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戒“一见钟情”:买大件商品,投宿住店,“一见钟情”者不少。其实,货比三家不吃亏,比一比价格、质量、服务再作决定才不失为明智之举。 二戒以价取物:不少消费者由“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演绎出“价高必是好货”的错误结论,唯其价高而买之。花如此冤枉钱,  相似文献   

2.
2004年3月15日,苏州市政府通过央视“3·15”晚会向全国作出了“通过三年努力,将苏州率先建成消费放心城市”的庄严承诺,到2006年3月15日为止,创建“全国消费放心城市”经历了两年风雨。回顾两年来的征途,苏州市各级消费者协会牢固树立“消费者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思想,先后分别以中消协提出的“诚信消费”年主题、“健康·维权”年主题为主线,坚持围绕苏州市创建“全国消费放心城市”目标要求,在认真履行消协职能中,发扬自主创新精神,打造工作“亮点”,发展自身“特点”,把握维权“重点”,从容应对新形势下维权工作所面临的新的挑战,实现…  相似文献   

3.
“价高质难保”是目前旅游投诉的重点。报团出游的人,大多面对“享受团”“豪华团”、“贵宾团”各种名目时都犯晕,交了数千元“豪华游”,到目的地才发现一点都不“豪华”,扫兴而归。为此,广东省旅游质监所正广泛咨询业内、协会等多方意见,今年将大力整顿并规范旅游行程表内容的详实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消费者与企业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不久,读到一篇导游的文章,说旅游工作做不好很大程度上在于“国内游客”一边──“旅游意识淡薄,国内游客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对旅游活动的期望过高”(《新周刊》2000-10),这构成了旅行社最大的苦衷。旅行社不是不想把工作做好,“顾客是上帝”没有人不懂,而且你作为“兔子”要打盹,“乌龟”却不会停下来陪你。因此,旅行社对“国内游客”的不满,恰好与游客对旅行社的诸多批评对等──彼此都不满意。对比于国外游客,情况就不同了,老外“成熟”,把钱交给旅行社,同时也把责任交给旅行社,不该自己做的事绝不做.看见老…  相似文献   

5.
“广告这个行业挺奇怪的,越是有挑战的东西,大家的兴趣越大,越愿意多花些时间、多费点劲,越是齐心协力,觉得一定会弄出一个‘空前绝后’的奇迹。”说到这里, 沈虹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是这一行业的性格,也是这一行业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6.
产品质量的民事责任有瑕疵担保责任和损害赔偿责任之分,其质量保证期限也分为瑕疵担保责任期限和损害赔偿责任期限。 产品质量保证期限是生产者在产品及其包装上标明的“保质期”、“保存期”、“有效期”、“失效期”、“使用期”等期日和销售者以书面保证或以公告、广告等方式向用户、消费者表明的“保修期”、“三包期”等质量担保期限的总称。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消费者一直是被同情的弱者,直到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来临,中国的消费者终于喊出了“明明白白消费”的心声,这是改变中国消费者弱势地位的历史转折,而“明明白白消费”也必将与“西部大开发”、“加入世贸组织”、“拉动内需”等一起列入新千年最具影响力的词汇。  相似文献   

8.
《巴蜀质量跟踪》2000,(7):28-28
消费者到底怎样做才能算是“明明白白消费”?针对目前消费者购物经常“受蒙蔽”的种种现象,实现“明明白白消费”,起码应做到“八能”:  相似文献   

9.
真诚相待消费者 曹光明  文献标识码:D   现在到商场购物,常常会遇到这种现象:买前,商家满脸堆笑地把消费者捧为“上帝”,千方百计让你把口袋里的钱掏出来直到交易成功;买后,同样的商家却给你换了另外一副面孔,不要说无忧消费,哪怕是商品明摆着的质量上的缺陷甚至冒牌货,他们依然会找出各种理由与消费者支吾搪塞,对消费者的正当要求不理不采。此时,顾客早已没有了“上帝”的感觉,对商家来说,钱已赚到手,哪还管什么信誉不信誉。  相似文献   

10.
定制消费者的体验游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其去“猜”顾客的需求,不如让顾客通过企业提供的各种办法,把产品模块“拼成”自己最满意的产品。  相似文献   

11.
对消费者来说?名牌是优质,负责的代名词,购买、使用名牌产品或服务意味着安全、可靠。但从种种名牌产品被屡屡曝光有严重质量问题,到“欧典”的公然欺骗消费者,诸多事实表明,一些所谓的“名牌”反而成了让人们放松警惕的陷阱,那么,名牌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究竟怎样?有的所谓“名牌”是实至名归还是徒有其名?消费者应该如何对待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由于多重因素影响,2009年国美集团(以下简称“国美”)经历了最为严峻的考验,关闭了100多家低效门店,彻底取消了进场费,同时按照“中塔店模式”及新的经营理念,对现有门店进行全面改造。  相似文献   

13.
消费者之声     
据披露,一些假冒儿童玩具产品,其中尤以一种名叫“小精灵”的玩具,在市场上假冒伪劣严重。  相似文献   

14.
由于多重因素影响,2009年国美集团(以下简称“国美”)经历了最为严峻的考验,关闭了100多家低效门店,彻底取消了进场费,同时按照“中塔店模式”及新的经营理念,对现有门店进行全面改造。  相似文献   

15.
消费者受到精神损害该不该索赔,怎样赔?这一至今尚无明确的司法解释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过,精神赔偿并非完全没有法律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侵犯消费者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第四十三条规定,违反上述条款的,“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相似文献   

16.
消费者受到精神损害该不该索赔,怎样赔?这一至今尚无明确的司法解释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过,精神赔偿并非完全没有法律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侵犯消费者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第四十三条规定,违反上述条款的,“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这就是消费者名誉权、人身自由权受到侵害时要求精神赔偿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7.
傅骞骞 《总裁》2001,(3):18-21
在数字时代,权力已经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消费者的忠诚必定是难以捉摸的,一家行业“新贵”,只要拥有强大的数字化架构和以顾客为中心的创新动作模式,就有可能从“老大哥”手中夺走他们苦心经营多年的市场份额。在数字化时代;公司需要的不仅仅是新的技术,更需要全新的市场策略。  相似文献   

18.
“高浓缩”、“超浓缩”、“X倍浓缩”……洗衣液随着浓缩升级,身价就要上涨。记者走访了沈阳市区几家超市发现,超市里销售的洗衣液花样非常多,比如某品牌的洗衣液就有深层洁净、手洗专用、亮白增艳等不同类别,另一品牌洗衣液还有去渍护色、活力去渍、柔顺抗静电等几个款式,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19.
“高浓缩”、“超浓缩”、“X倍浓缩”……洗衣液随着浓缩升级,身价就要上涨。记者走访了沈阳市区几家超市发现,超市里销售的洗衣液花样非常多,比如某品牌的洗衣液就有深层洁净、手洗专用、亮白增艳等不同类别,另一品牌洗衣液还有去渍护色、活力去渍、柔顺抗静电等几个款式,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20.
名牌产品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华。名牌产品的多少,是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科技、管理、经营水平的综合反映,它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企业的兴旺。名牌产品是企业生产出来的。但是,名牌产品的成长与发展取决于广大用户和消费者。因此,名牌产品简单通俗的说法,即:“在广大人民中有名之品牌”或“广大用户、消费者满意、喜爱和认可之品牌。”因此,发展名牌产品,要把目标放在广大用户和消费者的需要和喜爱上,这是中外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成功之道。失去了用户和消费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