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言论     
中国人均拥有铁路长度不及一支烟长。——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铁路完成货运量、客运周转时、运输密度均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铁路长度却不到一支烟长。中国经济减速对全球造成的影响不应被低估。如今,中国经济一打喷嚏,亚洲甚至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可能感冒。——摩根士坦利投资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斯坦利·罗奇认为,中国的经济软着陆应该被认为是一个全球问题。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股票投机明星吉诺斯·摩根,不但在美国的股票市场上左右逢源,而且还周游列国在欧洲大陆的国债交易中倍显神勇。这不,在英国伦敦的证券交易所,他公然宣布购买了2.5亿法朗的法国债券,约合5000万美元之巨。这一世界证券界的爆炸性新闻,不仅在英法两国引起了巨大轰动,而且连他的儿子约翰·皮尔庞德·摩根也惊诧不已。知子莫  相似文献   

3.
他们说品牌     
<正>“即使我们所有的工厂和设施被全部烧光、还有无法 动摇的公司品牌价值。” ——可口可乐已故CEO罗伯特·戈伊苏埃塔(中文名 为郭思达) 解读:1886年的5月8日, 一个名叫约翰·伯顿的药剂 师在他的后院里意外地发明 了一个口感独特的药剂—— Cocacola现在,可口可乐的 工厂遍布全球,除了太古系 统的香港特许装瓶厂曾经被 烧毁外,还没有特许装瓶厂 披烧毁过,从约翰·伯顿到小罗伯特·从奥斯卡到罗伯特· 戈伊苏埃塔,从亚特兰大的小镇到世界200多个国家都可  相似文献   

4.
郑鹏 《经营者》2005,(7):102-104
对于摩根财团三代间的权力顺利更迭,比较形而上的解释是:“父性崇拜”! “对于成就事业的压倒一切的欲望,过度的责任感、极其厌恶混乱无序”的品质,却是严父使之更甚的。J·P·摩根在世时,杰克·摩根似乎从未走出其阴影。 J·P·摩根死后,杰克·摩根并没有选择反叛,而是将自己的生活演化成对父亲的怪异效忠行为。批评家一度把杰克·摩根讽刺为一个苍白无力、行动缓慢的J·P·摩根的复制品,但最终,杰克·摩根把批评家愚弄了,他掌管的权力比其父的事业还要大,直至政府的强行干预。  相似文献   

5.
保育钧 《中国企业家》2007,(10):126-126
前汇丰银行董事长庞约翰曾说过,每个公司都应该在董事会里有一个负责“公司不安全感”的董事。在未来学家阵营里,约翰·奈斯比特则是一位负责“安全感”的意见提供商。与著有《第三次浪潮》的另一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一样,奈斯比特也因预测信息化的不可逆转等趋势备受商界追捧。《大趋势》之后,他带来了《定见》。  相似文献   

6.
“如果你的员工感到受到器重, 你的公司会更强大。” 很难想象一个68英寸的人会处世低调。但对于沃尔·希普利这个身高80英寸的人来说,低调的这个形容却很合适。 一提到银行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美国国民银行的休·麦科尔和花旗银行的约翰·里德。希普利在大通以外鲜为人知,尽管他掌管着美国最大的银行。事实上,他是这家银行的缔造者。 希普利指挥了两次大银行的合并──1991年的汉诺威制造商银行与化学银行的合并,以及 1996年化学银行与大通银行的合并,但这些也不足以使他家喻户晓。 希普利的管理风格和哲学,是他不为人…  相似文献   

7.
1913年3月31日,一个伟大的生命溘然长逝了。病榻上,他给世界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啊,我要爬山了……”这个生命已经终结在高山之巅了。不是吗?他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大金融家之一,他在商业界的威望已超过美国政府,有“华尔街第一号指令”之说。他自己也曾经毫不客气地说,“当今推动美国的是我!”但他一生奋勇攀登的锐气和由此形成的惯性,让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念念不忘“爬山”。这个人就是靠买下一船咖啡起家的约翰·皮尔庞特·摩根。他控制着全国金  相似文献   

