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根据“两点”定位、“两地”目标和“四个扎实”的要求,重庆市继续以“畅通道、提质量、降成本、拓领域”为目标,大力发展国际多式联运,形成“1+N”的渝新欧辐射分拨体系,中欧班列辐射带动效应不断增强,处在全国中欧班列中开行数量最多、辐射范围最广、运输货值最大、带动产业最强的领先地位。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中欧班列发展具有区位、产业优势,借鉴重庆中欧班列增效探索经验,发挥“集散为整、快速继运”的组织优势,由“增量”阶段向“提质”阶段转变,提升物流辐射和服务能力,并以此为牵引实现产业的跟进,带动经济腹地的拉伸。  相似文献   

2.
今年5月,载着重庆生产的高档生活用纸、摩托车等产品,首趟“渝桂新(重庆一钦州)”南向通道试运行班列开行。经过近48小时的行程,班列顺利抵达广西北部湾钦州港东站。在港口完成通关手续后,货物下水出海,前往新加坡。至此,“渝桂新”南向通道试运行班列己成功完成上下对开。“渝桂新”国际联运通道,从重庆出发,利用铁路运输,经贵阳、南宁到北部湾港,实现向南经海运至新加坡及全球,向西北连接川渝地区及“渝新欧”通道,是一条兼具内外贸功能的国际海铁联运大通道,也是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道全长4080公里。  相似文献   

3.
刘洁 《北方经济》2023,(6):20-23
风云激荡的国际环境中,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受到极大关注。随着中欧班列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围绕“巩固稳定提升”的总体要求,内蒙古所属经满洲里、二连口岸的中欧班列东、中通道如何发展是自治区建设向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形势任务、分析了发展现状,深度剖析两大口岸发展中存在问题,系统提出内蒙古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资讯     
正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果园港)暨路企直通班列正式首发3月12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果园港)暨路企直通班列正式首发。一列满载货物的班列从果园港铁路专用线驶出,沿着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直通广西钦州港,随车商品陆续走进东盟各国,并运往西贡、海防、雅加达、印度钦奈等地。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果园港)班列正式开通运行,将进一步助推重庆及两江新区的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相似文献   

5.
身处向北开放前沿、驻守战略通道门户的内蒙古,重点承担两项任务:一是保畅通,服务国家战略,发挥国家中欧班列战略通道作用;二是促落地,提升自治区泛口岸经济发展水平,解决口岸“酒肉穿肠过”问题,实现物流落地、贸易落地、加工落地。自治区要以中欧班列通道建设为抓手,保战略通道畅通、促大宗商品落地,推动自治区泛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今日重庆》2020,(4):65-65
2011年3月,"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正式全线开通运行,重庆造电子产品跨越万里关山阻隔,到达德国杜伊斯堡。这是全国率先开通的中欧班列线路,截至2019年底,中欧班列(渝新欧)累计开行超过4500列,占全国中欧班列的23%;2017年9月,南向通道"渝黔桂新"铁海联运班列常态化运营班列首发,2019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促进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5月,载着重庆生产的高档生活用纸、摩托车等产品,首趟"渝桂新(重庆—钦州)"南向通道试运行班列开行。经过近48小时的行程,班列顺利抵达广西北部湾钦州港东站。在港口完成通关手续后,货物下水出海,前往新加坡。至此,"渝桂新"南向通道试运行班列已成功完成上下对开。"渝桂新"国际联运通道,从重庆出发,利  相似文献   

8.
播报     
《重庆与世界》2017,(20):10-13
<正>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渝黔桂新"南向铁海联运通道常态化运行班列首发9月25日,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渝黔桂新"南向铁海联运通道常态化运行班列首发仪式在重庆铁路口岸举行。载着27个装满汽车摩托车配件等货物的车皮,驶向广西钦州港。"渝黔桂新"南向通道是中新互联互通国际物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通道从重庆出发,向南经广西等沿海、沿边口岸,通过铁路、公路、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形成有机衔  相似文献   

9.
资讯     
正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江津班列开通2018年12月28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江津班列在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开通,中国西部(重庆)东盟商品分拨中心也在江津综保区同步揭牌运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江津班列从珞璜铁路物流枢纽出发,利用铁路运输到北部湾港,可实现向南经海运至新加坡及全球,向西北可连接川渝地区及中欧班列(重庆),将成为一条兼具内外贸功能的国际海铁联运大通道。  相似文献   

