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评价北京市“一村一品”的发展竞争力,明确北京市“一村一品”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北京市“一村一品”更好发展提供依据,也为其他地区“一村一品”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方法]文章选取质量因子、规模因子、效益因子3个具有较强代表性的指标构建北京市“一村一品”发展竞争力评价体系,利用2017年北京市9个区县的“一村一品”发展情况的调研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北京各区县“一村一品”发展竞争力进行评价,对发展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密云区、大兴区和延庆县在“一村一品”发展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区县; 在“一村一品”发展规模及潜力方面,平谷区、顺义区和密云区优于其他区县; 而在“一村一品”发展效益及潜力方面,房山区、延庆县、顺义区较其他区县有更好的优势。[结论]北京市各个区县“一村一品”在发展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研究指出北京9个区县“一村一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北京市郊区“一村一品”发展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珠海市金湾区红旗镇广发村“一村一品”的发展状况,探讨了“一村一品”这种农业经济模式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引导、土地流转、技术人才、相应的社会服务组织等,是“一村一品”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开展“一村一品”活动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农业部历来重视推动“一村一品”活动逐步向纵深发展,2005年,推进“一村一品”写进了中央的1号文件,今年,农业部围绕一村一品,在1万个村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经过多年的发展,星星之火般的“一村一品”活动,现在已呈燎原之势。农业部部长杜青林6月25日在全国发展“一村一品”经验交流会议上表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一村一品”正成为我国村级经济的主体,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为了推进各地发展“一村一品”,促进产业强村富民,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支撑,农业部日前召开发展“一村一品”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建立了发展“一村一品”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其职责分工、联席会议议事规则、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规则,为发展“一村一品”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和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一村一品”是农村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对以村为基本单元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模式的一种表述。发展“一村一品”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专业化、规模化的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重要途径。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一村一品”正成为我国村级经济的主体,我国“一村一品”逐渐形成规模。在东部地区出现了大量的二、三产业和外向型农业专业村镇,中西部地区也出现了许多种养业等专业村镇,其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都已达到相当高水平。今后几年是我国“一村一品”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尤其是建设…  相似文献   

6.
《农民科技培训》2007,(8):46-46
日本大分县是“一村一品”的发源地。“一村一品”概而言之.就是一个村的居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建设家乡,发展农村经济的活动。“一村一品”工程的深刻内涵是:除了开发特色产品以外.还创造与发展代表每个地区的观光项目以及文化活动,并且把这些活动培育成在国内外受欢迎的“作品”,加深人与人、乡村与城市、  相似文献   

7.
一、深化认识,切实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一村一品”是农村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它是对以村为基本单元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模式的一种表述。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推进,要求经济发展走专业化、规模化的路子,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这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一村一品”正是适应这一规律逐步发展起来的,并成为各国加快农业和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一村一品”得到持续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改革…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溧阳市在《溧阳市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总体规划》的引导下,经过多年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引进并实践“一村一品”运动,打造了以天目湖品牌为主体、占据全市农产品商品70%左右份额的系列地方特色农产品60余只,构建起1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00个“一村一品”专业园、100个“一村一品”新型产业化组织,全市特色专业村比例达55%左右。  相似文献   

9.
10月14-15日,农业部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全国发展一村一品工作座谈会。会议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和专业示范村镇建设”的要求,总结交流各地发展一村一品的做法和经验,分析当前一村一品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推进一村一品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一村一品”从字面上看就是一个村要侧重抓好一个产业或者一个产品。但用发展的眼光看,“一村一品”这个概念是动态的,不同发展阶段应该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一村一品”,“品”是核心,它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不仅包含着种、养、加以及文化、旅游等产业,而且包含这一产业发展中的劳动对象、生产工具和生产关系,囊括了整个产业发展的诸多因素:“村”是载体,是“品”发展过程中的范围界定,起初可能只是几户农民,而随着产业的扩展,可以扩大到一村或几村、一乡或几乡,  相似文献   

11.
《青海农牧业》2006,(3):41-41
7月13-14日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特色农业“一村一品”现场观摩会。会议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青海省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的重要手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因地制宜,依据不同自然村的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面向市场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积极发展“一村一品”,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目前全省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0家,带动农牧户35万户,形成有特色的专业村400个,带动16.86万农户从事“一村一品”生产.专业村农民从发展“一村一品”中获得的纯收入占家庭年经营收入的35%以上.发展“一村一品”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全国发展“一村一品”经验交流会最近在江西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代表边看边交换意见,他们一致认为,“一村一品”是加快农业和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如今,在河南省内乡县,食用菌村、小辣椒村、大理石板材加工村、烟叶村、油桃村、大白山羊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村逐渐涌现出来,许多农民受益于“一村一品”,“一村一品”已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支柱,为农业产业化调整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发展“一村一品”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2002年以来,我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定位,按照“山上办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水面兴特色养殖”的结构调整思路,“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农民增收重点,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取得了可喜成效。据统计,从2002年实施“一村一品”以来,全省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00家,形成有产业特色的专业村近2000个,带动近百万农户从事“一村一品”生产,农民从中获得纯收入占家庭年经营收入的80%以上。(一)在主导产…  相似文献   

15.
熊光明 《山西农经》2023,(18):49-52
文章通过总结达州市“一村一品”发展的经验和不足,提出“村”要有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不断提升“一村一品”发展质效、引进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及服务组织、创新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一村一品”运动是日本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模式。在人多地少、资游紧张的情况下.日本通过开展“一村一品”运动。便每个村庄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或拳头产品.成功打入国内和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7.
20多年前日本率先推行“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经济政策,开展“一村一品”运动20多年来,其发源地——大分县培育出有特色的产品336种,比1980年增加2.3倍。其中产值达到100万美元以上的有126项,产值达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15项。人均收入在1994年就达到27000美元。1983年8月,平松守彦先生在上海首次举行了“一村一品”演讲,其后在上海开展了“一厂一品”、在武汉市开展了“一村一宝”活动等。20多年来,平松先生曾先后13次访华。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推进各地发展“一村一品”,促进产业强村富民,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支撑,农业部日前召开发展“一村一品”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建立了发展“一村一品”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其职责分工、联席会议议事规则、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规则,为发展“一村一品”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和工作机制。据了解,联席会议由农业部经管司(站)、办公厅、财务司等18个单位组成,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为联系会议召集人。各单位都确定了一名司局级干部作为联席会议成员,一名处级干部作为联席会议联络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经管司(站),经管司司…  相似文献   

19.
打造"一村一品"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大力推进“一村一品”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者在对“一村一品”柑橘专业村——洋畲村进行深入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洋畲村发展“一村一品”的经验与体会,即应用区划成果,发展柑橘生产;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创立品牌,增强竞争力;重视培训,提高科技含量,组建协会,促进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0.
王争辉 《山西农经》2023,(8):1-4+46
江西“一村一品”特色品牌建设虽已有一定基础,但还未实现理论和实际紧密联系,导致江西“一村一品”特色品牌传播效果不佳。因此,通过市场调查,以定量方式从特色品牌传播的易接受程度、品牌信任度、品牌满意度、品牌忠诚度4个方面构建特色品牌传播指标体系,从实践层面为江西“一村一品”特色品牌传播提供决策支持,促进特色品牌高效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