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彩》1997,(8)
中国出口商品埃及分拨中心经营良好中国出口商品埃及分拨中心自1997年5月10日开业以来,经营情况良好。由国内运出的第一批货物(5个集装箱)于5月20日运抵亚历山大港,目前已销售一空。首批商品主要有各类文具、五金工具、例携式折叠野餐台等。第二批商品正在筹备之中。该中心总经理房志民说,通过对市场了解,埃及厂商非常喜欢中国的机械设备、化工、轻工产品和日用消费品。他指出,中国商品在埃及之所以受到青睐,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商品与西方同类商品相比,价廉物美。他们将根据当地市场需要,逐步扩大从国内进货的数量。关于今后的发…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加拿大是世界七大工业强国之一.自1970年中国与加拿大两国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关系不断得到发展,已从单一的商品贸易发展到全方位、跨领域、多元化的经济技术合作,商品、服务、人员和资本的流动日益频繁.目前,加拿大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已成为加拿大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加经贸关系的发展对促进两国各自经济的整体进步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孟加拉国的多数商人贸易首选地是中国,2007年,中国已取代印度成为孟加国拉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对孟加拉国贸易常年保持高额顺差,2009年双边贸易额为45.82亿美元,其中我出口44.41亿美元、进口1.41亿美元.孟加拉国的纺织原料、机电产品,化工产品、水果蔬菜、日用消费品等行业对中国依赖性很强,目前我太阳能等节能环保新兴产品也逐渐受到青睐.预计2010年中孟全年贸易额同比增长10%左右.  相似文献   

4.
中俄作为友好邻邦,两国的民间贸易往来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两国贸易互补优势格局已越来越突出。在两国政府大力倡导的贸易自由化政策的引导下,两国贸易平稳地迎来了一个新的增长期。据官方资料,在近三年中,中俄贸易总额每年都以两位数的增长幅度递增,2003年,中俄贸易总额创下157.6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增幅达到23.4%。两国贸易商品结构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尤其在中国对俄出口商品中,机器设备所占比重已上升至第一位,皮革制品、服装及鞋类依旧保持传统的市场优势,而家用电器类产品开始在俄市场逐渐打开销路;在中国从俄进口的商品中,机器设备同样处在榜首,而石油燃料、化工产品及矿产原材料仍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国已是俄对外贸易中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独联体和欧盟。  相似文献   

5.
越南是我国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自1991年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双方确立了“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方针,近年来,双边贸易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已成为越南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越南在中国外贸伙伴中列第 27位。按照目前的经贸发展态势,完全可以提前实现两国总理达成的在2010年实现100亿美元贸易额的目标。在上述经贸背景下,越南经济的高速发展也给我国水泥装备出口提供了机遇,我们应加强对越南水泥装备市场的开  相似文献   

6.
此前结束的"2011年墨西哥国际建筑和住宅展览会"透露的信息显示,近年来,墨西哥建筑市场正在快速成长,中国对墨西哥建材产品出口存在巨大商机。日益发展的中墨经贸关系墨西哥,世界重要的资源和能源大国,拉丁美洲第一大贸易国,中国在拉美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由于其便利的地缘优势,目前已成为中国在企业进入美国、加拿大及拉美市场的重要桥梁。近年来,中墨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目前2010年墨西哥是我在拉美第三大贸易伙伴(次于巴西、智利)、第二大出口市场(仅次于巴西)和第三大进口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美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目前,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旨在通过重振制造业,促进出口,推动经济复苏。不难想象,该战略会对中美贸易产生重要影响。文章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方法,从中美贸易现状、中国商品美国市场占有率、中美贸易相互依存度等层面分析了该战略对中美货物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企在厄瓜多尔的投资正呈现新的迹象。 目前,中国已成为厄瓜多尔在全球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国,厄瓜多尔则成为中国第四大工程承包市场、主要投资对象国之一和重要能源伙伴。截至去年底,中国在厄投资企业数增加至70余家,预计2014年将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9.
《进出口经理人》2003,(2):45-46
自中日邦交正常化30年以来中日经贸关系迅速发展,目前已在中国整个对外经贸关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双方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日本至今已连续9年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成为日本第二大贸易对象国。此外,目前日本是向中国提供政府贷款和无偿援助最多的国家,也是中国吸收外资、技术引进的主要来源国。  相似文献   

