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在2000年6月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法治”与“德治”的思想以后,2001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又提出“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在建党80周年讲话中再次强调“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这是在总结古今中外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客观规律认识的新的飞跃,对于我们建设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们建设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有效途径。一、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江泽民总书记在2001年全国宣传部…  相似文献   

2.
依法行政——依法治国之本李菊党的十五大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贡献,是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高度,第一次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为了推进依法治国进程,重要的是要把依法治理活...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加重视法治建设,这已成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国家战略和鲜明时代特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要深刻认识法治政府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大意义和重要分量,准确把握新时期党中央对法治政府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把法治政府建设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结合,把法治政府建设与服务政  相似文献   

4.
在实行依法治国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发展中,思想政治工作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战略。同时,在实行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我们也要看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局限性以及法治代价的问题,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弥补和匡正法律的局限性,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5.
王宪魁 《活力》2014,(21):4-4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治国之根本。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必须认真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刻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总目标、基本原则、工作布局、重点任务以及组织和人才保障,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结合实际、深入研究、统筹谋划,扎实做好龙江法治建设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杨海浪  刘涛 《活力》2007,(11):53
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在认真总结我国法制建设实践经验、借践中外法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做出一项重大理论创新。标志着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方向。法治理念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想、信念、观点的总和。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这一决策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宏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立法、执法、司法和普法教育等方面都有大量工作要做。而司法是其中一个十分...  相似文献   

8.
文摘     
社会主义法治的十个原则刘海年在《人大工作通讯》撰文指出,实行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客观形势之要求党的“十五大”不仅坚定地重申和更明确地提出了依法治国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而且还浓笔重书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法治原则_(一)民主原则。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法治_民主是手段,是过程,更是目的。(二)人权原则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享有充分人权,是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三咱由原则。自由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行政,建立一个法治的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的监管者、裁判员和卫士,要充分发挥其职能,必须从严治政,做依法行政的典范。———认识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1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此,“依法治国”被正式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践“…  相似文献   

10.
谭佐佳 《广东审计》2001,(12):36-37
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十五”规划新的发展时期,江泽民同志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江总书记把德治与法治紧密结合起来放到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高度来论述,在我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治国思想的新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贡献。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坚持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1.
“理念”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指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之共同本体,是客观世界最为根本的、永恒的本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指引我们实现更加完美的法治国家的精神信念与思想基础,它是“法律制定及运用之最高原理”。它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本体;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灵魂;是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价值指南;是社会主义法治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王树利 《活力》2009,(8):89-89
一、加强学习。充分认识检察工作服务新林区建设的重大意义 检察工作服务大局。就是要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是检察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是解决检察工作中现实问题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3.
张丽 《活力》2010,(4):110-110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和全局角度.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我国各条战线的主力军和后备军。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不仅是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的问题,而且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是关系到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大事。  相似文献   

14.
曹艳秋 《活力》2014,(22):20-2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依法治国,强调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4年10月28日,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一系列决定,其中包括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根据全会精神,在新形势下,我们党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做好党的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技术监督部门作为国家的重要执法机关,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担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加强技术监督部门的职业道德建设,对完成十五大提出的任务,使之成为“政府需要、企业欢迎、群众信赖、社会...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出了规划,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各项任务和实现路径,这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是巨大的推动,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明确肯定了德治与法治一样,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据此,我们可以给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依法治国方略提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审计实践,提出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建议,推动着法治建设的进程,故国家审计与国家法治建设二者密不可分,互为促进,共同致力于贯彻落实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推动实现良好国家治理。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我们,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法治理论创新,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法治理论首先我们要明确创新法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