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股市违规事件不断,在证监会不断查处、媒体频频曝光的同时,广大投资者的信心也连连受挫,加之国有股减持政策失当及"9·11"事件的消极影响,股指在短短的几个月中从2245点多暴跌至不足1600点.目前,疮疤似乎是越揭越多,人们开始担心股市是否最终会崩盘;但也有人认为现在的股市已基本烂掉了,与其修修补补,不如推倒重建,因此即便崩盘也没有什么,政府不必过多地干预股市,更不需要救市.中国股市果真是无可救药了吗?面对股市的剧烈波动,政府真的可以坐视不管吗?所谓"推倒重建"对于广大投资者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又将意味着什么呢?笔者认为涉及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股评家的股评出现错误,影响的是他自己的声誉;如果证监会干起了股评家的活,这个市场秩序很可能被扭曲A股市场的不断下跌,让中国证监会感受到了压力。两个多月前,当有舆论就行情的低迷向证监会提出问题的时候,证监会还通过它下属的投资者保护局回答说:"证监会不负责股市的涨跌。"可见,那个时候的证监会还比较淡定。但是,就像一句俗话说的,形势比人强,两个月以后的今天,证监会也坐不住了,以8月1日深夜的一场喊话为标志,证监会开始了救市行动,希望投资者克服恐  相似文献   

3.
易宪容 《沪港经济》2008,(10):18-18
最近有一份市场调查显示,42.99%的投资者认为,中国股市在1500点时才有投资价值;25.49%的投资者认为,在2000点时才有投资价值;只有不到20%的投资者认为当前的股市有投资价值,而且40%以上的投资者认为,今年的股市要下跌72%以上才有投资价值。这说明了尽管今年的中国股市在世界市场上表现最惨,但投资者仍然对当前的市场没有信心。  相似文献   

4.
中国股市自诞生以来,一直以波动较大而著称。2007~2008年间股指从6100点急跌到1600点的行情,至今还让投资者感到心悸。股指的这种大幅震荡,固然有很多原因,但是投资者结构的不完善,显然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股市缺乏机构投资者众所周知,中国股市的投资者结构是比较特殊的。  相似文献   

5.
总募资额700多亿、涉及11家大盘股证监会有关人士称:没有有意控制发行节奏投资者老南最近很忧虑,自己买的股票有一部分已经"割肉"出局,而眼下大盘又很弱,上证指数在击穿2300点整数点位后,一直在2200点徘徊。中国人民银行此前的降息显然没有使市场感到明显的利好,反而加重了投资者对经济下滑预期的悲观情绪。"更为糟糕的是,还有一些已经过会的大盘股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发行,一旦发行,这样的‘抽血’会使股市承受力更差。"老南忧心地说。有市场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  相似文献   

6.
证监会高层应当集体辞职 关键词:恶性事故 在我所有的经济随笔中,我是不轻易评论中国股市的。—方面,股市这个充满投机和非理性的市场基本上无规律可循,我等凡夫俗子不敢妄加评论;另一方面,股市的话题太过敏感,一句脱口而出的话都有可能使投资者蒙受损失,我没有资格指手划脚。  相似文献   

7.
十年茫茫     
《中国经济信息》2011,(10):44-45
2000年,新中国证券市场诞生已经整整十周年,正处于“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关键时期。俗话说“十年磨一剑”。十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十周年正是应该回顾发展历史、总结辉煌成就的一个重要的契机。2000年初,第三任证监会主席周小川上任了。与周道炯经历的“多事之秋”相比,已走过十年历程的中国股市已经走到了十分尴尬的境地:信用缺失和不公平竞争,给中国股市埋下隐患,中国股市的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8.
1300点 2004年9月9日,沪指于上午9点跌破1300点关口创5年新低,最后以1284.31点收盘。1300点在中国股民心目中是一道防线,股市的不断下跌凸显了边缘化危机,那一时刻,中国股市宣告5年来的市场大底失守。"端正股市的功能,解决股市的问题"已成为证监会、政府当务之急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周刊》2004,(50):20-20
2004年9月9日,沪指于上午9点跌破1300点关口创5年新低,最后以1284.31点收盘。1.300点在中国股民心目中是一道防线,股市的不断下跌凸显了边缘化危机.那—时刻.中国股市宣告5年来的市场大底失守。“端正股市的功能,解决股市的问题”已成为证监会、政府当务之急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2006年的第二个交易日,商务部、证监会、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外汇局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一项股市新政登场面世。此份名为《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的文件,明确境外战略投资者可分期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投资。从引入QFII到今天,中国股市的大门已经对外资逐渐敞开。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中国股市是资金推动型股市,笔者窃以为此言失之偏颇,试问中外股市哪个不是由于资金的推动来发展壮大的?特别是美国股市,只不过美国股市长期处于牛市而不引人注目罢了,中国股市几十年来的从起点到终点再回到起点的不赚钱现实,是导致中国股市不能吸引资金长期入市的根本原因,笔者以为上市公司只有让投资者有钱可赚,投资者才有投资的欲望,股市才能成为企业最好的融资渠道,企业据此也就能做大做强,以达到投资方和融资方的良性互动。所以说股市能赚钱是股市长期走牛的基石,不过这里所说的股市赚钱是投资股市而非投机股市。笔者拟就投资回报是杠杆、储蓄资金是动力、齐抓共管是根本这三个方面做些许的探索,以达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韩金鸽 《特区经济》2005,(9):149-150
中国资本市场已经经历了长达4年多的持续下挫,社会公众投资者已经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导致股市受挫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股市的制度性缺陷,即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长期分置状态,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股权分置是指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分离的现象。尚未流通股份中发起人股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证监会的统计数据表明,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  相似文献   

