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产业集聚理论研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一种普遍的空间现象,对产业集聚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产业集聚的利益是集聚经济,它是一种外部规模经济。这种集聚利益在企业的生产与交易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所表现,工业发展中的空间集聚趋势也得到了充分证明。但对于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尤其是对不同集聚水平的解释仍显不足。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聚的资源错配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标:分析产业集聚对资源错配的影响效果。研究方法:通过错配指数计算划分错配类型、面板门槛回归确定集聚发展阶段、面板聚类区分错配程度,最后对不同分类情况进行面板固定效应和Tobit模型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影响资源错配的因素非常复杂,既与错配本身的技术因素有关,也与产业的空间集聚因素有关。产业集聚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对资源错配起到积极效果,而处于产业集聚成长期且资本配置不足劳动力配置过度的行业资源错配情况最严重。研究创新:从内涵型错配和集聚发展阶段的视角,多方面分类比较。研究价值:产业集聚的资源错配效应研究为行业补足发展短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技术创新活动的集聚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反要素需求函数分析框架,研究了集聚经济对于我国技术创新活动全要素生产率、单要素生产率、要素价格以及要素需求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是在全国层面还是在区域层面,集聚经济对于我国技术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集聚经济对于技术创新活动劳动生产率以及资本生产率没有显著影响。在区域层面,集聚经济将降低科技劳动的边际成本,同时提高对于科技劳动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201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提出了促进应急产业集聚发展等6项主要任务,这必将引导应急产业要素汇集,推动应急产业集聚发展,使我国应急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本文分析了推进应急产业集聚发展的必要性,研究了我国应急产业集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动应急产业集聚发展的具体措施意见.  相似文献   

5.
利用该函数对黑龙江省的产业集聚效应进行测算,发现黑龙江的这三个要素的呈现负值,表明黑龙江省在产业集聚中出现了规模不经济现象,产业集聚的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6.
经济集聚与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密切相关,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演变本质是不同区域的经济集聚程度发生了变化,是经济集聚与经济扩散的统一。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形成就是地理区位和政策影响下的经济集聚与扩散过程的统一,经济集聚在该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地理区位和政策通过经济集聚间接发挥作用,产业的集聚与扩散引起区域的经济集聚与扩散现象。促进经济集聚(扩散)发展是一种内涵式的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方式,大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经济集聚的重要途径。在一体化和经济集聚基础上,加强城市群与发展轴的相互耦合,形成以"城市群为核心,发展轴为引导"的区域发展新空间拓展模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层面上,基于2002—2012年232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不仅可以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而且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东中部城市的制造业集聚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和空间溢出,东部城市制造业集聚因要素成本上升等原因而使得其溢出系数小于中部;而西部城市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空间溢出则不显著。这就要求合理安排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层面制造业集聚的格局,从而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聚是一种空间产业组织形式,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随着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产业集聚已引起了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学界众多学者的广泛兴趣并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按照历史的逻辑顺序对产业集聚理论的演化发展进行了归纳,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各种理论的主要思想,并对其理论贡献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9.
广东"双转移"是生产要素长期向珠三角地区集聚的必然结果,也是生产要素由集中集聚走向分散集聚的过程。广东"双转移"通过一定的产业空间组织,促进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交织发展,产生产业升级效应、区域城市化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和区域协调发展效应,促进资源空间再配置和产业空间重组。  相似文献   

