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唐英年近日发表了今届任内最后一份预算案,即2007/2008年度财政预算案。预算案推出了诸多宽免措施“还富于民”,将今年盈余的45%回馈给市民,被人称为是“派糖”、“派利是”。其中包括:宽免49亿港元的薪俸税、52亿港元的差饷,调减2.5亿港元的物业买卖印花税,安排8l亿港元退税,以及15亿港元的额外社会保障援助,还拨款9亿港元以扶助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2.
丁笔 《沪港经济》2003,(6):109-111
港府推出118亿"救市"民间社团齐心协力"抗炎" 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关键时刻,香港政府于4月底推出9大"抗炎"救市措施,总数达到118亿港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民退税23亿元,以及为有困难的饮食、旅游、零售、戏院等经营者设35亿元贷款担保计划,用以支付行业内44万员工3个月薪金.还有就是宽免约270个商业及住宅单位一个季度差饷、宽免6万间食肆、娱乐场所营业车的牌照费1年、宽减2.5万间房委会及政府部门商户一个季度的租金等等.关键时刻推出的这个关键措施,在香港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不少人都认为,这是政府为正在抗击"非典"的香港人注入的一针"强心剂".  相似文献   

3.
1999年3月3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公布了题为《强本节用,共创新猷》的1999-2000财政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曾荫权预计1999年香港经济只有0.5%的增长。年度财政总收入估计为2080亿港元,总开支估计2420亿港元,差额340亿港元,经采取各项收支措施后,年度财政赤字达到365亿港元。预算案从“巩固根基,迎接挑战”和“提高效率,节用裕民”两个方面提出了各项应对措施,受到香港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4.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日前在立法会发表新年度财政预算案,这是他任内的第九份预算案。此次新财政预算案以红色作封面,有着享受新春利是之意,更有未来香港要面对更多挑战的警示。香港正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此份预算案围绕"提振经济"、"推动创新"、"开拓市场"、"培育人才"、"土地资源"、"关注民生"、"公共财政"几个板块,推出涉及388亿港元的税务和短期纾  相似文献   

5.
新一届港府首份财政预算案新鲜出炉,在库房水浸、盈余649亿港元的佳境下,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宣布,拨出600亿港元的财政资源,全面配合特首施政蓝图,并拨出330亿港元推出ll项一次性纾困措施以“急民所急”。  相似文献   

6.
“占中”之后,港府对全港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基层民生有哪些新策,许多市民都在猜测.答案日前揭晓.近日,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公布新一年度的《财政预算案》,向全港市民大手笔“派糖”340亿港元,较去年大增140亿港元.行政长官梁振英在早前发表的施政报告中,针对纾困、房屋、退休保障、安老、人口政策以至长远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方案,更破天荒为退休生活保障预留500亿港元,显示出港府对于社会福利工作的重视.而新一份财政预算案贯彻施政报告的施政理念,为各项政策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确保政策能够落实到位,并且针对香港近年经济动力不足,作出多项长远投资.预算案与施政报告密切配合,为香港未来的发展及福祉筹划布局.  相似文献   

7.
港府推出118亿“救市“民间社团齐心协力“抗炎“   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关键时刻,香港政府于4月底推出9大“抗炎“救市措施,总数达到118亿港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民退税23亿元,以及为有困难的饮食、旅游、零售、戏院等经营者设35亿元贷款担保计划,用以支付行业内44万员工3个月薪金.还有就是宽免约270个商业及住宅单位一个季度差饷、宽免6万间食肆、娱乐场所营业车的牌照费1年、宽减2.5万间房委会及政府部门商户一个季度的租金等等.关键时刻推出的这个关键措施,在香港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不少人都认为,这是政府为正在抗击“非典“的香港人注入的一针“强心剂“.……  相似文献   

8.
现届香港特区政府最后一份年度财政预算案于2月1日出炉,此次“财爷”曾俊华不再向市民直接派钱,而是拿出近800亿港元,推出惠及市民及企业的措施,例如减免75%的薪俸税及个人人息课税、向每个电力住宅用户提供电费补贴等。此外,预算案更着重于投资未来,  相似文献   

9.
媒体发布的一条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拨动了陕西企业家的心弦:2003年7月3日,"陕西西北新技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简称"西北实业"),在香港创业板正式挂牌上市,配售价每股0.25港元,共发行2.3亿股,募集资金5750万港元.  相似文献   

10.
港府推出118亿“救市”民间社团齐心协力“抗炎” 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关键时刻,香港政府于4月底推出9大“抗炎“救市措施,总数达到118亿港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民退税23亿元,以及为有困难的饮食、旅游、零售、戏院等经营者设35亿元贷款担保计划,用以支付行业内44万员工3个月薪金。还有就是宽免约270个商业及住  相似文献   

11.
港元,当心!     
"热钱"涌入香港在提速. 8500亿港元--这最新数据比上一次提高了2000亿港元.现在看,"热钱"还只是在炒资产--炒楼、炒股. 但什么时候变成炒汇?不得而知.不过,香港不得不防.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是深刻的.时任香港金管局局长的任志刚日前说,现在金融市场的乱象"百年不遇",情况与1997年十分相像.  相似文献   

