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根据中国金融网报道,目前中国民间金融的规模大约是9000亿元人民币(大约是11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GDP的6.5%。目前国有和民间的信贷总和增长率在19%左右。多年来国家对民间金融一直采取不支持的态度,主要是因为以下4个方面:1.民间信贷的发展降低了国家金融紧缩政策的效力。2.民间金融缺乏有效监管和规范运作会带来金融风险。3.民间金融市场会扰乱银行市场体系的正常运行。4.民间金融容易发生债务纠纷,易滋生社会安全风险,不利于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正规金融供给不足,农户主要通过民间融资获得生产生活性资金需求。民间金融的发展影响农村金融市场的规模和结构,影响农户生产投资和农户非生产需求,进而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民间金融往往依赖于关系型信用来实现,关系型信用的非正规民间信贷成为农村社区具有"内部化"效益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因此研究关系型信用对民间金融的影响,对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非正规金融信贷在农户信贷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挤占了正规金融借贷。本文从资本禀赋和交易成本的角度重新审视了非正规金融替代正规金融的机制,并使用了联立方程组模型予以验证。研究发现农户的借贷行为是基于自身资本禀赋、衡量借贷成本之后而做出的判断,人力资本显著影响正规金融借贷,而收入结构、实物资本显著影响非正规金融借贷。本文证实了在农户信贷市场中,非正规金融凭借自身的成本和信息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正规金融。本研究的政策价值在于当从加大涉农信贷供给和降低农户借贷成本的角度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进而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人假设条件下,农户因寻找正规金融机构合格抵押担保的非利息单位成本过高,导致其信贷需求转向非正规民间金融.而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期望收益率是抵押担保价值的递增函数,信贷资金供给只青睐抵押担保价值高的农户.在这种矛盾困境中,只有促使农村各种非正规金融组织合法化,建立适应农户信贷需求特征的小型金融机构,并组建面向农户的信用担保机构,才能降低农户信贷供需的非均衡程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金融的强有力支持。我国农户特征为农村非正规金融提供了存在的客观基础,而商业化改革的深入开展强化了农村商业性正规金融追求利润的经济理性,弱化了其为广大农户提供信贷的激励。根据我国农户特征和农村金融结构现状,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模式应是:通过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正确引导,使其更加有效地满足农户消费性信贷需求和部分生产性信贷需求;农村商业性正规金融应为农业企业提供充分的信贷支持,同时为农户提供部分生产性信贷服务;政策性金融的首要任务是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支持农业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6.
地下金融业务规模占正规的比重近三成,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近日,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对全国20个省份的地下金融状况进行了实地抽样调查,对各地区地下金融规模、农村地下金融规模、中小企业非正规融资规模进行了基本判断,测算出2003年全国地下金融(地下信贷)的绝对规模在7 405亿元~8 164亿元之间.  相似文献   

7.
吴英案二审维持原判又一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时间,对民间借贷,非正规金融的讨论热烈异常。在对此案发表了诸多观点和看法后,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我国的金融体制存在诸多弊端,并提出了各种解决民间借贷,非正规金融乱象的方法;也有人抨击我国金融机构的垄断性,垄断对中小企业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从而也使中小企业被迫选择风险很大的非正规金融;也有人从另一角度,通过对比我国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限制与其他国家的有效的金融政策,来说明我国正规金融机构政策存在的问题等。在我国金融机构居于垄断地位的情况下,非正规金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本文从具体出发,来说明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浙江省农户金融需求状况调查发现,农户的借贷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生活性资金需求比例较高;农户对信用社的了解和认知程度不高,民间借贷是农户融资的主要渠道;农户对其它金融需求的了解意愿比较强烈。因此,地方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对民间金融应积极引导,加强监管,使其成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而作为担当支农主力军角色的农村信用社应深化改革,开发多样性信贷产品,满足农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最后还要通过金融知识下乡等方式,让农户了解金融常识。  相似文献   

