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针对企业“漂绿”问题屡禁不止的现状,分析了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机理,并以2010—2019年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业绩期望落差会诱发企业“漂绿”行为,且主要表现为对环境实践的选择性披露;而且,业绩期望落差持续的时间越长,其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越显著。进一步的路径检验表明,业绩期望落差会恶化企业融资约束和加剧管理层短视,进而导致“漂绿”行为。此外,不同类型规制工具对“漂绿”的治理效应存在差异,其中,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及本地媒体监督能够抑制业绩期望落差驱动的企业“漂绿”行为,但市场激励型、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以及异地媒体监督的治理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识别和治理ESG“漂绿”是提高ESG报告公信力、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重要手段。介绍我国ESG信息披露的现状,阐述ESG“漂绿”的内外部动因,并讨论报告内容的深度分析、行为模式的连贯性分析、财务表现的相关性分析和环保处罚的矛盾性分析的“漂绿”识别方法。最后提出“漂绿”行为的协同治理思路,以期为提高我国ESG报告的真实性、规范性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巴黎协定》签订以来,社会公众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切与日俱增,ESG(环境、社会和治理)议题备受重视,ESG报告的强制性披露呼之欲出。伴随着ESG报告的演进,“漂绿”问题相应衍生。本文首先介绍“漂绿”的缘起及其在企业界、金融界和学术界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剖析企业和金融机构“漂绿”ESG报告的外因和内因,最后从推动立法、统一标准、强制披露、独立鉴证、数字赋能和能力建设等六个方面提出治理和抑制“漂绿”的举措。本文认为,加强对“漂绿”的研究和治理,有助于提高ESG报告的质量,为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扎实的基础数据和信息。  相似文献   

4.
发展绿色金融是构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绿色金融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漂绿”现象和行为影响了绿色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在制度层面、市场层面、企业层面分析“漂绿”现象的成因,探究“漂绿”行为在宏观、微观层面给各利益相关者带来的风险,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漂绿”的了解。基于此,应加强相关制度建设,规范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健全以政府、媒体为主体的协同治理机制,激发市场活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发挥出绿色金融对经济发展的红利效应。  相似文献   

5.
以2011~2022年收录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企业漂绿论文为分析对象,从企业漂绿的界定、形式、解释理论、动因、后果及治理等方面回顾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学界对漂绿界定、形式的探讨正由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制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信号理论是解释漂绿的主流理论;在关注企业漂绿的制度压力等外因、企业特征等内因基础上,学者更为聚焦于漂绿的内外因联动问题研究;企业漂绿的后果分析视角由消费者、企业自身层面向更为宏观多维的社会层面演进。企业漂绿研究方兴未艾,可向增加漂绿理论研究多元性、强化漂绿动因研究系统性、凸显漂绿后果研究联动性、重视漂绿治理研究协同性等方面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6.
企业漂绿行为的日益普遍推动了相关学术研究的丰富发展。然而,仍缺乏更深入的文献回顾以揭示漂绿现象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性及影响。文章阐述了企业漂绿行为的内涵、表现形式及衡量指标,基于新古典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制度理论,归纳企业漂绿行为的动机,总结出企业漂绿行为对消费者、企业、社会及环境的影响,并深入总结在政府、社会和企业三个层面上的治理策略,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漂绿的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亦晴  许雅琴  陈思 《财会月刊》2022,(18):142-151
企业环境责任表现披露质量和诚信问题日益凸显,漂绿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变质的副产品。本文以158家重污染企业2015~2019年的数据为样本,基于制度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基于内外部六个因素对企业漂绿的驱动路径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单个要素不构成企业漂绿的必要条件,各前因条件对企业漂绿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高市场竞争、高企业规模和非高盈利能力是企业漂绿的重要驱动因素,非高市场竞争、非高企业规模和高成长性是企业漂绿的重要抑制因素;高水平漂绿驱动模式有压力主导型和内忧外患型,非高水平漂绿抑制模式有外部监督抑制型和自觉遵守型;动态比较发现,政府监管不力和高媒体关注度对企业漂绿的驱动作用不断加强,严格的政府监管和高成长性对企业漂绿的抑制作用愈发明显。  相似文献   

