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旺珍 《价值工程》2015,(21):26-28
新形势下,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文章以咸宁市为例,在分析咸宁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就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政府卫生事业专项资金的拨付,旨在改善社会民生,解决民众基本医疗问题,对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发展卫生公共事业,开展卫生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至关重要。本文对卫生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对当前卫生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常见问题与改善策略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3.
王树生 《活力》2010,(20):10-11
民生是和谐之本,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能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加快经济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宏伟事业。近年来,富裕县坚持以发展和富民、惠民为落脚点,重点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力推进教育、卫生、安居等基础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和改善人民群众上学、就业、就医、养老、行路及居住等热点问题,群众生活保障得到极大改善。社会和谐局面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政府最关注民生的问题,改善民生不仅意味着改善人们的生活,还为我国社会是否稳定和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我国非常重视有关改善民生的工作,把其当成政府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政府的公共经济管理为人们提供公共的产品、公共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在改善民生上有很大的作用。本文就从加强公共经济管理来改善民生入手,做出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5.
宋宇 《活力》2013,(12):92-92
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播,民生新闻已经成为了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新闻传播载体。在新闻报道中.民生新闻更多的是立足民生.关注百姓生活,把镜头对准普通的市民,关注百姓的身边事,让市民看到民生新闻实用、重要的一面。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市民对于民生新闻的印象大多是报道鸡毛蒜皮的小事.杂七杂八、家长里短的琐事等方面。不过,民生本就包括人民群众对物质的需求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两个方面。如何在“小而杂”民生新闻报道中策划采编富有特色的文化报道.也是需要记者强烈的策划意识与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6.
毛世英 《人力资源》2012,(11):24-26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文化建设角度说,这实际上是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贯彻于整个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价值观——我们不妨称之为民生理念,进而建设民生文化这一软实力。对企业来说,这就是在要求把民生理念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以确保生产、研发、营销、销售等都沿着惠民利民的方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给力民生     
"民生"即"人民的生计",为民之根本、国之根本。温家宝总理特别强调:"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着力发展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作为国民经济骨干力量的中央企业,且大多数又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和极大的社会影响力。事实  相似文献   

8.
消费与民生     
今年"3·15"提出了"消费与民生"的消费者权益主题,强调了消费需求是保持经济增长的恒久动力,是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其次,强调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制定消费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强调消费维权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9.
民生不仅指群众的生命、生存,还与整个社会、民族、国家息息相关。温家宝总理说: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所以民生的改善十分重要,它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推动,质监部门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0.
近代建筑是城市历史文化演变的重要见证,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根基所在。如何做好城区历史建筑改造和文化传承相结合已成为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建议在城市历史建筑改造中应做到: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完成改造建设,改善区域民生条件,延续历史文脉。本文就针对河北张家口市堡子里传统民居保护改造为例展开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把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被提上重要议程.党的十七大报告则首次将"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作为改善民生的明确目标.因此,对我国社会民生事业的投入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与改善民生,就应当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共享发展成果。本文分析了高质量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义,探讨了高质量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公路建设作为关系民生的重要工程,本文就公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并从改善工程的质量、合理进行工程建设、全面地处理施工问题、使工程的施工程序接近标准化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4026亿元,比上年增加200亿元,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和民生工程倾斜。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同时也是政府部门的神圣职责。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好政策更要好落实,民生问题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民生工程的建设,容不得马虎,更来不得半点偷工减料,对民生资金的使用和流向,坚决不允许挪用或  相似文献   

15.
热新闻     
消费与民生被定为中消协2011年主题 1月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公布了2011年年主题:消费与民生。据介绍,“消费与民生”有3方面含义:一是强调消费需求是保持经济增长的恒久动力,是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二是强调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制定消费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强调消费维权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6.
民生问题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当前政府的重要任务。本文立足于民生审计实践,探讨了民生审计的内涵和特征,并深入分析了民生审计在维护民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资源优化、推进政府体制改革、促进审计工作创新等四个方面发挥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的需求与日俱增,对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对水质也有更高的要求,水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而且饮用水安全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是一个地区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保障饮用水源安全,既是改善民生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条件。本文就饮用水管理问题,分析了当前林区饮水安全的现状及加强安全工作的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曲淑波 《活力》2012,(15):39-39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加快经济方式转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主题。改善民生,改善残疾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各级政府和残联组织的重要职能。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机遇,才能推动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报道改善民生问题,是近年来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最强烈的诉求和党中央高度重视的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重申了"惠民生"的重要意义。前不久,本刊记者就改善民生等问题专程采访了中国生产力学会会长王茂林先生。王茂林先生首先表示,改善民生问题目前已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就业》2012,(3):4-5
在《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发布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行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如此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不仅将就业摆在了“民生头等大事”的重要位置,更明确了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途径。可谓一字千钧。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发巨大反响,激起学习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