13.
陈忠庆是台湾畅销书《个人理财手册》的作者,资深理财专家,曾任台湾《工商时报》主编。2006年年初,他在祖国大陆投资了股票型基金。6月初,他在接受大陆记者采访时说,他的投资已经有了40%的收益。陈忠庆认为,大陆过去数年低迷的股市和蓬勃发展的宏观经济背离,预计上涨是未来两三年内地股市的大趋势,长期获利将按倍数计算。和这位台湾理财专家一样,今年以来,成千上万投资者从中国股市中获益丰厚。由于多种原因,中国股市最具影响的指数——上证指数——从2001年的2000多点一路下跌至2005年6月的998点,数千万投资者在5年漫漫熊市中损失惨重,许多…  相似文献   

14.
今年股市自年初开始走出大波震荡上行的走势,热点不断涌现,板块轮番上涨,股指屡创新高。尤其是 2000年 7月 19日上证指数突破 2000点重要整数关口以后,大盘指数依然不断盘升。今年沪深指数不断出现新的高点,慢牛行情取代了暴涨暴跌,可是许多投资者赚了指数赔了钱。在牛市行情中赔钱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对今年牛市行情的来临缺乏心理准备,更没想到 2000年的股市不仅牛气冲天而且旷日持久,很多投资者,包括部分机构投资者,在 2月 17日上证指数冲到 1770点时已获利了结。二是今年是局部牛市,许多股票如四川长虹、深发展、浦发银行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股市从2005年的最低点998点,上半年上涨到4000多点,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上涨了3倍多。应该说,这种上涨在初期主要反映了股权分置改革后释放出来原被压抑的估值,也与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快速上涨,企业盈利状况不断改善有关。但以下一些因素显示,当前股市已出现非理性成分。一是市场概念性炒作成分越来越浓厚,有一段时间机构投资者越来越谨慎,频频出现“散户逼空机构投资者”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股市黑天鹅     
朱平 《西部论丛》2008,(10):82-83
坊间流传一个故事,说三十年前有一个人犯法被判死刑,但行刑时,子弹出了问题,第一枪是臭弹,犯人腿软跪下了:第二枪又没响,犯人裤子湿了:第三枪还是没响,犯人实在撑不住了,说别用枪了用刀捅行不?太吓人了。三十年后的今年,股市第一波下跌到了4500点,投资者没减仓,坚持价值投资熬住了;第二波跌破3000点,投资者冲进去抢了反弹;但第三次股市又跌了个十连阴,有投资者终于崩溃了,说别跌了,把钱没收算了!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股市最需要的是稳定的发展,由市场过程来实现市场进化,才能走向成熟,给长期投资者带来稳定的投资收益。虽然影响股市的因素众多,但证券主管部门、上市公司、股民、新闻媒体的行为是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证券主管部门,深沪两交易所分别在1990年和91年成立,而国务院证券委和证监会是在92年成立,  相似文献   

18.
近日,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撰文强调:"始终把保护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其"强化市场的投资功能",而且要"建设成熟理性的市场文化"的表态,十分重要。什么是成熟理性的市场文化?我认为,其核心就是以市场、以投资者为中心,尊重资本,尊重诚信。郭树清出任证监会主席的第一天力挺蓝筹股,可以理解,蓝筹股毕竟是股市的基础,也是推动股市整体上涨的基本力量。但是,蓝筹股的基础是"蓝筹",说白了就是分红。但这一点,国内哪只"蓝筹股"可以做到?  相似文献   

19.
【英国《金融时报》4月30日】感谢中国股市拉拉队——过去叫做中国证监会,A股似乎又会火起来了。当证监会推出了对“大小非”解禁股的限售政策,又说服了财政部削减了印花税,一周里股市就反弹了19%,外国机构投资者正排队向外管局申请QFII新增的额度。然而让它们趋之若骛的到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尚福林:为股市迎来曙光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终于可以放松一下紧绷4年的神经了。2006年底,上证指数一路高歌,涨势如虹,冲破了2245点历史最高纪录,又不断奔上2600点高位,占股市总市值97.85%以上的上市公司相继完成股改。一直悬在中国股市上空的股改阴云终于一扫而光。2002年底上任的尚福林是证监会第五任主席,说他是临危受命并不为过。当时,股市已步入漫漫熊途,市场极度低迷,几乎所有的矛盾都指向了证监会。尚福林上任之初极为低调,在悄悄给股票市场作了一次彻底摸底排查后,他对媒体只字不谈。2003年1月底,在一年一度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会议”上,尚福林发表方向性讲话,明确指出“既不能割断历史,又不能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的改革方针。“国九条”颁布后,尚福林一改常态,屡屡出手,推出了一系列股票市场改革举措。新的《证券法》于2006年元旦正式实施,《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于5月8日颁布实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于5月18日颁布实施,5月证监会还下发了《关于落实〈证券法〉、规范证券席尚福林临危受命配套政策不断出台,,65,经营机构证券经纪业务有关行为的通知》,《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