8.
苏睿芯  杜建国  金帅 《企业经济》2023,(12):139-149
面对高昂的绿色转型成本,投机漂绿成了部分高碳企业难以抵抗的诱惑,并逐渐渗透进绿色金融领域。为了加速高碳企业开展实质性的绿色转型,本研究从金融支持的视角出发,构建由高碳企业、金融机构与政府组成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政府严格监管和金融机构严格审核的“双严”策略以及将企业信用等级与行为挂钩的举措,均能够有效约束高碳企业的投机漂绿行为。增加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服务声誉收益,能够激励其采取严格审核策略。政府的奖惩机制能起到良性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但惩罚效果呈现边际递减效应。因此,政府应重视提高高碳企业绿色转型的主观意愿,鼓励金融机构严格化、标准化绿色金融服务范畴,积极发挥政策引导和监管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CiteSpace软件,以2015—2023年中国知网发表的与ESG相关文献为基础,绘制了ESG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得到了以下结论:国内ESG研究起步比较晚,ESG研究各作者和机构之间尚未形成紧密的合作网络,ESG研究主要集中在融资约束、信息披露、企业价值、绿色金融、绿色创新和公司治理几个方面。国内ESG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根据突现分析,责任投资、碳中和、环境价值将会是ESG未来研究的热点。最后从健全富有中国特色的ESG评级体系、加强对企业ESG“漂绿”行为的研究、深入探究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ESG典型案例、将ESG与不同的时代背景结合进行研究、将ESG与其他学科结合五个方面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本文搜集了江苏地区三大报纸《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近5年发布的绿色广告,借鉴西方学者的绿色广告分析框架,分析了江苏地区绿色广告的传播现状、不同广告主绿色广告传播的特征及绿色广告的"漂绿"现象,并从中获得了有利于绿色广告发展的启示,认为广告企业、政府监管机构、社会组织以及媒体都应重视绿色广告的积极作用,加强管理,发布真实有效的绿色广告,以产生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任秀霞  洪威雷 《秘书》2014,(4):30-31
调研的课题极为丰富,每一个行业、部门,甚至一个行业、部门中的每一项工作,都可以成为调研课题。例如,在“教育”行业中,可以列出“办学方向”“师资队伍”“社会办学”“教学方法和效果”“学生管理”“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科研成果的转化”“学生能力的培养”等调研课题。  相似文献   

12.
占才强 《乡镇论坛》2011,(18):32-33
江苏省泗洪县,有个地方叫“那个地方”。因为被关过“那个地方”的人,对“那个地方”叫法不尽相同。有的叫“秘密大院”,有的叫“黑屋子”,有的叫“黑看守”,有的叫“黑监狱”,有的叫“私设的牢房”。  相似文献   

13.
品味和谐     
谈到什么是“和谐社会”,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先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字,一“口”一“禾”,表示“人人有饭吃”;“谐”字,人“皆”“言”之,表示人人有话说。由此而论,建设和谐社会,不是一种道德诉求,更是制度诉求。“和”要解决的是中国的民生问题,“谐”则是民主问题。  相似文献   

14.
邹燕秋 《秘书》2014,(4):16-16
2014年是农历马年。马年说“马”,人们脑海里首先涌现的是含“马”字的吉祥成语,譬如“马到成功”“万马奔腾”“兵强马壮”“马不停蹄”“龙马精神”等等。 笔者却反其道而行之,想到的是“马失前蹄”。光阴荏苒,来去匆匆,在过去的岁月里,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廉洁奉公,为党和人民恪尽职守,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大蒜,绿豆,土豆价格持续暴涨,随后玉米、棉花、小麦等价格也呈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态势,上演着“击鼓传花”的游戏格局。“蒜你狠”、“豆你玩”、“玉米疯”、“辣翻天”、“姜一军”等网络热词迅速蹿红。继“房奴”之后,吃不起蔬菜、水果的“菜奴”、“果奴”也开始纷纷冒泡。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把教师称为“园丁”“工程师”“铺路石”“领路人”,而在我看来,教师只是一个守望者。“守”这个字表达的意思是“时间漫长而坚定不移”,“望”的意思是等待,盼望。教书育人,就是这样一个漫长而等待的过程,用爱心的坚守,定能结出成长之果。  相似文献   

17.
“金屋藏娇”这个词,其“屋”倘是别墅,则益显其“藏”之娇,北京人谓之“小蜜”,上海人称为“金丝鸟”,而广州则相当实在,叫做“二奶”。  相似文献   

18.
“争先刨优”活动主要是以“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为目标,以培养”学习优,作风优,素质优”人才为重点的党建活动。“争先创优”活动是“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的规范简称,其主要形式是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其目标和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  相似文献   

19.
策人三诀     
王方华 《上海管理科学》2007,29(6):F0002-F0002
社会发展与进步,“人”是最核心的要素,“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了重视人、关爱人的“人本精神”。古往今来,所有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和企业家,无不懂得“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的道理,从而演绎出一幕幕以史为鉴的故事。然而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人本”策略是不一样的。本文仅以“适”、“恩”、“恕”,即所谓的“策人三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王新有 《乡镇论坛》2014,(36):29-29
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方言中,“尕”是用得最多、最频繁的一个“词汇”。将“尕”不叫“字”而称作“词汇”,是因为“尕”还有一种特殊的指代和寓意。“尕”通指“小”的意思,而临夏人常挂在嘴边的“尕”,除有“小”的寓意外,还有一种生动的怜爱之情蕴含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