8.
《经营者》2005,(8)
<正>2005年6月27日对于美国零售业大鳄沃尔玛公司来说可谓灾难日。公司董事会成员之一约翰·沃尔顿当天在怀俄明州坠机事故中丧生。身为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的次子,约翰在2005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名列第11位,身价高达182亿美元。约翰是沃尔玛的主要股东,持有1200万股沃尔玛股票,他还与家族成员联合拥有沃尔玛公司17亿股股票。1992年  相似文献   

9.
媒介     
《经营者》2003,(10)
<正> 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在商界,一些真正的展示“影响力”的重要时刻是以高尔夫球场为舞台的,比如,1901年安德鲁·卡内基在球道上同意将企业出售给J.P.摩根,这次交易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家10亿美元的大公司——美国钢铁公司。约翰·D·洛克菲勒得知最高法院已经裁定肢解美孚石油公司时,正在其私人12洞球场上打球。今年7月中旬在爱达荷州阳光谷举行的一场高尔夫球赛上,从历史意义上看也许比不上前面那两次,但其中的玩家所拥有的经济力量之和可能创下记录。他们包括世界最大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最成功的投资者和最富有的人。  相似文献   

10.
黄慧 《英才》2006,(4):54-55
没有人否认他在华尔街的地位,也没有人否认他的能力,自从离开华尔街,人们就在翘首以待,盼望着他的归来。两年前的一纸合并协议终于让他重归故里,回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两年后的今天,他以耀眼的姿态当上了著名投行摩根大通的CEO。他就是华尔街的传奇人物——杰米·戴蒙。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英国的汽车工业遇到多次“入侵”,许多著名的汽车公司都沦陷于“敌手”的强攻,目前只有小小的摩根汽车公司还在维持独立经营。老板查尔斯·摩根说,是始终不渝的“摩根精神”使这个独树一帜的小企业生存下去。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英国的汽车工业进入了一个相当痛苦的恶梦期。依次发生的情节就是:历史悠久的英国“本特利”品牌被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控制;“劳斯莱斯”品牌归属德国宝马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接管了“美洲虎”、“阿斯顿马丁”和“路虎”。在这个过程中,就连英国首相布莱尔和维珍集团老板理查德·布朗森这样的人,都曾…  相似文献   

12.
动态     
《经营者》2005,(7):20-21
<正>沃尔玛继承人约翰·沃尔顿因飞机失事身亡 2005年6月27日,现年58岁的沃尔玛继承人约翰·沃尔顿因飞机失事身亡。约翰·沃尔顿是沃尔玛公司创始人萨姆·沃尔玛的4个孩子之一,当日他从怀俄明州的Teton国家公园驾驶自己的超轻型飞机起飞后不久,便遭遇坠机事件。  相似文献   

13.
《经营者》2004,(8)
<正> 约翰·克鲁格年龄:88岁职位:Metromedia 集团总裁资产总额:105亿美元与早前的成功相比。德国人现在的处境有些艰难。通过与默多克和世界通讯的蜂窝技术和传送权的交易。他赚得了80亿美元。最近一次的投机是有关 Metromedia Fiber 的运作,不过,这次运作并没使他获利多少。反而使今年头几个月整个公司经历了一场破产危险的考验。在股东们的强烈不满面前,约翰·克鲁格最终辞去了总裁的职位。  相似文献   

14.
宁敬 《企业文化》2003,(11):70-72
有计划地采取行动会承担风险和代价,但是,它远远小于舒适无为所造成的长久风险和代介。——约翰·肯尼迪1891年春天,当29岁的威廉·里格利离开费城老家来到芝加哥时,他不会想到,他将在此赢得世人瞩目,并改变整个家族的命  相似文献   