10.
严军 《企业导报》2012,(8):197+263
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出发,以单一劳动力流动CP模型和单一资本流动FC模型为基础,将模型进行扩展,研究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同时流动情形下的产业集聚机制以及产业集聚机制下要素流动与空间工资的关联性,并分析了该模型的长期均衡,构建了新空间工资方程。在此基础上,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值模拟,从而印证了该模型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企业研究报告》2006,(7):11-17
3.1园区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产业出现专业化趋势,产业集群和专业园的发展对园区配套服务提出新的要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和高新技术产业分工的细化,一个园区很难在所有的领域都占有竞争优势,促进高新区产业专业化发展,打造园区优势产业集群成为园区高新技术产业获取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国际上如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等园区都在自己的专业产业领域做到全球领先,拥有全球范围内该领域的竞争地位,我国高新区如武汉、惠州、杨凌等也已经形成了产业专业化优势。同时,产业的发展依赖于产业在空间上集聚以解决创新要素(人才、资本、技术等)集聚问题,高新技术产业出现产业专业化集聚的趋势,出现以专业园为主要空间载体的集聚形式。这种专业产业的集聚,需要形成良好的专业产业发展环境,对园区的配套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的比较及其良性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振翔 《现代企业》2005,(11):31-32
企业和产业集聚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以群落形式存在与发展的经济现象正在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在我国,经济发展居于前列且发展更具活力的省份和地区其地方产业集群现象也往往最为普遍,典型的如广东省的专业镇,浙江省的块状经济发展。从世界各国及不同地区的情况看,追求资源要素共享、外部规模经济及创新合作的产业集群式发展,正在成为区域新型工业化的一条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金融集聚属于产业集聚的一种,作为一种特殊产业空间结构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向。以长三角城市群2010—2020年银行业、保险业及证券业的经济发展现状,探究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交互影响以及空间溢出效应,从而测度出长三角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最终提出一系列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产业集聚的河南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服务业是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部门,其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相当高的集聚性。河南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方面虽然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与先进地区相比,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明显滞后,且存在着产业基础薄弱、政策扶持不力、品牌建设乏力等问题。因此,河南省应在全省范围内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进行合理规划与布局,并采取相应对策加快其发展,以此来提升河南经济的竞争力,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  相似文献   

15.
应用生产函数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2009—2011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各经济指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在省域上呈现出较强的经济资源竞争关系,在空间溢出效应方面,商务业与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溢出效应显著,而信息业有较弱的负向溢出效应。政府应关注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各项影响,加大知识创新以提升该行业效率,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溢出的转化能力,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应用领域以及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等。  相似文献   

16.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了地区劳动生产率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新常态下,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已成为推动中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措施。然而,集聚效应具有动态性特征,即随着集聚程度的上升,集聚效应的大小及作用方向都会随之变化,这为相关政策的合理制定提出了难题。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否能显著改善生产率?其空间差异、动态规律以及约束机制如何?为了解答上述问题,本文利用中国2003~2013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显著提升劳动生产率,但集聚效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仅促进了东部和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运用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有着显著的正向边际效率递减的非线性动态影响,而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对外开放战略,可有效破解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的约束,但这种非线性集聚效应亦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7.
跨国公司在华"集聚效应"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越来越具有规模化,在这种数量上的增加之外,我们更应该关注跨国公司投资背后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即跨国佘司"集聚效应"。这种效应不仅通过要素投入数量的集聚,而且通过要素质量和效率增进强烈地影响经济增长;在经济发达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时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强烈。但是,跨国公司群体和我国企业市场竞争地位的不对称性,决定了我国企业在这种市场结构下,集聚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的艰巨性。跨国公司"集聚效应"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使跨国公司在华健康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4~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的绿色发展效应,结果显示:整体而言,生产性服务业的两种集聚与产业自身绿色发展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进一步采用空间模型研究发现,专业化集聚对周边生产性服务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呈倒“U”型,而多样化集聚的影响显著为负。此外,分地区检验发现: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的影响与整体结果一致,而多样化集聚起直接推动作用;中部地区两种集聚的影响均呈倒“U”型,但各省专业化集聚水平已接近甚至突破了拐点;西部地区仅有专业化集聚的影响显著并呈“U”型,区域内各省仍在曲线左侧,尚未发挥出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化经济的进展,都市作为空间单位的重要性得以提高,都市机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集聚经济在都市体系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在考察日本都市化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集聚经济与都市发展的关系以及日本都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胡启兵 《企业经济》2012,(12):24-27
当前,我国各省市区都在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但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等问题。常州低碳经济示范区在低碳产业集聚发展的过程中,采取以纯低碳理念为发展目标、重点引进低碳产业高新企业、低碳产业核心竞争力以产业高新化为主、以低碳生活为理念规划园区布局及主动与科研院所联姻等措施,走出了一条低碳产业发展的成功之路,也为我国其他地区低碳产业的集聚发展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