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传播模式趋向多元,这给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空间,同样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以河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的《今日资讯》、《资讯前沿》为样本,分析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创新方式,并说明媒体如何发挥新闻力量来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通过分析,希望能够对当前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生存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孟凡生 《活力》2011,(12):214-214
当前,电视娱乐节目已成为传媒产业的发展动力。很多卫视台都以娱乐节目为主打,活跃荧屏.拉动收视,各种电视娱乐栏目类型层出不穷,并且创造出惊人的经济效益。如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东方卫视的《达人秀》、《舞林大会》。电视娱乐已成为各个电视媒体最青睐的拓展领域.从而带动了整个电视传媒产业的提升,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核心动力。但是电视娱乐栏目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那就是娱乐节目的低俗化倾向。由于片面的追求收视率及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是电视娱乐节目招人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需要电视娱乐,需要品牌娱乐栏目。更需要有社会责任感的整体导向把握。  相似文献   

3.
杨延宁  李建新  薛娓娓 《价值工程》2011,30(35):211-212
《现代电视技术》是电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应用性课程,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本文从教材选择、实验与实训以及成绩评定等几方面对《现代电视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郭丹 《活力》2012,(21):99-99
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报人普利策曾说社论是"报纸的心脏",从这种意义上说,新闻评论理应是电视的灵魂所在,而电视评论员就成为了新闻机构对外的发言人,他们往往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反响.随着电视评论节目在中国的普及,众多评论员粉墨登场,纷纷亮相,可以说电视评论员对评论节目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以凤凰卫视为例,我们总会想起几个举足轻重的电视评论员及特别优秀的电视评论节目.如窦文涛的《锵锵三人行》、吴小莉的《小莉看世界》、阮次山的《新闻今日谈》等等.事实上,经过十多年的打造,凤凰台已拥有了阮次山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电视节目评论员.这些早已不再年轻的评论员们以其对新闻事件的准确解读、冷静客观的即时分析,为节目锦上添花.可以说凤凰卫视在打造频道品牌的过程中,以时事评论强化电视品牌评论节目也是其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热点     
《经营者》2010,(12):18-20
第十六届上海电视节闭幕“正道”大赢 6月11日,第十六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颁奖礼暨闭幕式在上海举行,现场颁出了动画片、电视电影、电视连续剧三大类奖项,在最受关注的电视连续剧奖项中,《人间正道是沧桑》、《媳妇的美好时代》两剧瓜分全部六个奖项。  相似文献   

6.
电视购物是电视媒体实施品牌战略的体现,是典型的电视品牌联盟。《中国电视购物行业标准》的起草和制定,能够净化电视购物行业的不良风气,从而树立整个中国电视购物应有的形象和品牌。  相似文献   

7.
陶俊杰 《活力》2012,(2):125-125
电视相亲节目是指由电视台策划制作的为未婚男女提供相亲平台的电视节目。犹如受了传染般,随着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横空问世,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安徽卫视的《缘来是你》以及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等电视相亲节目也陆续推出,拉开了全民荧屏相亲的序幕。  相似文献   

8.
伊欣 《活力》2013,(5):57-57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民生新闻类节目风行全国.不仅仅是前些年央视成立了24小时滚动播出的新闻频道。各大地方台也把收视率的焦点对准了民生新闻类节目。从黑龙江电视台的《新闻夜航》、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辽宁电视台的《看天下》、到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等等,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有自己特色的电视民生类新闻栏目。民生新闻节目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界少有的繁荣景象,那么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作为节目的主持者、采访者、引导者、评论者。在节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深圳卫视《男左女右》的火热开播,受到了观众的追捧,引领了综艺节目的新潮流。本文以《男左女右》节目为线索,概述了综艺节目的发展概况,以及它以其精良的节目模式、娱乐大众的理念、台上台下互动活泼的氛围牢牢吸引住了不同的收视人群的成功之处。并从它带给我们的视听愉悦中,更多地思考同类节目发展。阐述自己对电视综艺节目的思考和认识,希望中国的电视媒体更快更好地发展,实现本论文写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近日,第22届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在武汉举行了盛大的颁奖典礼。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省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十集电视纪录片《望长安》荣获电视纪录片大奖。  相似文献   

