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资产减值准则)。该准则借鉴了有关国际会计准则并结合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实际,对准则适用范围、资产内容与概念、资产减值迹象判断标准、资产可收回全额的计量以及资产减值损失等方面进行了更新和明确,并特别规定了资产减值准备,一经确定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与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相比,资产减值准则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较大的变动。  相似文献   

2.
王丽君 《吉林会计》2003,(11):46-47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98年发布《国际会计准则36——资产减值(Impairment ofAssets)》,该准删进一步规范了资产减值的会计实务,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资产减值会计(Impairment of Assets Accounting)在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程度地运用,我国新《企业会计制度》第五节资产减值中明确提出了资产减值的概念,系统规范了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更加充分地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使资产的价值与其应具有的盈利潜能保持一  相似文献   

3.
聂蓉 《会计之友》2007,(4S):51-52
本文对各类资产减值的相关内容以表格的形式作了归纳,并探讨了新《资产减值准则》的特点及其在实施中将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一、资产减值准则有关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变化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出现资产减值迹象时,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即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同时还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  相似文献   

5.
贾茜  张艳 《财会通讯》2011,(8):20-21,25
本文以沪A制造业上市公司2005年至2008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对新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在新准则实施后没有集中转回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与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好坏显著相关;会减少长期资产减值计提;并增加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中都就资产减值准备问题作出具体规定。本就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规定和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等,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新企业准则拉开了资产减值准备变革的帷幕,为了促进减值准备变革的进行,笔者先从资产减值设置的初衷与执行中表现出的严重扭曲入手,分析扭曲发生的原因,阐明资产减值准备的规范化已迫在眉睫;接着,在肯定新准则所做的变革的基础上,探讨了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准备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包括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眭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三类。它们虽同属于生物资产,但在进行减值准备核算时却适用不同的具体准则,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减值准备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规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减值准备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资产减值》的规定,公益性生物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的规定不计提减值准备,其原因是公益性生物资产不具备生产经营眭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新会计准则资产减值中资产组的相关问题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资产组的本质对一些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在操作上有困难的情况,准则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相当于国际会计准则的现金产出单元。现行资产减值准备都是以单项资产为计提基础,在实务中,有些资产难以单独产生现金流量。新准则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做法,  相似文献   

10.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为了避免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同时为了保证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性:阳可比性。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与以前的规定相比,改变较大。新准则明确规范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的处理、商誉的减值测试与处理以及有关资产减值的披露等具体问题。本文仅就资产减值准则的变化及实施设想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一)改变了资产减值的计提基础。新准则规定:“准则中的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采用了资产组的概念:“资产组是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在单项资产减值准备难以确定时,应当按相关资产组确定资产减值。旧准则中没有资产组的概念,新准则的提出是对资产减值会计的一大突破,是与国际会计的趋同。  相似文献   

12.
资产减值准则在实施中存在利润操纵隐患,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该准则的实施效果倍受关注。文章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出发,研究其利用各种类型的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的方式,分析其成因,并对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利润操纵提出有效的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资产减值的准则克服了我国很多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调节利润的缺陷。因此本文就资产减值准则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新旧会计准则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在2006年2月25日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它的制定很大程度上借鉴了IAS36的做法.同时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对其作了一些修订。本文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新旧会计准则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研究资产减值会计理论并借鉴各国减值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建议.并对资产减值会计实务操作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定义、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及转销的实质意义,说明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及转销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我国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资产减值的准则克服了我国很多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调节利润的缺陷.因此本文就资产减值准则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1998年1月财政部发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要求计提包括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在内的四项准备。2001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又将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扩大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和委托贷款。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将“资产减值准备”作为一个单独的会计准则列示出来,完整地给出了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时间与计量方法等内容。由此可见,财政部对我国企业资产质量计价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然而由于制度和准则不会尽善尽美,有些企业为了达到某些目的利用会计制度和准则的漏洞,进行利润操纵,使资产失去了真实价值,使决策者得不到决策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我国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资产减值的准则克服了我国很多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调节利润的缺陷。因此本文就资产减值准则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近期,一些企业利用会计法规准则中的灵活性、不完善性来操纵会计利润的行为日益严重,尤其是目前许多企业要进行年报的披露,而“资产减值准备”就成为了一些企业进行会计利润调节的重要“杠杆”。因此,笔者拟就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利润的影响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与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相比较,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规范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新准则增加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本文就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核算方面新旧准则的不同点谈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