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2006》从不同角度对商誉的确认、减值测试和列示披露做了规范。本文拟以准则为依据,结合实例对商誉的确认、减值测试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以期对会计实务有所帮助。从《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有关商誉会计处理的规定可知:  相似文献   

2.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商誉处理等进行了规范。并将企业合并按照控制对象的不同,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种情形。企业合并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从中涉及到合并双方在会计处理方式上有所不同,企业合并在新准则中有了新的变化,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解读两种合并方式下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沈艳秋 《企业导报》2014,(2):105-105,125
新企业会计准则新增企业合并准则,将企业合并划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每一种情况下又进一步划分为吸收合并、控股合并及新设合并。对于每一种具体情况下,合并方的会计处理存在着较大差异,特别是净资产及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金额及商誉确认与处理问题,相对较为复杂,难以掌握。  相似文献   

4.
正《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将企业合并区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分别对其确认、计量及相关信息的披露进行了规范。笔者拟结合自己在实务中接触的企业合并案例,对一些会计处理存在争议或准则中未明确的问题进行探讨。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原商誉的处理[例1]甲公司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乙公司100%的股权,取得时产生商誉,丙公司系甲公司的子公司。  相似文献   

5.
李金茹  邓昊宇 《财会月刊》2023,(15):105-110
有关商誉的会计处理主要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准则》中进行规范,该准则于2006年颁布,实施16年以来未进行进一步修订。在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16个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中,多次涉及企业合并有关商誉实际业务的规范问题,证监会也针对商誉的会计处理多次以监管文件等方式进行规范,同时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与金融工具一系列准则的修订中也涉及对或有对价的确认。基于上述原因,本文结合案例详细分析实务中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而总结商誉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进一步修订企业合并准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商誉处理等进行了规范。并将企业合并按照控制对象的不问,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种情形。企业合并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从中涉及到合并双方在会计处理方式上有所不同,企业合并在新准则中有了新的变化,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解读两种合并方式下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蒋欣然 《会计之友》2012,(14):33-34
文章通过对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合并商誉的解读以及对国内外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对比,阐述了对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下合并商誉的初始确认和减值测试会计处理的理解和认识;分析了合并商誉与国际普遍做法的趋同之处和差异所在;对我国的商誉确认中负商誉计入当期损益的做法及减值测试中存在实务操作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阐述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分别采用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两种会计处理在合并成本、合并费用、合并损益和合并商誉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9.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普及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核算方法中的购买法,本文分析了免税合并与应税合并中,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及会计处理,并进一步探讨了合并商誉是否需要进一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下简称“新准则”)中合并商誉的处理规定进行了探讨。在对合并商誉这一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就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理论依据及其产生的影响和可能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对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下简称“新准则”)中合并商誉的处理规定进行了探讨。在对合并商誉这一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就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理论依据及其产生的影响和可能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一、新会计准则中商誉会计处理的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对商誉的确认和计量作了新的规定。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确认为商誉;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直接计入合并当期损益。初始确认后的商誉,不再进行摊销,而是于每一个会计期末,按《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资产减值准则”)的规定对其进行减值测试。但鉴于商誉难以独立产生现金流量,因此,应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1)此处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应是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社会经济中广泛进行的企业收购活动往往会导致巨额的收购溢价——商誉。我国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规定,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规定,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14.
张兰 《企业研究》2012,(6):134-135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按照企业合并中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控制对象的不同,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本文主要从二者的含义、分类、会计处理原则、会计处理方法、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以利于在实际业务中根据二者的异同区分和正确处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相似文献   

15.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将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种情况.笔者经过例证得出:如果同一控制人将其独资或享有较大股权的企业合并到其股权相对较少、但具备控制能力的企业,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由于未能顾及商誉问题,就会出现控制人在被合并方的权益更多地向合并方的其他股东转移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税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的划分标准不同导致企业合并过程中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计税基础可能发生改变,从而会涉及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文章从税法对企业合并所得税处理的规定出发,分别探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商誉的概念及确认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并没有给出商誉的具体概念。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规定,商誉的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不属于无形资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CAS20)的规定,商誉代表  相似文献   

18.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大类,不同类型的企业合并应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采用权益结合法,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采用购买法。  相似文献   

19.
企业合并会计一直是会计理论与实务界争论的焦点,争论的核心问题主要在于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商誉的处理、企业合并所获得资产与负债的计量等。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简称CAS20),标志着我国第一部正式规范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准则出台。本文拟从五个方面对我国颁布的企业合并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企业合并准则进行比较,提出了我国企业合并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合并准则趋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万凯  贺丽锦 《会计之友》2009,(16):68-69
企业合并会计一直是会计理论与实务界争论的焦点,争论的核心问题主要在于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商誉的处理、企业合并所获得资产与负债的计量等。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简称CAS20),标志着我国第一部正式规范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准则出台。本文拟从五个方面对我国颁布的企业合并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企业合并准则进行比较,提出了我国企业合并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合并准则趋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