11.
杨兴华 《活力》2012,(21):107-107
近年来,由湖南电视台的《快乐大本营》发起,中国电视界掀起了新一轮娱乐浪潮.一时间各大电视台纷纷效仿,类似的娱乐节目充斥着荧屏,于是一股"快乐浪潮"在全国兴起.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的观众对于国内的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感到不满意,认为电视娱乐节目的低俗化、庸俗化现象非常的严重. 一、电视娱乐节目盛行的原因 1.媒体的推动.随着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的热播,各地方电视台竞相模仿.而电视媒介与互联网的逐步融合更是加速了媒体热播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房煜 《中国企业家》2011,(17):38-38
做了30年电视之后,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失业”?不是杞人忧天,海信一项调研显示,电视受众有三个趋势:越来越老、越来越少、越来越挑。美国65%以上的年轻人已不看电视;业界断言:如果这个行业再不改变,退出历史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3.
伍燕玲 《活力》2011,(8):168-168
一、关于电视相亲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提高,娱乐节目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百里挑一》等,相亲类节目便应运而生了,他们直面“结婚”、“未来”这些在中国作为严肃、传统的话题.把其搬上舞台荧屏,公然展示希望结婚、谈恋爱男男女女们的现实一面,而他们的成功也为中国娱乐市场开启了另一扇大门。  相似文献   

14.
吴刚 《中外物流》2006,(1):29-30
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之一的现代物流与人们的生活正日益密切。但让现代物流真正走进生活尚需要更为大众化的传媒与之结合,中央台数字电视《东方物流》频道的打造无疑是将现代物流与电视传播技术真正结合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5.
刘学文 《活力》2014,(16):51-51
在所有的电视节目中,新闻和新闻评论性节目应该是质的支撑点;而电视画面在新闻评论节目中的作用,也具有支撑和理性力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以画面图像为主要传播形式的电视和以言论恩辨为主的评论很难结合在一起。但早在八十年代末,电视工作者就开始了将二者结合起来的探索和尝试。中央电视台最初在《经济半小时》栏目里.让经济新闻评论粉墨登场.继而有了《社会经纬》和《观察与思考》的摸索和修正,有了《东方时空.焦点时刻》的栏目雏形,终于在1994年4月1日郑重推出《焦点访谈》,后又有了《新闻调查》……地方台节目中,鹤岗电视台最初在《周末一刻》栏目中偶尔制作“经济观察”类的评论性节目,后《周末一刻》演变为《边城方圆》栏目,其中单独开辟了一块五分钟的小栏目《社会写真》用以“聚焦社会热点,评说百姓关心话题”。不到10年的探索,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逐步在蔚为大观的视觉消费产品中凸现出自己的品格。  相似文献   

16.
电视这东西     
电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方式。《电视这东西》,从多方面分析了电视媒体对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17.
蒋东辉  苏红丽 《活力》2005,(5):223-223
《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是汪中求写给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书。但是。在电视行业竞争激烈、电视产业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形势下。电视媒体的发展正与“经营、销售、策划和宣传”等企业专用名词紧密相连,而《细节》一书适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看过后不禁想,经营一个电视频道,我们漏掉了哪些细节?  相似文献   

18.
马军  周秋来 《活力》2006,(4):180-180
人物永远是最有魅力的,每一类人、每一个群体,都有值得传媒去发现并放大给人们看的特定生活方式,正是这种特殊的、有质量的、“生活着”的东西激发了观众对人物访谈栏目的兴趣。我国电视人物访谈节目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各式各样的节目形式不断涌出,《面对面》、《艺术人生》、《朋友》、《鲁豫有约》、《冷暖人生》、《讲述》等人物访谈节目,深受观众朋友的青睐,各地电视台相继推出了此类节目.2005年双鸭山电视台也推出了人物访谈类节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电视节目专业化是我国电视节目经过资源整合后的新发展方向,而电视财经节目尤其是民生类电视财经节目,作为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专业化电视节目,受到了普遍关注。本文主要探索我国电视财经节目的民主方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期待能对我国的电视财经节目进行民生方向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20.
曲波  丁四江 《活力》2012,(23):98-98
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中国电视的一种节目形态,严格地讲,它到2012年应该庆祝16周岁生日了,因为它最有代表性的栏目——CCTV的《实话实说》就诞生在1996年的3月16日.但是和国内其他许多电视节目一样,电视谈话节目在我国起步虽晚,发展却极为神速,《实话实说》问世并获得成功之后不久,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便跟着纷纷面世.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的电视谈话节目已达200多个,其中虽然不乏精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节目却抓不住观众的眼球,拴不住观众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