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伟 《老区建设》2006,(10):15-15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电是朝阳产业、“无烟工业”,宜丰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笔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掀起旅游发展的热潮,从而推进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2.
产业兴,则经济兴。旅游业是龙头产业、富民产业、生命产业,具有很强的带动性、辐射性。江苏旅游资源丰富,对外交流合作密切,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实现了南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的跨越,正在向旅游强省迈进。  相似文献   

3.
张安庆 《发展》2012,(8):72-7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随着人民群众经济条件的日益改善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旅游的渴望愈来愈强烈。庄浪县审时度势,科学决策,依托县内丰富的旅游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大了以云崖寺景区建设为中心的旅游产业开发进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庄浪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2007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依托县内旅游资源,加大旅游产业开发力度,使全县旅游产业迈出了实质胜的步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旅游发展思路明晰。在推进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县上从一开始就牢固树立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的思想,按照“开发与保护并重、建设与发展并举”的原则,坚持走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联动、多方筹资的路子,积极推进旅游、生态、文化资源的整合,注重凸显庄浪“原始、生态、古朴、厚重”的特色,提出了“抓规划、打基础、创牌子、增效益”的旅游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辽宁经济》2010,(9):1-1
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略性产业。辽宁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大发展、快发展,对于推进辽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加速辽宁省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跨越?必须要像抓县域经济、抓城区经济建设那样重视发展旅游业。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也非常迅速,但陕西省旅游业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何抓好陕西旅游业,实现陕西旅游强省的目标。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利用RMP模式分析陕西旅游业的资源优势、国内市场及产品组合方案,以期为陕西旅游业提供战略性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资产与产权》2002,(3):34-35
我省是旅游资源大省,金元以前木结构建筑占全国总数的72%,华夏五千年文明的遗迹随处可见。我省旅游资源开发虽然起步较晚,但前进的步伐却迈的很快,大有后来者居上的劲头。尤其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调整我省产业结构的重头戏来抓,舍得投资,花大力气进行宣传,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使我省旅游产业出现了蒸蒸日上的好势头。旅游产业是不少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它具有可重复利用、能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能安置大量劳动力、对环境污染小、同时还能直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突出优势。我们一定要重视这块宝贵资源的利用,认真研究旅游业的发展前景,研究旅游业的科学管理,同时还应研究旅游业的评估、旅游业的转让等实际问题,切实把大力发展我省旅游业的工作做好,开创我省旅游业大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正>产业兴,则经济兴。旅游业是龙头产业、富民产业、生命产业,具有很强的带动性、辐射性。江苏旅游资源丰富,对外交流合作密切,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的跨越,正在向旅游强省迈进。目前,江苏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5个;旅游度假区26家,其中国家级2  相似文献   

8.
“这座城市是因旅游而存在的”。张家界市鲁平益市长在接受本刊记采访时笑着做这样的开场白。位于湖南西北部的张家界地处武陵山脉腹地,辖永定、武陵源两区和慈利、桑植两县,拥有独特、丰富的风景旅游资源,从198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市起,旅游就担负着张家界立市、兴市、富市、强市的使命。张家界是一座年轻的旅游城市,但是,作为世界自然遗产,作为中国的旅游资源大市,张家界将如何使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呢?面对记的提问,鲁平益说,党中央作出的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对毗邻西部的张家界是个很好的发展机遇。张家界将认清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立足国际旅游市场,致力于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围绕旅游调整农业、发展工业、搞活商贸、繁荣化、建设城市,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9.
张家界因旅游立市,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对张家界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全域旅游的发展背景下,"旅游+农业"的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昂谱(RMP)分析是旅游产品开发中一种有效的分析,运用昂谱分析法对张家界市富硒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分析,打造富硒农业旅游旅游产品,有利于武陵山贫困地区特别是张家界市三农问题的解决即农民收入增加,农业资源更加合理利用,农村更好的发展,为旅游扶贫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丁凯 《浙江经济》2007,(24):31-31
近年来,浙江旅游经济主要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的跨越,但从总体看,浙江旅游经济总量与全省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仍不相适应。与国际重要旅游目的地、旅游经济强省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主要表现在:(1)旅游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浙江接待入境旅游人数以及外汇收入与粤、京、沪等地差距较大。(2)旅游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除杭州已经成为较为成熟的国家级旅游目的地外,其它地市基本上还处在分散的旅游景区开发的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11.
鄂西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生态良好,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先天优势。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构想正逢其时。要做大做强鄂西北旅游产业,必须确立武当文化作为统领鄂西北旅游产业发展的灵魂,紧紧围绕六大旅游要素,坚持走集群发展之路,努力打造鄂西北旅游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2.
西藏旅游产业的崛起和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悦 《西部论丛》2006,(5):28-29
从产业开发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意义上看,青藏铁路对西藏的经济推动作用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是体现在旅游产业上。西藏的旅游资源具有世界级独特优势和产业开发前景,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旅游产业将成为西藏最大的经济产业和地方财源。  相似文献   