12.
尽管每年3月,在传统上都是香港新预算案公布和议论的时刻,但今年毕竟有其新的特点。一是于去年上任的新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上任后虽已多次解说自己的理财原则和财经方针,但这次才是他正式发表的第一份处女作预算案,人们对此自然期望,更何况他拥有长达二三十年的国际金融界工作经验,从外面进入港府,人们更会关心其思维内容。二是此时香港财经正处于相当艰难的时刻,回归5年来,先后外有亚洲金融风暴的袭击和世界三大经济尤其美国经济的放缓,内有经济转型的挑战,香港经济两陷低迷,财政更是多年赤字。2001年,经济增长只有0.1%(原先预测是4%),赤字则高达656亿港元(原先预算是30亿港元)。不论摆脱困境,经济复苏,还是开源节流,缓解财赤,港府都是左右掣肘,处处为难,因此正如梁锦松在3月6日预算案演词中一开头就承认的;编制这首份财政预算案,既荣幸又有压力。  相似文献   

13.
沈云 《沪港经济》2006,(5):44-44
究竟谁是"打工皇帝" 香港税务局最新公布的资料,2005至2006年度纳税人缴纳最高的所得税(薪俸税)为1亿零100万港元.以此推算该名人士去年收入起码超过6亿港元,即月薪5000多万元.这较2004至2005年度"打工皇帝"缴付的1800万元所得税,劲增461%,创下11年来最高纪录.第二名"打工皇帝"缴付的所得税款也有4400万元,高于上年175%.整体来说,2005至2006年度首10名缴交薪俸税的人士,较上一个年度所交的税款都有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14.
加息了,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好处? 如果从传统实体产业的方向看,可以说一点好处也看不见.但若换一个角度,从赢得资本机会的角度看,那可是好事. 10月18日香港<文汇报>的新闻说:有大约6500亿港元的"热钱"流入香港,与此同时,索罗斯携100亿美元现金进入香潜,目标已经被锁定在A股和H股.应当说:在人民币兑美元大幅升值的过程中.这样的状况很正常.  相似文献   

15.
吴金勇 《新财经》2002,(3):24-26
2001年1月19日,长江生命科技公司总裁甘庆林透露,该公司已聘用40多位专业人士,开展有关的生命科技研究试验.并且对该项目投资金额是不设上限的,即使需要100亿港元的科研费用,"长江生命科技"也一样会毫不犹豫地投入这笔资金.  相似文献   

16.
楼市正疯狂?     
香港经济虽然仍未完全复苏,但楼价攀升频破记录.香港恒基地产旗下的"天汇"楼盘,卖出了一套总价值4.39亿港元的跃层复式公寓,单价达每平方米71.28万港元,超过伦敦海德公园一号每平米60多万港元的全球最高单位面积售价纪录,创出全球最贵分层豪宅纪录.  相似文献   

17.
项目设想得到上海高层赞赏 前些日子,香港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主席郭炳湘在香港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透露,该公司在陆家嘴的项目已与地产受让方正式签订了文件.项目的投资总额将由先前预计的60亿至70亿港元扩大到80亿港元.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黄奕监先生在年度股东大会后也表示,公司将投资80亿港元在上海陆家嘴中央商务区发展商用及住宅地产项目.该项目占地约40万平方米,包括几幢写字楼、一个购物中心、两家酒店以及一些居民住宅,将分3期建成,第一期将于2007年完工,整个项目将于2011年完成.黄奕监还称,明年新鸿基地产的收入可能超过150亿港元.另据新鸿基地产公司一高层人士透露,新鸿基的陆家嘴项目初定为独资开发,但也不排除将来引进战略投资伙伴.  相似文献   

18.
近日在香港报章的评论版中读到一篇文章,认为香港经济已经逐渐步入"中年阶段".细细分析2月22日出台的06/07年香港财政预算案,发现其中也表现出一种"人到中年"的务实.  相似文献   

19.
去年香港税收大涨24% 4月30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2014~2015年度财务状况的临时数字,其中开支为3,962亿港元,收入为4,787亿港元,计入偿还97亿港元的机构票据后,2014~2015年度的财务状况为728亿港元盈余,截至2015年4月30日,香港财政储备为8,268亿港元. 港府发言人表示,所有数字均为临时数字,有待年度账目的最后结算核实.  相似文献   

20.
王轩 《沪港经济》2013,(6):30-31
5月6日,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2386.HK)(下称"中石化炼化")和银河证券(06881.HK)同时启动H股招股,为香港今年迄今最大的两宗IPO,两家公司有望募集资金合计约280亿港元。两大型IPO启动据初步招股文件显示,中石化炼化拟以9.8港元~13.1港元/股,发行13.28亿股H股新股,募集130.1亿~174亿港元,其中95%为国际配售,5%为公开发售。此外还有15%超额配售权,最高集资额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