10.
《财贸经济》1993,(10):8-14,18
一、中国商品市场发育的深层矛盾分析(一) 商品的全国性流通经常受到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困扰。地区性和行业性的市场分割一直是阻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的重大制约因素,一些农产品、日用工业品和生产资料的跨地区、跨行业的自然流程屡遭割裂。在宏观经济紧缩时期和生产出现较大波动时期,这一问题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是集市贸易的主体发生变化。集贸市场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集市,它已向着既有农民、手工业者,又有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乡镇企业、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等参加的商品市场发展。二是上市的商品发生变化。由单一的农副产品、手工业品向既有农副产品、手工业品,又有日用工业品;既有生活资料,又有生产资料等多种商品  相似文献   

12.
张桂梅 《商业研究》2004,(8):129-131
欧盟是我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出口市场。随着美国经济的减缓、日本经济的下滑 ,进一步扩大欧盟市场对于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保护性措施很多 ,严重阻碍了中国对欧盟出口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来西亚,中国在东盟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商品进口市场,中国企业进入东盟市场的重要门户。由马来西亚马友乃德置地控股有限公司(UEM Land Holdings Berhad),新加坡中国商城控股有限公司(CHINAMALL HOLDINGS PTELTD.),中国贸促会贸易推广交流中心,中国中能华辰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设立的“马来西亚中国商品城”(一期)即将开业,未来该商城将成为中国商品进入东盟市场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中国作为众多资源性商品的出口大国却陷入定价小国的这一困境,提出了中国大市场悖论这一论点,并以焦炭、稀土这两大重要的资源性商品市场为研究对象,证实了这一悖论的存在。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在焦炭产业已初具规模化生产特征,焦炭、稀土等资源性商品出口市场都是非完全竞争市场。中国在21个焦炭出口市场中,仅在孟加拉、墨西哥等少数市场拥有一定的市场势力。中国在19个稀土出口市场中,仅在日本和英国市场拥有有限的市场势力。基于中国具有资源优势而定价权有限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在焦炭市场推行碳排放交易,在稀土市场加强应用开发研究,构建资源性商品出口价格联盟以及组建焦炭、稀土欧佩克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和最为开放的市场之一,2005年商品贸易进口总额已超过25000亿美元,其中,商品出口总额为9043亿美元,进口总额为16709亿美元。美国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从2000年开始,由中国制造进入美国的产品每年超过1000亿美元,到2005年己超过2400亿美元。这些产品主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目前,欧盟已跃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技术供应方和重要的外资来源地,而中国也已成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虽然中国与欧盟在一系列经贸合作中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但双方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的分  相似文献   

17.
调整营销策略开发农村消费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的市场环境已转为买方市场的今天,大多数商品在城市市场处于饱和及过剩状态,各工商企业竞争非常激烈,各种促销战愈演愈烈。然而,对农村市场,却很少有企业去抢占,甚至有些日用工业品在农村市场出现脱销断档。可见,农村这一庞大的、快速生长的市场被许多厂...  相似文献   

18.
王君让 《大经贸》2002,(8):92-93
许多中国人对葡萄牙的了解,并不比对澳门地区的了懈多。当年叱咤风云的西欧强国,现在的经济状况却落后很多。葡萄牙正处于新的经济发展时期,市场空白点多,许多领域急需投资。中国商人在葡可"从小做起"近年来,中国对葡萄牙出口的主要商品有油料、畜产品、纺织品、鞋类、工艺品、陶瓷制品、化工原料、医药品、机械、电子设备等。1999年,中国是葡萄牙的第11位经贸伙伴,葡方进口贸易额为11亿美元,然而,中国对葡萄牙投资则排在第27位。  相似文献   

19.
印度对外贸易现状与中印经贸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1年实行全面开放政策以来,印度的对外贸易显示出了惊人的发展速度。与此同时,中印双边贸易也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目前,印度是中国在南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已经成为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从对外贸易发展的总体趋势、进出口商品结构和进出口市场结构对印度对外贸易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借助贸易强度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等分析工具,对中印双方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及贸易互补性的强弱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进出口经理人》2005,(10):76-76
近年来,俄罗斯 GDP 增长年均在7%以上,权威资料表明,俄罗斯年电子信息产品市场年需求量为85亿美元,而其本土只能提供25亿美元左右,其余部分需要进口解决。在这其中通信器材需求占首位,约为30亿美元。随着中俄两国双边经贸关系稳步发展,已连续六年保持快速增长,连续五年创历史新高。目前俄罗斯为我国第八大贸易伙伴,我国为俄罗斯第四大贸易伙伴,在我国对俄出口中,传统大宗商品占主要地位,机电和高科技产品增幅最大。这些情况表明,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在俄罗斯这个多元化的市场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