10.
国内速览     
正1兰州至西亚空中国际物流通道打通6月8日,甘肃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入区企业兰州港龙公司重达32吨的民族饰品、纺织品、小商品等日用百货商品搭乘着波音767飞机,从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起飞直航至迪拜。这标志着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打通了兰州至西亚的空中国际物流通道。2新疆阿拉山口中欧班列运输提速6月10日,新疆阿拉山口火车站首次实现日快速交运5趟中欧班列的运输任务,标志着西行国际货运班列运输提速,中欧班列交接通关速  相似文献   

11.
《重庆与世界》2016,(41):76-77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庆正在描绘开拓开放的新蓝图。“渝新欧”使重庆向世界真正打开了国际贸易。渝新欧班列2011年问世,凭借“时间只有海运的三分之一、价格只有空运的五分之一”的优势,创造性地开辟了从中国内陆到欧洲的货运新通道。  相似文献   

12.
正渝新欧越南国际班列开通,欧洲货物直达东南亚"渝黔桂新"南向通道铁海联运班列首次实现"天天班"东向通道渝甬班列开行"隔天班"今年以来,重庆按照"两点""两地"定位要求,"建"通道、"拓"平台、"优"服务,内陆开放大事喜事不断,活力十足,重庆经济发展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13.
6年前,首条中欧班列——“渝新欧”在重庆诞生。如今,中欧班列己然从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一群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奔跑在唤醒沉睡多年的古丝绸之路上。我们则有幸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相似文献   

14.
2014年11月11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由重庆始发经内蒙古满洲里口岸出关,开往俄罗斯的“渝满俄”货运专列正式开通.这意味着“中国制造”通过中欧班列,开辟了一条通向俄罗斯及欧洲的新通道.  相似文献   

15.
《重庆与世界》2016,(33):20-23
重庆团结村,直达德国杜伊斯堡的“渝新欧”班列起点。重庆果园港,中国最大的内河水、铁、公联运枢纽港,货物从这里沿着长江向东出海。在嘉陵江畔的磁器口古镇,古风犹存的茶馆和川剧脸谱表演构成了一种独有的老重庆风味。这里曾是巴渝西部重要的商埠,全球各地的商人往来于此。  相似文献   

16.
《重庆与世界》2014,(7):48-51
5月23日下午,满载重庆长安福特变速箱、转向泵等高端汽车零部件、货值达500多万欧元的渝新欧首趟回程公共班列从德国杜伊斯堡启程,发往重庆。重庆市经信委(市物流办)表示,2014年,渝新欧回程班列将固定开行,先期每月一班,后期将逐步发展到每周一班。下一步将不断挖掘“渝新欧”增值潜力,利用“渝新欧”回程班列运输时效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一览     
正重庆完成首次铁海联运国际物流中转4月19日上午,一批来自越南的电子产品,经南向通道运抵重庆,在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完成国际物流中转,然后搭乘中欧班列(重庆)运往欧洲。这是重庆完成首次铁海联运国际物流中转。目前,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渝黔桂新"南向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作为南向通道的"主力军"能够通达的港口已覆盖东亚、东南亚、非洲、美洲、中东45个国家和地区的82个港口,货物品类也越加丰富,下一步将推动迪拜等中东地区的汽车通过该班列运至重庆。  相似文献   

18.
张蓉看上去有些疲惫. 繁忙,是她接手“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回程货运后的常态. 她是民生物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带领民生物流20多人的“渝新欧”项目团队,自2014年4月起,就为“渝新欧”回程货物运输马不停蹄. 去年,重庆开行了22趟“渝新欧”回程班列.其中,仅民生物流就组织了20趟班列货物.按计划,今年“渝新欧”要常态化开行,每月至少10趟回程班列,全年要组织100趟班列的货物,比去年翻了5倍.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中欧班列开行最早的省市,中欧班列(重庆)已累计开行超过1650列。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努雷舍夫认为,中欧班列(重庆)铁路通道佐证了重庆的重要性。这条通道在国际货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连接起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中国,以及欧洲相关国家的市场,并推进交通发展。中欧班列(重庆)的速度优势及其运载商品的多样性优势,将进一步推动经贸合作的拓展。努雷舍夫表示,他这次来重庆,带来重庆到哈萨克斯坦将开通直航航班及72小时免签的好消息。他透露,目前,哈斯克斯坦的航空公司正在和相关部门积极沟通,计划开行哈萨克斯坦第一大城市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运用于党建领域已成为党建工作的新常态,“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是“互联网”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的结果,能有效提升党建工作效果,推动党建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从“互联网+党建”的内涵入手,阐述高校探索“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的意义、现实困境,并从树立“互联网+”思维、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机制等方面对高校“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提出有效推进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