13.
从地区比较优势看江西旅游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产业是朝阳产业,也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江西拥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机会,但由于地理位置、旅游基础设施、服务理念、市场机制等方面的原因,许多资源尚未被充分利用。江西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改善环境、扩大宣传、树立品牌和坚持可持续原  相似文献   

14.
一、全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坚持“旅游资源市场化、企业化、社会化、资本化、人格化”的发展方向,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大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全方位开拓旅游市场,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全市旅游产业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5.
贺举峰 《发展》2007,(6):82-83
旅游产业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优先发展的朝阳产业、环保产业和绿色产业。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超过世界经济的众多部门,成为全球的主要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成为第三产业的:龙头行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经济落后的甘肃省合水县,要加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依托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和远离环境污染的优势,打造旅游品牌,做强旅游产业,强县富民。  相似文献   

16.
发展鞍山温泉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辽宁经济》2007,(2):68-68
温泉旅游是温泉与旅游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传统的度假旅游形式,但作为温泉旅游这一业态出现,还是近几年的事,它为休闲度假旅游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温泉旅游不但丰富了旅游产业的内涵,更带来了大量直接、间接的就业机会,同时还拉动当地的消费,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影响极其广泛。鞍山具有辽宁第三大城市、东北第五大城市的区域中心地位和优势,且有十大类型的旅游资源综合体,并有较好的开发适宜性,其中温泉资源具有更好的资源综合开发条件。本文力求从鞍山温泉旅游资源的分析入手,引导合理的温泉旅游开发,完善其管理,加快鞍山温泉旅游的发展,更好地迎接沈大都市圈一体化、东北振兴、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等一系列区域整体战略挑战。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峡、大足石刻、都市风情、乌江画廊、神秘金三角……随着重庆十大旅游精品系列工程框架的正式确立和逐步实施,将全方位展示重庆无限魅力,助推重庆旅游经济的发展,并使重庆旅游产业更具核心竞争力。“重庆十大旅游精品系列工程”其有旅游重点项目136项,预计总投资297亿元。全部实施后,年接待旅游者可达7867万人次,年直接旅游收入120亿元。  相似文献   

18.
曾瑜 《魅力中国》2009,(31):52-52
湘西州全名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西部,武陵一脉,有丰富的风景和人文旅游资源。旅游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可是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伴随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根据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和整个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  相似文献   

19.
旅游产业的区域整合意味着对整个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整体的规划与协调,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区域内的交易成本,实现现有旅游资源的最大效益。辽宁旅游产业在空间上可分为辽西、辽中、辽南、辽东四大特色鲜明的旅游区域。因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不同,四大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水平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虽然辽宁各地普遍意识到区域整合意义和前景,有合作的意愿和积极性,但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区域旅游产业整合的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是阜新服务业的朝阳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力凡 《辽宁经济》2004,(12):68-69
阜新作为全国惟一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解决好转型向哪里转,即重点发展什么产业、行业的问题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阜新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旅游业,使之成为阜新未来经济发展的骨干产业,形象产业,重点接续替代产业,是阜新经济转型的正确产业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