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股权分置是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形成的特殊问题,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开始越来越强烈地影响证券市场预期的稳定和价格发现功能,使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严重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效率,成为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重大障碍。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到影响股权分置改革的一些因素,构建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股权分置改革将会对上市公司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上掀起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浪潮,这对公司治理的完善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追溯了股权分置问题产生的原因,深入剖析了股权分置对上市公司治理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股权分置后有关完善公司治理方面的措施,以希望当前上市公司抓住股权分置改革这个契机,努力拓宽公司治理的路径,促进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股权分置是我国经济转型和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现象。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了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和业绩水平。本文对上市公司股权构成及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有效地降低了股权结构中各因素对公司绩效的负向影响,同时加强了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绩效的正向作用,使得上市公司的治理绩效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4.
2004年国务院明确提出“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股权分置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在即将到来的后股权分置时代,如何抓住历史契机,努力提高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非常值得关注。本文剖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产生的重要影响,并就如何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勇智 《市场论坛》2006,(4):155-156
股权分置就是上市公司的股票一部分上市流通,一部分暂不上市流通,文章认为正在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无论对上市公司还是对证券市场来说都是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6.
股权分置的制度缺陷导致了上市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扭曲了资本市场发挥作用的机理。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上市公司逐步形成共同的治理基础。从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优化的影响关系框架可以看出,指出股权分置改革通过上市公司股东行为、董事会作用及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等内部治理因素和资本市场定价机制、控制权市场并购重组机制及监督约束机制等外部治理因素影响着上市公司整体治理的优化,从而使后股权分置时代促进上市公司治理优化。  相似文献   

7.
王冰冰 《华商》2008,(21):15-16
股权分置下的上市公司存在着股权结构不合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内部人控制严重,缺乏有效外部治理等问题;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形成共同利益基础,优化股权结构与健全公司治理机制、活跃控制权市场等。研究结论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总体上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王冰冰 《华商》2008,(22):15-16
股权分置下的上市公司存在着股权结构不合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内部人控制严重,缺乏有效外部治理等问题;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形成共同利益基础,优化股权结构与健全公司治理机制、活跃控制权市场等。研究结论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总体上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余杰 《商》2014,(42):210-210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构成和比例关系,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公司的价值和发展,进而影响投资者利益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我国股权分置与资本结构出发,介绍了相关背景,分析了在股权分置改革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比较了股改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并提出了股权分置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有利于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资本结构的合理化配置,进而促进资本市场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的资本市场处于股权分置格局,学业界和实业界均认为,股权分置是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诸多缺陷的症结所在。就对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以及股改后我国上市公司可能实现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了阐述,得出四种我国上市公司可能选择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股权分置改革,使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理顺了证券市场定价机制,形成新的公司价值评估体系,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后股权分置时代,随着管理层激励机制的建立,机构投资者逐步参与公司治理以及证券市场上日趋活跃的收购、兼并与重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必将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翟羽 《商》2013,(20):210-210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股权分置改革的大背景下股权分置改革与公司治理的关系——一方面,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有积极的影响,尤其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以及强化上市公司的外部治理。另一方面,公司治理对股权分置改革有重要作用,决定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成败。从而指出,要在利用此次改革对公司治理完善的契机的基础上,强化上市公司内部治理,以促进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完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股权分置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对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本身即投资者的作用,分析其负面作用,引起的股权分置改革后财务管理出现的变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将成为公司财务管理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14.
胡波 《商业会计》2011,(21):40-41
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打破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界限,必然对证券市场各个参与主体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结合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意义重大,本文从股东利益基础、股权结构、监督激励机制、董事会职能等方面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并对后股权分置改革时代继续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许汉友  刘超 《商场现代化》2007,(30):185-186
本文将分析我国目前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探讨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股票市盈率的影响,重点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提出建议以利于进一步搞好股权分置改革,使我国股票的市盈率处于一个合理区间。进而,提升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价值,保护广大投资者的长远利益;同时,也努力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质量,促使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从根本上,维护我国证券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完善和稳定我国的证券市场,使之与国际接轨,从而稳定我国的经济,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蒋凤娇 《商》2014,(4):149-149
股权分置是我国证券市场中的特殊现象,为确保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它使上市公司三分之一股份可上市流通,其余三分之二股份暂不上市流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弊端逐渐显现出来,我国于2005年正式开始股权分置改革。股改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产生了一系列积极地影响,改善了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使财务管理的目标由控股股东利益最大化转变为公司价值最大化,同时也使公司采取更加合理的方式融资,并购投资也更加注重长远战略意义,在大小股东共同的利益基础下,股利分配政策向着更加健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对筹资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并购问题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永开  刘星 《商场现代化》2006,(21):140-142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证券市场存在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对立的“股权分置问题”。股权分置改革从制度上消除了非流通股的流通障碍,上市公司股份得以全部流通,潜在的股权竞争者通过市场收集行为来达到对上市公司的控制,获得控制权收益。中国并购市场在股权分置问题解决后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充满机遇和希望的“新并购时代”。本文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新情况,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吴颂华 《现代商业》2011,(30):109-110
公司股权结构是现代公司制企业的基本要素,是现代公司治理的基础,股权分置改革直接导致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本文主要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股权分置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行为与证券市场长远发展的制度性症结。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实质是利益的再一次重新分配,也是一个制度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在证券市场上达到“帕累托优化”或“帕累托改进”的过程。本文通过股权分置变革的制度需求分析,认为在股权分置变革中,应充分尊重制度需求主体的意见,使其达到较高的“满意度”,以保证改革的收益最大化,尤其要尊重股票历史成本的形成机理;通过股权分置变革的制度供给分析,认为在股权分置变革中,政府或准政府应权衡利弊,降低改革成本,预期改革收益,尤其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通过股权分置变革的制度均衡与制度变迁分析,认为在股权分置变革中,应把握全局性,着眼于系统性,尤其要依法行事,法理清晰,调整国有资产方面的法规和政策,删除过于僵硬化的规定,修改并协调现行《公司法》、《证券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