15.
《经营者》2006,(3)
洛克菲勒家族王朝的女儿们各自婚嫁。小女儿伊迪丝曾在星期日学校当教师。1895年,她与哈罗德·麦考密克在圣坛前盟誓结为伉俪。新郎的父亲是美国大名鼎鼎的收割机发明家兼国际收割机公司的创始人赛勒斯·麦考密克。伊迪丝与哈罗德的婚姻,促成了美国两大工业集团的合并。约翰·洛克菲勒购买了国际收割机公司价值约3千万美元的股份,伊迪丝也自然成为芝加歌最富有的女士之一,被称为“芝加哥第一夫人”。在公众场合,伊迪丝俨然是一位高贵典雅的贵夫人。不过,她也有古怪的一面。有时,她仍沿用婚前的姓氏“洛克菲勒”签署信件。而且,她似乎并不满…  相似文献   

16.
张页维 《新前程》2006,(9):76-78
2006年8月9日,摩根士丹利集团宣布以7.06亿美元收购专办不动产融资的Saxon Capital。这相当于以每股14.10美元的价码买下Saxon的一切,而这个价码居然高于Saxon8月8日收盘价的29%。在美国房市逐渐转淡的今天,敢于进行这么大手笔的收购,用摩根士丹利的CEO约翰&#183;麦克(John Mack)的话说,是为了让摩根士丹利的抵押放款业务“不落在同业的后面”。收购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不敢预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无论结果是好是坏,这个举动恐怕又得为约翰&#183;麦克的CEO生涯添上传奇一笔了。  相似文献   

17.
新书简介     
《博弈论经典》——作者:哈罗德·W·库恩、罗伯特·奥曼、约翰·纳什、约翰·海萨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博弈论最先由冯·诺伊曼在1928年给出严格的公式表述,它是数学和经济学的分支,是用来模型化个人间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分析工具。该研究的“英雄时代”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并奠定了现代理论的基础。现在,博弈论已成为经济理论的主流模型,并对政治科学、生物学和国际安全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博弈论在经济理论中的重要作用的见证是: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博弈论的先驱约翰·海萨尼,约翰·纳什和莱茵哈德·泽尔滕。3人获…  相似文献   

18.
<正> 1992年6月,在新加坡举行了一次“全球质量代表大会”,共有国家、地区和企业等的专家200多人参加,有ISO9000和TQM(全面质量管理)方面最高权威人士,如ISO主席约翰·海因兹、BSI(英国标准学会)的国际董事长伊凡·邓斯坦博士、BSI质量保证管理部主任约翰·弗尔等。会上,索尼公司、BP化学试剂公司、富士公司、Mercecles—Benz等大企业对全面质量管理反响强烈,热切希望了解质量改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经营者》2006,(3)
美国早期的富豪,多半靠机遇成功,唯有约翰·D·洛克菲勒例外。他并非多才多艺,但异常冷静、精明,富有远见,凭借自己独有的魄力和手段,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他那庞大的石油帝国。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人们对他毁誉参半,有人认为他只不过是极具野心、唯利是图的企业家,也有人恭维他是个慷慨的慈善家。但不管怎样,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十亿富翁,作为石油巨子,他在相当一段时期控制着全美国的石油资源,并创设了托拉斯企业制度,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遗传的商业基因1839年7月8日,约翰·洛克菲勒出生于纽约州哈得逊河…  相似文献   

20.
<正>关键词一 笔 1945年9月2日,在日本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盟 国举行受降仪式,当轮到麦克·阿瑟将军在受降书上签 字的时候,他放下了为此事先准备好的笔,而是从军裤 兜里掏出一支派克笔,顿时,所有镁光灯都对准了将军。 将军手持派克笔在受降书上写道:“美国陆军上将麦克· 阿瑟”。 一年后, CROSS的世纪 笔款诞生。 笔,每个人都 用过它,都拥有它,而 且不止一支。从我们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