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企业家是资源的最终配置者,是技术创新的发动者、应用者和推广者,是制度环境的构建者和市场环境的塑造者,因此,企业家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推动力量。企业家转型滞后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迟缓的重要原因,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尽快推动企业家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八五”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现实经济条件,依靠科技力量,致力于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了一批现代化的企业集团和企业家队伍,经济增长方式上完成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转变,积累了大量的资本,为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资源与需求双重约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美华 《技术经济》2006,25(11):25-28110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处在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为主导或市场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之中。其增长方式仍然带有明显的粗放或外延型增长的基本特征,地方政府强烈的投资热情和投资冲动产生了“行政性的重复建设”。同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得到一定程度发挥,地方政府的行为和利益实现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从而产生了“市场性的重复建设”。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双约束型特征较明显,而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在分权式改革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有三个制度基础:一是政治集权下的经济分权,二是以GDP指标为核心的相对绩效评估,三是延续了关系型社会的履约方式。分权式改革背景下"为增长而竞争"的增长模式内生出多种带有排斥性的发展态势,是一种排斥性增长而非包容性增长。由于没有包容利益和谐,导致增长成果分享性明显不足,具体体现为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个人收入差距和阶层差距。中国要实现从排斥性增长向包容性增长的转型,必须要实现从社会分割到社会整合的转型,从关系社会到规则社会的转型,从阶层板结向阶层流动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回顾了国内外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相关理论,指出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创新和创业,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创新行为和创业行为两种机制起作用的。然后在这种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定量分析了我国东部、中部及西部的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各地区的企业家精神对相应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等,为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全国政治经济学研讨会于2006年5月21日至23日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会议主题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高校及党校系列的专家学者120多人出席会议。会议围绕“九五”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成效、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从根本上转变的原因、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增长方式转变问题”这一新的概念,认为,增长方式比较不是经济的技术水平和质量的比较,而是增长动力和机制的比较。提出了增长方式的三种类型,即“行政推动型增长”、“利益导向型增长”和“效率导向型增长”。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利益导向型增长方式转变”的三个发展阶段一“地方利益导向”的增长方式转变、“企业利益导向”的增长方式转变和“市场利益导向”的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关键在于实现从“利益导向”的增长方式转变到“效率导向”的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8.
进入后危机时代,“转方式、调结构”已经成为各国的重要共识。其目的在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或地区将“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战略的基石及政策的出发点。其中一些地区通过创新与转型升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也有一些地区在实施过程中却进入误区,出现了一些变异现象。这些现象不仅违背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偏离了“十二五”规划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线,而且干扰了国家以及地方的转型升级的全局,影响到“转方式、调结构”的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9.
钟文 《资本市场》2004,(5):27-28
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命运。在经历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之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转变,如何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4”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就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发表了讲话,其内容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为什么要转变,如何转变等一系列内容,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0.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强调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需着力解决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协调、收入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多等问题.在诸多的问题中,人力资源市场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用工荒”、“民工荒”、“招聘难”的现状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命题,并且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所在。由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今天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仅仅两个字融改变,却标志着我匿长期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转变,这一历史性跨越是建国以来尤其是近三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累积的结果。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变迁入手,结合经济发展的有关理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正>70年代末80年代初,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被卷入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的行列,世界经济趋向多极化,各国调整产业结构的步子加快,在亚洲,一直以高投人、低产出、低效益的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和劳动、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为支撑的“四小龙”经济的高速增长受到了严峻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亚洲“四小龙”一改过去一味追求外延膨胀的经济增长方式,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及时将战后籍以腾飞的粗放型经济向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技术和知识密集的集约型经济转变,实现经济水平由低科技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低管理水平的低级阶段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管理水平的高级阶段生长,促使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四小龙”经济转型的成功经验,对当前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有着重大的启发意义。 一、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经验所在 1.密切注意世界经济动向,抓住机遇,及时转型。 “四小龙”都是在世界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时,调整发展战略,顺应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适时转型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四小龙”的经济已发展到了相当的规模,与此同时,世界经济的发展又出现了背离现象:一方面,经济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并日益?  相似文献   

13.
推进经济体制转变做好经济体改工作叶连松一、正确把握两大转变的相互关系,以经济体制的加速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加快转型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我们...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稳步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2009年,堪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转型之年”。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逆势上扬”的文化产业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5.
了解经济增长方式演变的基本规律,可以对我国增长方式的转变起到重要的借鉴和推动作用。现阶段我国建立在粗放型增长方式基础之上的经济发展,在资源、环境、经济结构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给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和困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不懈的艰苦努力。  相似文献   

16.
阶层地位感知是影响民营企业家经营决策的重要因素,然而当前仍缺乏对其阶层地位感知形成机制的解释。从市场化转型历史背景出发,本文认为民营企业家阶层地位感知受其创业时特定历史情境的影响,并会通过世代效应长期共享、强化这一认知模式。基于五次中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具体考察1992年前后两个不同时期创业的民营企业家群体地位感知差异来检验世代效应。结果表明:与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前(1992年前)创业的民营企业家群体相比,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1992年后)创业的民营企业家群体地位感知相对较高。同时,进一步异质性检验发现,对于无体制内经历和经济力量较强的民营企业家群体,市场化转型对其阶层地位感知的提升作用更强。通过聚焦于中国市场化转型的历史变迁进程,本文为深化民营企业家阶层地位感知的认识提供了宏观历史视角解释。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2010年的主要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我国经济实践经验表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决定了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决定着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市场经济本身不姓“资”也不姓“社”,它不过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经济,是由企业、市场、政府、法律和人才这五个基本要素组成,这五个基本  相似文献   

18.
作者认为,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是要建立以硬化国有企业经营性产权即实现国有企业资产人格化为主线的经营机制。作者认为,现代职业型企业家阶层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生产方式内部经济主体多元化与财产社会化矛盾运动的产儿,其形成经历了承包→经理人→经营者这样一个客观过程。企业家阶层的形成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从经济法律关系上扬弃了财产所有权的绝对排他性,产生了财产的法律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这两种所有权形式。作者认为,深化我国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企业家阶层,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要求的企业家经营占有制,形成“国家——企业家——职工”三元制衡的利益机制,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家人格范式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家的界定现有关于企业家的定义和描述可以分成三种。1.制度经济学派的“技术结构阶层”。制度经济学派从“技术决定论”出发,认为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决定社会权力转移和社会制度演进。在封建时代,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土地;在资本主义时代,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资本;步入后资本主义时代(现代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专门知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形式”,理论知识成为社会核心,成为决策的依据,这时权力也从资本家转向技术阶层。技术阶层是指科技人员、管理阶层,企业家是管理阶层中的一部分。2.熊彼特的“创新功能说”。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如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开征社保税,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我国现行税制的改革成为下一步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