预等层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高校辅导员工作倦怠的文化成因及心理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重要力量,由于学校管理层面、社会认同度和世界道德危机、社会转型所带来负面影响,以及辅导员自身知识、能力、方法和心理素质与学生工作不相适应而造成工作倦怠。应通过管理机制创新、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自身素质提高、综合能力培养来缓解压力消除工作倦怠,实现高校的育人目标和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黄玉华 《改革与开放》2017,(21):109-111
高校突发事件关乎学生生命安全,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不仅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工作职责,也是其自身工作能力的锻炼与检验过程。本文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提出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突发癫痫病的处理与应对方法,以期为类似危机处理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梳理了高校辅导员面对的常见危机事件,分析了危机事件应对中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变化、心理问题及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改善高校辅导员心理状况的对策。辅导员要加强自我完善;定期对辅导员进行心理疏导;定期对辅导员进行业务等方面的培训;要加强和完善学校自身的管理;家庭要加大对辅导员工作的支持;要提升学校和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同感;学生要积极配合、支持辅导员各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认同感危机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认同感危机的现状及对策进行叙述分析,辅导员与学生是我国高校中有特色并且十分重要的对应角色,笔者通过分析当前辅导与学生之间"认同感"危机的四点具体表现,并提出了通过换位思考以及保证辅导员工作的延续性等相应的对策,对一直困扰辅导员工作推进的根源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具有信息获取的直接性,沟通交流的简便性,危机干预的及时性、灵活性等。辅导员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更好的把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各个阶段,采用不同的策略更好的控制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辅导员应以积极干预的心态走出工作困惑和迷茫,通过各种途径及时预防和发现危机,加强对学生生命价值方面的教育;积极识别和干预有自杀倾向的学生,做好对自杀未遂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并注重自我保护,做好危机事件后的团体辅导工作.  相似文献   

9.
王丽芹 《魅力中国》2011,(7):150-15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大学生面临着就业的恐惧,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愈来受到社会的关注。而高校辅导员由于处于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本文从心理危机干预的角度,探讨了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工作重点及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与方法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处理日常工作、辅导员个人发展的职业优化方案,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将影响到辅导员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本文在研究《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基础上,结合所在学校实际情况,对高职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构成分为四个部分,并进一步解读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困境,总结出高职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