9.
民间非正规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对中小企业融资具有重要的金融支持功能。信贷配给是民间非正规金融的内生基础,民间非正规金融将历经由内生金融向外生金融的演变过程,最终实现从需求主导型的市场引致性内生金融制度到供应主导型的政府强制性外生金融制度的转变。以此为依据,规范我国民间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创新路径是:规范民间非正规金融的资金募集机制和资金运作机制;建立民间非正规金融的风险控制机制和业务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新远见》2009,(1):83-84
要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必须放宽农村金融的准入条件,降低准入门槛。要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要积极支持涉农金融机构跨区域兼并重组。在重视正规金融机构作用的同时,也要重视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要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的健康发展,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3,(22):217-218
从2012年起国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国家政策为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化提供了有力支持,以河南省新型金融机构发展为视角,探讨河南农村非正规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引导和规范河南省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民间借贷,顾名思义是作为正规的金融机构借贷的补充,是金融投资方法与农村发展问题相结合的产物,对促进农村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农村民间借贷既是一项金融服务创新,又成为了一种融资方式。本文通过介绍农村民间借贷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来解析我国农村民间借贷,并针对此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正确看待非正规金融的存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规融资是指民间借贷或股权集资的融资活动,是相对有组织的金融中介或有组织的发行与交易市场而言的。非正规金融是其内容,具有零星、分散的特点,在我国常指民间金融。非正规金融是我国现有金融体制外的产物。近年来发展速度非常快,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当前,非正规金融尚未受到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及法律体系的监管和保护,但其存在具有必然性与合理性,应获得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由于民间金融的风险日益加大,因此迫切需要对民间金融进行引导与规范。河北省的民间融资规模小,民营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本文通过分析河北省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从而找出解决路径,试图解决农村信贷市场中的供求失衡问题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展河北省的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5.
3月22日,为期四天的“亚太地区小额信贷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论坛上再次呼吁应该通过税收政策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同时要合理引导民间金融,让民间融资公开化。吴晓灵说.“让民间融资公开化,既有利于对借贷双方利益的维护,更便于借款人积累信用走向正规融资。”  相似文献   

16.
(一)需求远远大于供给。根据在四川农村实地调查发现,85.2%的样本农户对小额信贷有需求,其中有21.6%的农户贷款需求未得到满足,户均贷款需求约为9000元。以此测算,中国农户总数约1.9亿户,贷款未得满足的市场规模为1.9亿户×85.2%×21.6%×9000元/户=3147亿元。我国2007年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小额贷款额为2038亿元,可见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的小额信贷远远达不到农户需求。  相似文献   

17.
温州民间金融与民营中小企业协同演进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蒲祖河 《企业经济》2003,(5):119-122
本文以温州为个案对民间金融与民营中小企业的互动关系和协同演进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温州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民间金融有着较为明显的需求。研究发现,民营中小企业在创业、发展、成熟和集团化的各个时期,对民间金融提出不同要求。即随着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张,企业目标和经营方式也发生相应变化,在融资选择上逐渐倾向于规模资金和能够提供规模资金的金融机构。这种变化客观上要求民间金融提高组织化程度,最终完成从原始的民间自由借贷到组织化正规民间金融机构的过渡,从而使民间金融形成严密的内在体系结构,并具有金融创新和规模民间资金供给等功能。本文认为,政府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就目前看,应当适当降低民间金融的市场准入条件,引导民间金融逐步演化为规范化运作、定位于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民间金融机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民间金融是对传统金融体制的一种有效补充。我国民间金融发展速度很快,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探讨如何规范民间金融秩序、优化发展环境,成为撬动民间资本以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促进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民间金融发展现状1.规模迅速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间金融的规模迅速扩张。2011年,中金公司的报告认为,我国民间借贷余额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95个来自温州地区中小微企业样本研究发现:虽然整体上中小微企业民间借贷比低于正规信贷比,但部分企业对民间借贷依赖较大,特别是乡镇企业民间借贷比例高。统计显示:中小微企业在民间借发生后正规信贷比不升反降。回归检验也支持了民间借贷不利于提高正规信贷比的假设,特别是以中小微乡镇企业为样本的检验结果尤其显著。最后,向金融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民间借贷并不利于中小微企业后续信贷融资授信评价。该结论否定了已往研究文献所隐含前提假设,说明正规金融制度建设是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国人民银行委托国家统计局2007年在全国范围进行的抽样调查取得的10省2万农户的大样本微观调查数据,从金融排斥视角考察中国农户正规借贷行为。采用Tobit模型分析金融排斥对农户借款行为是否有异质性影响。实证研究表明:第一,授信额度的增加将提高农户正规借款数量,减少农户民间借款数量;第二,当地拥有民间借贷组织将能增加农户非正规借款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