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叶晓靖 《商业时代》2007,(25):50-51
我国不少企业的并购具有盲目性,并购绩效差。本文认为,企业在并购时应把核心竞争力构筑作为关键动机和前提条件,进而提出了基于核心竞争力并购的三种具体模式:基于技术能力的并购、基于市场营销能力的并购、基于企业文化核心能力的并购。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企业资源理论中“资源—能力—绩效”的逻辑关系,认为并购能力反映的是企业如何将资源转换为并购价值的相对转换效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将多个维度的资源作为输入变量,并购绩效作为输出变量,分行业计算相对转换效率以度量企业的并购能力.通过将并购能力与首次公告日的市场反应及后续的并购绩效进行回归检验,证实了该度量方法的有效性.并购能力的度量为企业管理层评价和制定并购决策提供了合理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3.
提升并购绩效是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从并购战略与整合能力的协调匹配对跨国绩效的影响出发,基于三者之间作用机理的理论分析,选取中国企业成功并购美国企业的标志性事件——万向并购A123系统公司作为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结果表明,并购战略对并购活动的实施具有战略指引作用,并购整合能力则是并购活动的资源基础,二者协调匹配共同对并购绩效形成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并购绩效也会反作用于整合能力,并对再次并购活动的战略制定做好经验铺垫。此外,并购战略与整合能力之间的缺口,可结合具体并购情境,采取不同的策略缩小这一结构性缺口。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企业核心能力与企业并购目标出发,给出企业并购整合模式,并对企业并购后的问题从八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并购企业如何获得预期效果,从而赢得持续竞争优势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彦 《商业研究》2011,(6):106-111
通过选取2003-2008年的25起跨国并购事件作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绩效。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并购当年绩效有着显著的提高,但是在并购后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绩效出现了逐渐下滑的趋势。跨国并购绩效的不稳定主要是由上市公司跨国并购能力不够导致的,应从促进行业内资本集中、实施合适的并购战略以及提高国内并购能力等几个方面入手,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绩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获取核心能力是企业并购行为最本质、最根本的动因,技术革命和经济发展是催生企业并购的重要因素.技术革命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促进企业并购,企业并购反作用于经济发展.我国企业的并购行为与经济转型和企业改革密切相联,随着越来越多外资企业的进入,未来我国企业强强联合的并购活动将呈急剧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7.
大量企业并购的案例和理论研究表明,核心能力是企业并购的根基,是决定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本文指出,企业核心能力也具有生命周期的特征,会经历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企业核心能力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决定了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并购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8.
并购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一个新热点,但在并购过程中企业往往忽略了并购企业双方核心能力的整合,从而背离并购预期目标。明确了通过企业并购整合可以借助外力有效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同时构建了基于企业核心能力的企业并购整合的模型,通过模型说明了并购双方不同的核心能力形态进行融合时企业并购整合的选择模式以及相应模式并购整合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9.
在跨国并购盛行与中国企业并购绩效低下的背景下,区位选择作为企业跨国并购战略的重要构成,探讨影响并购区位选择的因素,将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本文从并购动机出发,分析寻求资源、寻求市场、寻求战略资产三种并购动机的特征,将跨国并购区位选择细分为东道国市场规模、自然资源丰裕度、战略资产可用性三个指标,并据以研究跨境并购动机对选址的影响。得出结论:寻求资源型并购动机的区位选择,倾向于所需自然资源丰裕度高的国家;寻求市场型并购动机的区位选择,倾向于政治稳定、市场规模大的发展中国家;并购动机为寻求战略资产的区位选择,倾向于技术发达且愿意与中国分享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体制的完善,上市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企业通过并购活动提升经营管理层的管理水平、企业市场竞争力以及实现规模效应,已被广大上市公司所接受,并积极投身其中。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完善度与并购活动能否提升企业绩效有着密切关系。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之一,股权结构合理与否将会对并购交易的绩效产生直接影响。本文以我国2009年上市公司发生并购事件的主并企业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来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望借此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以及并购绩效的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2002—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成功进行跨国并购的39家公司为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其并购前一年、并购当年、并购后第一年以及并购后第二年绩效进行差值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其并购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文化差异、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国有股比例与并购规模和并购绩效呈显著负相关,行业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不显著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开展跨国并购提出对组合方式进行结构设计;整合人力资源,降低文化差异的负面影响;慎重选择目标企业,控制并购规模;学习跨国并购相关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石化行业不断发生并购活动,但是目前国内对并购绩效的研究多数仍停留在短期绩效的影响上。本文在对动态能力及并购绩效的理论研究基础之上,选取了2000年~2006年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上市公司发生的36项并购活动作为研究样本,从动态能力视角选取了反映石化企业并购绩效的8个财务指标,采用会计研究法,运用因子分析法和配对样本T检验等统计方法,分别对并购前后四年和六年时间窗的样本公司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余中东 《价格月刊》2007,(12):80-82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性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并购活动日渐频繁,许多大公司实施以提高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战略并购。本文首先界定了基于核心能力并购的含义,然后在分析我国企业并购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并购战略。  相似文献   

14.
施丽敏  韩玮 《江苏商论》2023,(9):94-98+103
在并购中风险和效益并存,许多企业在并购中不仅未获得预期的并购绩效,反而在并购后陷入财务或管理困境。本文基于“十四五”规划的大背景下,制造业升级势能最大,基于此,以万华化学并购万华化工为例,从财务绩效、经营绩效、市场绩效三个方面来综合地衡量万华化学并购万华化工的效果。通过研究可以看出万华化学在并购后市场绩效良好,累计超额收益率增加,但由于化工行业市场整体低迷,使得并购对万华化学的财务绩效各项指标未有明显提升,而在经营绩效方面,公司的EVA在前两个季度表现出较为明显上升,在并购后第三个季度EVA值出现下降,甚至低于并购前一季度值。作为典型的周期型行业,企业在并购时必须做好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并购来获取技术和知识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医药行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专利数量是衡量一个医药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文章以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的专利增量作为研发绩效指标,以是否发生技术并购、并购企业规模、并购次数、现有专利水平、研发强度为自变量,对2006-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认为:技术并购对研发绩效有正面作用,而其它目的的并购对研发绩效有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2015—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基于高层梯队理论、并购动机理论,从管理层能力的角度出发,借鉴肖明等采用的管理层能力的衡量方法,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并购方管理层能力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中,高能力的管理层能提高企业的并购绩效,业绩承诺类型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凌灵 《商业会计》2011,(18):38-39
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以及存量资本和增量资本结构调整的内在需求,我国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愈演愈烈。并购双方都希望能够依托并购交易达到价值增值的目的,然而,由于绩效评价方法和样本选取不一,对于并购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预期价值增值效果并没有统一结论。在这种情况下,引入经济增加值思想,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准确、全面地反映企业并购行为的价值内涵,将有助于我国企业并购行为决策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本文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结合我国企业并购现实情况,从核心指标、经济增加值价值驱动指标和成长性指标三个方面构建了并购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臧维  赵联东  安芮 《现代商业》2020,(11):153-155
本研究以1999年~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且是代工企业的海外并购事件为样本,研究了不同海外并购目标选择对于海外并购绩效的影响,并探究了在既定战略目标选择下,代工企业双元能力对并购目标选择与海外并购绩效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并购已经成为了企业在竞争推动下保持稳定发展和实现扩张的一种重要方式.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基于核心能力的并购战略可以为企业赢得更强的竞争优势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核心能力的发展应该成为企业并购的主要动机和企业形成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  相似文献   

20.
基于EVA指标的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俞希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4):156-157
首先简要介绍了研究企业并购绩效的两种主要方法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EVA并购绩效评价指标,且以案例演示了EVA作为绩效评价指标的具体运用,接着对2004-2007年的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